小弟剛看到的聯合報新聞
增開ETC車道 高公局被糾正
更新日期:2010/10/14 17:36 記者王正寧/台北報導
儘管電子收費的車道容量遠高於人工收費車道,監察院認為,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以電子收費車道容量之75%(1200輛/車道-小時)或平均服務流量,達到收費站總通行量16%,規定電子收費車道增開標準寬鬆,變相降低增設門檻,影響未裝機用路人之權益,確有違失,監委提案糾正並移送行政院轉飭所屬確實檢討改善。
根據「民間參與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建置及營運」案招標文件,當小型車電子收費車道一周平均尖峰服務流量達到1200輛/車道-小時以上。或當電子收費車道平均服務流量達到收費站總通行量16%以上,連續達5天或於1個月內出現15天時,得增開電子收費車道。
監委質疑變相降低增設門檻
監委質疑標準寬鬆,所謂16%的理由,竟然是一般多為6個收費車道,以六分之一算出來的,明顯過於草率,未兼顧未裝機用路人權益。
經過監委程仁宏、楊美玲實地勘查後,泰山收費站增設第三電子收費小型車車道,固然符合電子收費車道增開原則規範增設門檻。但第三電子收費車道增設後,今年7月1日到9月23日尖峰時段電子收費車流資料,以最尖峰時段7時至8時為例,電子收費車道月平均尖峰服務流量已降為7月為926、8月為923及9月為966輛/車道-小時,車道容量利用率更滑落至57.9%、57.7%及60.4%。
同一期間人工收費車道容量利用率達95.3%、91.5%及92.2%,遠高於電子收費車道容量利用率,顯示電子收費車道容量利用率過低,人工收費車道容量利用率偏高。
主管機關對泰山收費站增設第三電子收費車道合理性、必要性所為之衡酌,顯然未盡周延,等於逼迫用路人要不裝機,要不就塞車。遠通6月底電子收費利用率僅36.62%,與規定目標為45%仍有相當差距,高公局不認為違約,僅列為缺失也被提出小糾正。
----------------------------------------------
1. 小弟喜歡電子扣款, 但不喜歡ETC那台大機子, 改成和悠遊卡一樣, 我一定去裝, 想到要電池就無語問蒼天
2. 泰山收費站真的很堵, 而ETC並未分散車流量, 反而使人工車道塞爆, 那就違反ETC的原意
3. 請問各位大大的意見, 是否也贊成這樣的處分
newshunshan wrote:
小弟剛看到的聯合報新...
1. 小弟喜歡電子扣款, 但不喜歡ETC那台大機子, 改成和悠遊卡一樣, 我一定去裝, 想到要電池就無語問蒼天
2. 泰山收費站真的很堵, 而ETC並未分散車流量, 反而使人工車道塞爆, 那就違反ETC的原意
(恕刪)
+1 ...
- 又大又擋視線, 觀瞻...
- 泰山ETC道更多也沒用, 因為過收費都內縮車道了, 五股交流也一直回堵, 不是嗎?!?!
各挑有利的講法來詮釋...
贊成反對的都一樣...
此外...ETC會看到沒甚麼車是正常的...
同樣5台車通過各一車道的收費站..ETC一下就過了..人工收費因為要減速到接近停止..一定會回堵..通過的時間會加長..
所以同樣單位時間內....就算通過的車流數量是一樣的..
但是永遠都會看到人工車道在排隊..電子車道空空的閒置..
如果沒有電子車道跟一堆人使用電子收費..泰山收費站的塞車只會更嚴重
至於電子收費車道應該開幾個...
如果以新聞的講法來說..
開第三車道之前..1200*2=2400
開第三車道之後..以923*3=2769
說實在的..使用電子收費的車輛反而更多了
電子收費不是不好..是官僚跟財團不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