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拖曳臂就是那樣不要想太多,大家都一樣,本來就是要有彈性的FIT也差不多,只是裡面多一根防傾桿而已雖然這裡都看不起拖曳臂,一定要雙A才行....不過T牌就慘了,會被人家覺得是偷 哈哈資深技師看了搖搖頭,可能沒看過拖曳臂的車吧.......光用看的就知道這底盤不行了,很強,嚴凱泰不找他去設計真是太浪費了,可以省掉買雷諾底盤的錢說........樓上先說了.....
keith0404 wrote:今天把車抬了上來.終...(恕刪) 拖曳臂不等於有扭力桿Mazda 2這樣的設計是用彈簧來取代扭力桿扭力桿(兩根)的作用就是彈簧的作用別再以訛傳訛了至於Altis...頂起來看吧以上
ace7015 wrote:Mazda 2這樣的設計是用彈簧來取代扭力桿扭力桿(兩根)的作用就是彈簧的作用(恕刪) 那如果車子會左右搖晃(路況排除)是後座比較晃可以從彈簧那得到改善嗎?雖然當初買車沒打算一直後座給人坐.但最近要一直接載別人..
應該拿相同扭力桿的車來比較以力學來說同斷面及面積的設計,長度越長,剛性越差.一樣的" [",橫放及直放,對於承受垂直受力的程度也會不同所以應該比較的是T,M,牌間的後橫桿"["的粗細才對.但因設計不同還是會有差異.及輪距越寬,"["桿應更粗.以圖片看來M牌的"["桿確實比T牌粗
keith0404 wrote:今天把車抬了上來.終...(恕刪) 由照片看起來不會比我之前開的老pontiac(4.6m長1.4 ton重2.3L級的)上的細~老美的搖搖車至於是不是很幼? 找別台車來比比不就得了?而且要跟Mazda2同等級的小車來看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