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沈 wrote:VAL256 車廂C...(恕刪) 我昨天第一次搭文湖線,坐的就是上面這種車箱,我能說椅子很難坐,椅子高而且椅面向前傾斜,我身高178cm 都覺得椅子過高難坐,不知道其他人的感覺如何?
我今天又在看了一次木柵線的圖除了排列方向以外更重要的是,腳還可以彎曲收在座位下方。但是文湖線的座位,兩邊的腳都會佔用走道空間實在不知道座位下到底是有機電設備,還是,空的讓尖峰時刻 大家都待在門邊進退不得,走道還有空間...而且門的四周還有落地的柱子不過 只能說運量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是原有車廂應該會擠沙丁魚,不好通行。大家都不喜歡站通道,所以維持原來的非字排列還可以容納比較多的座位。至於 香港機場用的短程接駁系統,是沒有座位的。這就非常適合中山國中站--南京東路站穿梭...
CITYFLO 650是文湖線用的訊號系統名稱不是電聯車的代稱龐巴迪目前僅將文湖線放到公司旗下的Innovia無人駕駛電車系統家族裡這批車箱座椅底下是機電系統龐巴迪車廂會感覺狹小除了先天寬度小2公分車壁厚度增加座椅肥大車廂截面呈現梯形(馬特拉VAL256車箱截面是6角形)也會讓視覺及實際空間更小
pokerface wrote:CITYFLO 65...(恕刪) 我坐捷運幾乎沒有座下過只有一次從板橋出發到淡水有座椅子機場捷運椅子真的不該佔太多空間雖然路途遙遠但是當大包小包時 這些椅子只是障礙而已
os011074 wrote:我坐捷運幾乎沒有座下...(恕刪) 空間狹小時座椅可以有其他安排或以摺疊式座椅或是簡易型的靠式座位最常見的是一個簡單的斜面讓人可以半坐在其上讓人不會有站立的勞累又能免除座椅的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