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不難只不過又要來個交通黑暗期而已因為這種列車與軌道無法在列車間打開走道又牽涉到每個車站可以支撐的重量與空間只能說是茲事體大...............................................
台灣是有改裝的能力啦新北投有只掛三節的列車.如果是測試時期,是可以試試看.測試不止車廂連絡訊號要調要改.機構變動等,車站系統應該也要變動.只是文湖線現在已經營運了,問題也不算少.再怎麼笨,應該也不會笨到這種時候沒事加掛車廂來增加自己的麻煩.對相關人士來說,出包被K績效變差比乘客抱怨重要吧.
所以你們對事情不了解~多查查資料OK`加掛車箱目前不是文湖線的方案`不過未來有擴充空間~文湖線原本設計的方案是~班距72秒一班~目前無法達到的原因是~原本馬特拉的車箱還未測試完成~今年應該就可以正式上線了~之前文湖線出的包~仔細去看發生原因~就知道~問題必然可以克服~只有無知的人才會恐慌~回樓主~我相信等72秒班距上線後~你的問題可以獲得解決~也就是~可以在人潮過多時~縮短等車的時間~
seatree wrote:加掛車廂又滿載,不曉得新車廂拖不拖得動。 加掛車廂是"可行"的,而且絕對拖得動因為現今的捷運中/高運量, 高鐵, 台鐵電聯車, 台鐵太魯閣號...全都是分散動力模組多加上去的車廂,都有自己的引擎可不是古早時代一個火車頭拖車廂而已...木柵線/內湖線在建設時已預留了停下3對6節車廂的站體空間所以未來不無可能多掛一對來跑,只是......1.訊號同步問題? 木柵線火燒車就是因為訊號不同步2.可用車輛數? 現在的車就是那麼多,在沒有增購車廂的前提,不就是換來降低發車頻率嗎? 至少稼動率會被拉高到一個不行3.全系統的供電系統不知能否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