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煞車燈新觀念與警示燈使用建議

以前我都認為那些提昇行車安全的配備,應該是些很大的設計,但前陣子看了一篇刊載於聯x報,有關行車安全的文章後,對該文章頗有同感,進而想去了解該篇作者文中所寫的配備,同時也寫寫自己的看法,有網路真好,我搜尋了相關網頁,彙整後打了這一篇文章,PO上來給大家分享。
煞車燈新觀念與警示燈使用建議

前言:

提及車輛安全配備,一般大眾往往就只會問:這車安全氣囊有幾顆、有沒有ABS,更注意一點的會想知道有沒有車身穩定系統,而這些配備確實對行車安全有一定的助益,在此提出大家都知道卻不太注意,且是每台車都有的基本安全配置-煞車燈與方向燈。

或許您正在想:「煞車燈與方向燈就不過就是燈,煞車燈亮就表示前車要停止前進,方向燈閃那邊就表示車將往那邊開,再普通不過了,哪會是安全配備?」但請想想如果行車中不知道其他用路人的行進資訊:切換行進方向不打方向燈、前車煞車卻沒煞車燈,不危險嗎?雖是小配備但絕對是行車安全的重要配備,在理想化的「車間通訊技術」未上路前,煞車燈與方向燈是車與車之間溝通行車訊息的唯一配備。

「既然每台車都有了那還有啥好提的呢?」有的,在此向各位介紹不一樣的燈號系統-「智慧型燈號系統」。

智慧化的煞車燈:

根據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車禍發生的類型中,追撞車禍的比例最高,不外乎就是:
1. 前車突然緊急煞車,後車駕駛無法光靠恆亮煞車燈,分辨出是緊急煞車還是一般煞車,導致後車駕駛煞車不及而追撞前車。
2. 前車煞車,後車根本不專心於前方狀況,沒來得及踩煞車,後車去撞前車。

所以多年以前就有要讓後車駕駛清楚分辨出前車是緊急煞車,提前煞車因應的概念,於是早期就有人開發了利用慣性原理設計出煞車閃爍器,藉由慣性力量的差異讓車燈閃爍,這是不錯的一個概念,但這樣的設計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慣性容易受許多因素影響,比如上下坡路段就會造成該閃不閃,不該閃卻閃,且必須有一定的慣性差,所以無法即時且正確反應出駕駛的煞車意圖,因此一直沒能成為標準配備,而賓士注意到了這樣的概念,研發出不受慣性因素影響的「智慧型煞車燈」並發表了研究報告,同時獲歐盟認證,並於開始標配於旗下車系,同時也以速度與雷達測距的方式,開發了「主動煞車系統」,在系統認為駕駛該煞車卻不煞車時,提醒車主煞車甚至由系統主動煞車。

「智慧型煞車燈」應該是比較小的設計,成本較低,「主動煞車系統」則是大的設計,我想大概得原廠就配置,且是單價較高的車種才有配置,在此我們只討論比較親民的配備。

智慧型煞車燈是在一般煞車時保持恆亮,當駕駛重踩煞車時,即讓煞車燈與第三煞車燈同時急閃。緊急煞車狀況,駕駛看到前車煞車燈亮起後到將煞車踩下的平均時間為0.6秒,看到雙閃警示燈閃起後,踩下煞車的平均時間一樣是0.6秒,這顯示大家習以為常,啟動雙閃警示燈的方式,是無法讓後車駕駛提前踩下煞車,而智慧型煞車燈的設計會讓後車駕駛提前到0.4秒踩下煞車,也就是說後車會多出0.2秒的煞車時間,後車在時速100公里下可多出5.5公尺的煞車距離,有效降低追撞車禍的發生。

而這樣的配備亦稱為緊急煞車警示燈EBL(EBD),依設計理論不同就會有不同燈號反應速度,其中以偵測駕駛踩踏煞車行為反應最快,比利用負加速度(減速差)或慣性差的判斷方式都來得快。

緊急煞車警示燈EBL(EBD)已經漸漸在許多車廠的新上市車種成為標準配備,重視行車安全的您,購買新車時可列入評選條件之一。

Benz 的Pre-safety系統,除了自己本身可以做出煞車警告,也可以主動的煞車,避免自己撞別人外,同時也顧慮到對後方來車的警告,影片中就可以看到煞車燈及第三煞車燈是閃爍的。


Honda的CMBS系統,圖表清楚顯示三分之一是追撞車禍,但是目前現實行車環境,後車沒有類似系統的佔絕大多數,不管是因系統警告而快踩煞車或是系統介入煞車,都得想辦法警告後車,不然自己沒撞前車卻被後車撞。


台灣學術界研究中的系統,旁白也是說追撞車禍最多,但介紹的不夠詳細,不知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期盼能符合實際行車需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BN1qSFKzCA

在我蒐集資料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發現除了有的新車已經標配外,還有幾種相關改裝產品都稱為是「緊急煞車警示燈」,而此文,不替哪一台車或改裝產品做背書,只做分析資料給大家參考,因為買賣這種事,本來就是需要哪樣商品且覺得C/P值符合您的需求,就買來用。

下面的比較圖與表供大家參考,透過這些資料,應該很容易讓大家比較出產品的差異,至於沒判斷煞車狀態就閃的產品無法列入比較,也不建議使用:

我們先談到偵測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做動煞車行為、負加速度(速差)以及慣性差。下面這張圖為煞車過程示意圖,我們可以從中清楚看得出來,不同的偵測方式,其緊急煞車的反應時間點也不同:

煞車燈新觀念與警示燈使用建議

偵測模式駕駛作動煞車行為負加速度或慣性差或G-Sensor
反應時間點S2S4與S5之間


駕駛作動煞車的行為:此種偵測方式是最快的,只要一重踩煞車便會開始作用。

負加速度(速度差)設計:須行駛超過一定的時速後才有辦法作用,所以未達設定速度以上,是不會作用的,如果你車上已經有這樣系統,明明自己緊急煞車,警示燈卻沒有作用,那是因為你的車速沒有超過設定或是速度降得不夠快,才沒作用別以為是壞掉了。

慣性理論:這種設計多年前就有了,除了跟速差一樣,要有一定速度才會作用外,也會受很多因素影響警示信號的作用時機,所以車廠出來的新車都不採這種方式設計。

再來談警示的模式,哪種緊警示信號比較明顯,賓士是以閃爍煞車燈的方式,而有些車種則是以啟動雙閃警示燈來做為警告信號,透過下面的動畫,您覺得哪種閃爍方式感受比較明顯:

煞車燈新觀念與警示燈使用建議

據此也可以理解為何賓士要以閃爍煞車燈作為警示信號,另外也提供BMW的影片給大家參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CZMBtlTDF0
影片中可以清楚看到,BMW是以增加煞車燈面積的方式,來作為緊急煞車警示信號。

個人觀點,一組好的緊急煞車警示設計應該是:快的緊急燈號反應速度加上明顯的警告模式!


智慧化的方向燈:

「方向燈我用的很順啊!有什麼好談的呢?」

撇開開車上路不使用燈號的不當行為不談,方向燈與危險警示燈共用燈光的設計,就有討論的空間,在01就多次出現與方向燈與危險警示燈有關的話題,由於方向燈與危險警示燈共用燈光的設計方式,形成「當危險警示燈開啟下就失去方向燈」的缺點,要變換車道或轉彎時,必須先關閉警示燈後,打方向燈才有作用,此缺點成了持不該使用警示燈者的論點,引此只能當成故障燈用,這實在限制了此裝置的功能,只要正確適時的使用,就能提昇行車安全,但這話題直至現在,還是有人認為不能開啟,甚至說只有台灣人會這麼做,真的嗎?網路發達就是有這個好處?有影片有真相。

德國Autobahn無速限道路,雨越下越大時還是開了警示燈,不敢前進的就停路邊,不怕的一樣開著警示燈降速前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fKcE8J61Ag

沙烏地阿拉伯 我覺得視線還OK,但是一路的警示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ytxF5vj1CY

加拿大 也開警示燈,同時可以比較一下前車的煞車燈亮時(與後霧燈同亮)與閃警示燈誰明顯,更別說低位置的後霧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Nwh_1F7uOY

美國佛羅里達 到最後還不是開警示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KrpKc2K3Qk

中東阿曼 滿街開警示燈的為啥?只為慶祝贏球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dWnAgSnn-Q

所以請別再說:「只有台灣駕駛會這麼做。」

行駛狀態下持不可啟動看法的網友,大多認為沒方向燈,所以不可啟動,或是直接狹隘認定危險警示燈亮就只表示車子故障,應該停到路邊去,但車子故障可不見得就是連動都不能動,有可能速度催不上來而已,但還能低速靠外線開著危險警示燈前進;視線不良環境下開車,「後霧燈」是應該開啟的,但目前台灣路上沒有後霧燈的車很多,真正視線不良下,不能只靠小燈,啟動危險警示燈成了唯一增加警示效果的方式,而許多車種的後霧燈只有一顆,要不然就是裝在位置低的保險桿上,但是地球氣候的異變,遇到「老天爺倒水」的極端氣候也越來越常見,低位置的後霧燈根本就被淹沒在水幕中,效果比不上位置高的危險警示燈,所以也不要以為有後霧燈就有足夠的警示效果,原則上就算有後霧燈,情況需要時,加開危險警示燈會安全些。

近年來德系車種為解決沒方向燈的問題,就有許多的車配置了「方向燈優先功能」的設計來解決,當危險警示燈開啟下,直接打方向燈就會自動切為方向燈,防止萬一駕駛沒關閉警示燈就直接打方向燈造成危險,除此之外也提供了「方向燈快撥功能」,此功能讓駕駛切換車道時更方便操作,只要輕輕一撥方向燈開關,即可產生三次的閃燈,讓駕駛切車道時,雙手一直保持可以順暢轉動方向盤的狀態下,而這個功能,並不只德系車有,國產車種也有但沒「方向燈優先」,我遇過一位朋友,告訴他車上有這功能時,他竟然不知道?並說車主手冊也沒看到有這一章節,且連賣車的業務也不知道……,個人實際開過有此功能的車,真的很方便,輕輕一撥從容切車道,但只閃三下有點不足。

用過這樣的系統後,個人就有點不解,這種應該不會很貴又安全好用的小配備,為何只有德系進口車有配備,國產車就沒有,偏偏我只買得起國產小車。

燈號安全觀念:

切換車道要打方向燈,像這樣基本的燈號使用觀念就不再提,隨著更人性化且提昇安全的燈控系統出現,一些使用上的觀念也需跟著改變,個人彙整於下:


1. 很多人都認為「緊急煞車」要去啟動警示燈,才能提高後車的注意力,這是正確的,但實際上當您還有時間能夠去做出啟動警示燈的動作時,稱不上真正的緊急煞車,只能稱為「急煞車」,所以急煞車時,請啟動危險警示燈。
2. 真正會讓後車來不及反應的緊急煞車狀況,只有「緊急煞車警示燈」才能幫助您,瞬間重踩煞車後,就會自動閃爍煞車燈來警告後車。
3. 不是會閃的都稱為緊急煞車警示燈,而是能夠瞬間判別煞車狀態,只會在緊急煞車時閃爍的才是。
4. 危險警示燈使用時機:車輛故障(包括完全故障停路肩或車況有異低速靠邊行駛)、行駛中的車隊(婚喪喜慶)、路邊臨停、濃霧、磅礡大雨…….基本上只要會造成自己或其他用路人危險的行車狀態下都可使用。
5. 車流速度突降的末端車請啟用危險警示燈,即將接近車流者,也請開啟危險警示燈,傳遞危險訊息給後來者。
6. 啟用危險警示燈後,沒有方向燈優先功能的車,切換行進方向時,請務必先關閉危險警示燈。
7. 危險警示燈使用條件消失後,請關閉危險警示燈。
8. 後霧燈不絕對能在磅礡大雨中提供能見度,尤其是位置低的,請加開警示燈。


以上有不足或需指正的,歡迎大家討論補充與指正,並將更新更正確的燈號使用觀念傳給親朋好友們,讓我們的行車環境更安全。

後記:

文中提出的智慧型燈號系統,經常注意汽車訊息的人,應該知道這些早就有了,並不是什麼新奇的配備,之所以會特別提出來寫,就是因為既然早就有了,為何連這種單價應該不是很高,又能提昇行車安全的系統,國內車廠不標配?少數國產車雖有配,但也只配個半套?車廠不標配,就連該照顧百姓的政府也遲遲未完成立法規範?

你會開車嗎?很多人大概會回答:我有駕照啊!在台灣不夠符合現實交通環境的考照模式,有駕照不等於會開車上路,考過駕照就應該對地上的「檳榔汁」有印象!如果今天台灣有實際道路的路考項目,我相信會有很多人會拿不到駕照,有人嘲諷有駕照,車卻開不好的人──駕照是「拿火雞去換的」,但我比較喜歡說「靠檳榔汁考到的」。您覺得台灣的路考方式該不該改進?

車子在注重行車安全的駕駛手中是個交通工具,但在一個不顧車輛狀況、不守交通規則或是路上我最大的駕駛手中,隨時可能轉成殺人武器!偏偏我們常會遇到燈壞的、車胎都變光頭胎的,還是開上路!把自己跟別人都陷入危險而不自覺。

開車上路我們常常會遇到違規的,而且違規的有時聲音還很大,而公權力才是能遏止違規的最大力量,但我們的公權力確讓人有選擇性執法的感覺,要硬不硬、該軟不軟,只要公權力不彰、不明確,心存僥倖或路上我最大的駕駛永遠不會減少。

其實市井小民寫這麼多、發文再多,也不能改變多少的現實,開車我行我素的依舊一堆,最有能力改善交通環境的是公權力,但我們的政府每四年一選,何時我們才會看到一個做事不為選票而存在的政府?!

哈!不知不覺打了一堆,不喜者就當我在「練肖話」。

祝大家行車平安!



2009-11-12 15:08 發佈
直接PO Youtube影像好像不能太多個會變慢,其餘的只好改用連結的
好文章 推
很多車的方向燈都是紅色真的很討厭
超級不明顯
大濃霧中我騎我的小野狼
也是一路開警示燈
要小心前面的路,也要提防後面的車追撞阿!!

kkklen3k wrote:
「方向燈快撥功能」,此功能讓駕駛切換車道時更方便操作,只要輕輕一撥方向燈開關,即可產生三次的閃燈,讓駕駛切車道時,雙手一直保持可以順暢轉動方向盤的狀態下,


這個功能福特的車有啊,不過我記的是用來超車用的。
kkklen3k wrote:
近年來德系車種為解決沒方向燈的問題,就有許多的車配置了「方向燈優先功能」的設計來解決,當危險警示燈開啟下,直接打方向燈就會自動切為方向燈,防止萬一駕駛沒關閉警示燈就直接打方向燈造成危險..(恕刪)


這個各家設計可能會有所不同。

以 VW Golf/Jetta V 來說:
1. 先開警示閃燈,之後打方向燈。會變成方向燈。方向燈結束後,會自動回復警示閃燈。
2. 先打方向燈,方向燈閃爍時,開警示閃燈。則會變成警示燈。如果警示燈切掉時,依然閃方向燈,他就會繼續閃。

那美系車和某些日系國產車方向燈都是紅的,看來在下大雨時還是停路邊吧,免得被追撞。
實在是搞不懂方向燈弄紅色幹嘛,除了一片紅自以為好看之外,難道就不用顧慮到安全嗎?
實在是有必要修法把方向燈一律訂為橘黃色,不得使用其它顏色,這樣才是能增進行車安全嘛
這篇文章寫的真好

汽車安全真的不是只有鋼性及多少顆氣囊去決定

"預防碰撞系統"才是真正要去研究的課題.

psza wrote:
實在是搞不懂方向燈弄紅色幹嘛,除了一片紅自以為好看之外,難道就不用顧慮到安全嗎?

你說的是像這種吧?
ex:



不曉得這樣設計的用意為何?
saxo2240 wrote:
你說的是像這種吧?e...(恕刪)

沒錯,就是這種美系車,尤其是方向燈還跟煞車燈共用的,真是天才到個不行
不錯的文章
不過
今天新聞
一台TOYOTA TERCEL酒駕在隧道內追撞工程車
講來講去都是人的問題
人有問題
再好的裝備都不會有用的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