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敗家小惡魔的驅使下,幫我的honda fit換上了Bilstein B14 PSS高低可調/軟硬不可調的避震器。
確實路感變清晰了,處理坑洞的感覺也不至於不舒服(跟我之前坐過的台製high-low kit相比)。
當然一定程度的舒適犧牲是必須的,但換來的穩定性卻是令人覺得值得。
問題來了,在安裝的過程技師有提到,因為這一組不是筒身可調,前面的車高是靠"壓縮彈簧"來調整高低。
想要調高,就必須壓縮彈簧,反而車高越低,越不會壓縮到彈簧。
所以調越高,彈簧的壓縮量就越大,就會乘坐感就會往硬跳方向移動。
因為我有裝底盤下拉桿,而且怕進出地下室/機械車位會a到。所以我原先的期望高度是兩指鬆(約2.5指)(胎205/45/16),但他說這樣約壓縮到1.5cm。 所以討論結果最後改成兩指緊(約1.8指),他說這樣壓縮量約5~6mm。
但是這樣回家後經過小坡就給他小小的a到底盤了,害我心裡os說應該調高的。
但是我後來想想,因為彈簧的上座和下調整座並不是在固定在同一料件上,
下調整旋座往上調,應該只會造成下面的活塞桿(pss是倒插式)往下移動,而使得減震筒的作動行程變長。
所以我感到很疑惑,想請問有用過這種避震器的高手/網友,
1。技師的說法是對的嗎? 還是是我的想法的正確的呢?
2。理論上車高越低,減震筒作動行程越變短,這樣對行車路感來說有差別嗎?還是只有增加遇大坑洞時撞到饅頭的機率而已呢?
kenny5411 wrote:
http://www...(恕刪)
美、日網站上都不支援, 原來德國網站上有支援, 只要用工具把前面兩輪彈簧下座往上調就可以. (注意:兩邊所旋轉圈數要相同, 不要管左右高度, 前輪傳動車左右都會差一點.)
彈簧高度才是決定車身高度關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