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朋友的口中得知,就算以後從中国進口車輛是免關,到台灣還是會很貴…

大致上的原因如下:
首先像Toyota/ Nissan/ Honda這一類的車廠在中国生產的車子都已經算很多樣化。
所以,台灣的車廠在ECFA之後,為了降低國產化投資的金額,某些車款可能會直接從中国進口來台灣銷售。
原則上,中国當地售價的65~70%,就是出口到台灣的離港價(FOB)。
簽了ECFA以後,整車進口免關稅,但是零件進口到台灣組裝要關稅,所以從車廠的角度當然是整車直接進口。
但是進口後一樣要課25%的貨物稅。
一般像Camry/ Teana/ CR-V這些等級的車子,大概是18~22萬人民幣左右。
假設20萬好了,打個65折也就13萬,是出口到台灣的成本。
13萬 + (13萬 x 25%的貨物稅) = 16.25萬人民幣。
假設未來人民幣對台幣是1比5。(說不定會升值更多)
16.25萬人民幣 x 5 = 81.25萬台幣。
所以台灣車廠從中国進口一台售價20萬人民幣左右的車子到台灣的成本約80出頭萬台幣。
當然進口到台灣後,銷售折扣、廣告、人事成本、測試費用、經銷商成本、有的沒的,1台車至少又要10萬。
也就是說,最後一台可能還是賣個90~100萬…一點也沒便宜到啊~
RAV4、Rouge這些日本進口的休旅車不是一樣不用100萬就有了嗎?
CR-V 2.0在中国售價剛好就20萬人民幣起跳,結果來台灣賣超過90萬,豈不是比台灣國產還更貴嗎?

大家不會覺得以後用一樣甚至更貴的價格買中国生產線過來的車子不是有點怪嗎?
雖然這些大廠的生產品質或許與台灣製造的品質差不多,但是沒關稅後,還是沒辦法便宜,就是一整個很奇怪…
還有,像Fit/ Yaris這些1.5/1.6等級的車子,在中国的售價大概是10~12萬人民幣。
10~12萬的售價,打個65折,假設7萬人民幣出口到台灣。
7萬 + (7萬 x 25%的貨物稅) = 8.75萬人民幣。
8.75萬人民幣 x 5 = 43.75萬台幣。
車廠的進口成本43萬左右,一樣再加個10萬有的沒的費用…結果也是50幾萬起跳。
啊不就與台灣現在國產的價格一樣…

我個人覺得花一樣甚至更貴的錢買到國際大廠中国生產線過來的進口車…會有點不蘇胡~
當然品質多少還是會有點擔心啦,但是既然是大廠出產,應該是還好。
不過感覺就是不蘇胡,在台灣生產至少可以照顧到一些勞工。
但是或許就車廠的角度,反正設法賣差不多的價格,但是少了國產化的大額投資,大概也很難不去做這樣的生意吧~
以上純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