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討論] 何謂歐洲車在台灣的小毛病?

eqt2010 wrote:
You must b...(恕刪)

bowofgod wrote:


常常聽到歐洲車用...(恕刪)


by johnmick 所言屬實..

以歐盟對於排氣的嚴格是眾所皆知的吧

一切歸於ECU (電腦)

為了有效控制污染排放降低 故加裝修正點火時間 控制進氣量 正時延後等感應器

日系車的確即使感應元件有問題 引擎不會抖得比歐系車來的誇張!!(有修過車的都會體會到)




回到樓主問題

我只能說 若想買歐洲車的話

小朋友準備多一點就不會錯了..
------------------------------------------------------------ 氣狂心不狂 斬人數百? 手持
我的Renault RX4 保固內換過前避震器,備胎蓋.保固後換過前避震器(高速公路高速撞到連結車破胎),水龜,天窗隔板裡布.目前6年多開130000km.其他沒什麼毛病,每一萬保養一次,當然每六萬大保養換正時皮帶等花費是最痛的約20000NT.不過這輛車的安全性及所帶來的樂趣對比於花費是目前值得.
punto1023 wrote:
我只能舉一個例子以前...(恕刪)


我覺得這也要看車種
Lexus基本上還是有著TOYOTA那種調調在
像我的RL在高速時就沒有你說的浮浮的感覺
穩的很
它也是日系車阿
買歐洲車一定要慎選維修技師
即使是原廠技師也不一定牢靠
還是要多打聽口碑
很多歐洲車是被修壞的
如果用維修日系車的做法來對歐洲車作業
後果應該不會很好

如果希望降低維修費用
您可能要找個穩定的零件商
自備零件可以降低許多費用

舉個例子
小弟的OPEL OMEGA已經8年
去年排氣尾段鏽穿
原廠報價2萬多
我去貿易商拿只要7000
加500元工資搞定

大松樹 wrote:
買歐洲車一定要慎選維...(恕刪)


opel的車好開,自已家裏也有兩台(zafira a, corsa c),但大松樹兄的話更要聽!
買進口車千萬別客氣,務請多試駕各家廠牌!

以下謹列出我曾經換過,稍微高價的零件
ford scorpio 2.2 (120kkm): 水箱、副水箱、發電機、引擎、觸媒
opel zafira a 2.2 (145kkm): 副水箱、金屬正時鍊、動力方向機油幫浦,電瓶是第6個了(看來還有更大條的在等著)。

但如果要把一家大小的安全托負在一部沒腦的車子上,我覺得可能的話開坦克較better呀。
沒錯。其實歐洲車普遍零件都較貴,但如果花點心思,其實還是可以便宜的養。

我是開雷諾R19,就是所謂的國產歐洲車。很多零件都是進口件,但還是有國產件。有國產件當然還是用國產的,但貴的就沒輒了。我們開R19的車友們後來自力自強,想出一些改善方案:

煞車系統:改成其他國產車的煞車,煞車提升外,以後來另片就好找了。
點火系統:找人定做矽導線,改裝日系車的點火線圈,點火效率更好,也便宜很多(5000多vs1000多)
雨刷臂:R19原廠的雨刷臂設計不良,接頭很容易斷。國外的有改良,但台灣沒有,所以也只好找共用件。找到跟Passat的共用用勾的,殺肉場一對兩百多,以後車開到報廢都不會有問題了。
避震器/彈簧:這是改裝的,但因為車少,願意進的進口商根本沒有(連付完定金都說不一定會進!)。找到一家專門進口彈簧的,雖然不是什麼大廠牌,但店家很專業,幫我們找到跟R19尺寸一樣的共用件,也比改裝件便宜5成左右。避震器當然還在找,但目前已經有頭緒了。
水管:基本上,有錢的可全車定做矽膠管,但如果嫌太貴,其實也是有其他方式。我之前破過一個三通管,廠家報價3000多元(我打電話給我合作的零件商也是差不多),連幫我修車的技師都覺得貴的有點離譜,而且也不知那零件放了多久,橡膠還耐不耐用。後來決定定做,自己買了鋁塊,請廠家車了一個三通,在去專門賣車用管子的廠家和角度差不多的管子,合成後再裝。全部加起來1000出頭而已。當然自己跑比較累,但我可以確定管子可稱很久,而且這種成就感不同。
排氣管:原廠型的不貴,但也不是很耐用啦。樓上的omega原廠竟然報價2萬多,貿易商7000多都有點過頭了。我的話這錢我會花在定做白鐵管(也能做出跟原廠一樣的聲音),比生鐵的管耐用太多了。
電瓶:找修電瓶的就好了,幾百塊搞定。

其餘的,能自己找零件商拿零件就自己拿,太貴的勤勞點殺肉場找殺肉件(開關類,燈殼,怠速馬達,發電機,壓縮機等或其他非消耗品),可省下很多很多摳摳。但建議如果是重要部位,如正時皮帶,舵輪,油封等,建議給廠家拿給他們賺,因為這是有保固的。如自己拿零件就無法出保(我自己拿過全新的方向機,但裝了幾個月又漏油了。責任歸屬就很難釐清了)。
揮劍千魂滅 wrote:
by johnmick 所言屬實..

以歐盟對於排氣的嚴格是眾所皆知的吧

一切歸於ECU (電腦)

為了有效控制污染排放降低 故加裝修正點火時間、控制進氣量 正時延後等感應器

日系車的確即使感應元件有問題 引擎不會抖得比歐系車來的誇張!!(有修過車的都會體會到)
...(恕刪)


終於有人看的懂啦、想必兄台也是玩車一族的吧。
johnmick wrote:
終於有人看的懂啦、想...(恕刪)


歐洲車的問題可以簡化成「都是為了、點火時間」?那我們對故障的定義一定大不相同

EGR.... 我還會改它呢....EBD check ECU ?沒經驗的車主可以相信我
只要你的歐洲車車齡超過五年,很快會有機會學著去讀/查 fault codes 研究毛病出在哪裡

重點是,超不耐用的電系、自排、冷卻系統,跟環保理念設計有多大關係?
即使是使用環保材質\製程,在強度跟耐用方面總還是要考慮一下吧?
可以拿拆換下來的零件比較一下,雖然構造大同小異,日本零件看似材料單薄,卻耐用多了
To Be wrote:

綜合起來
也許日本品牌的歐系車款,是最佳解決方案
不過那些車款國內是沒得買的就是了...(恕刪)


我的是 Subaru Legacy
180保證不會飄

超值的好車,...但是大家似乎不喜歡這個牌子
TD4 wrote:
歐洲車的問題可以簡化成「都是為了、點火時間」?那我們對故障的定義一定大不相同

EGR.... 我還會改它呢....EBD check ECU ?沒經驗的車主可以相信我
只要你的歐洲車車齡超過五年,很快會有機會學著去讀/查 error code 研究毛病出在哪裡

重點是,超不耐用的電系、自排、冷卻系統,跟環保理念設計有多大關係?
即使是使用環保材質\製程,在強度跟耐用方面總還是要考慮一下吧?
可以拿拆換下來的零件比較一下,雖然構造大同小異,日本零件看似材料單薄,卻耐用多了

畢竟日本是電子大國, 歐洲不是,歐洲車電系耐用性遠不如日本車也是必然的現象

例如德國車大量採用環保線材。法國車線路不是高度電腦化, 就是小東西如Relay,開關,sensor, 小馬達在作怪, 義大利車線路更是雜亂無章加上電腦化

而冷卻系統不是不耐用, 是規格不符合熱帶氣候, 許多歐洲車車主都會去改加大風扇, 大水箱, 低溫節溫器, 風扇低溫relay等, 改成熱帶沙漠版, 以免夏天發燒

至於自排...在歐洲幾乎很少人開自排, 需求量少, 當然汽車廠自然也就不想花大錢開發自排變速箱, 更不想改良它, 市場需求使然, 賠錢生意沒人作嘛!
而日本車有美國龐大的自排車市場, 為了賺錢當然砸大錢開發自排變速箱, 儘可能改良自排可靠度
Larryhaha wrote:
我的是 Subaru Legacy
180保證不會飄

超值的好車,...但是大家似乎不喜歡這個牌子

進口日本車真的不錯, Legacy也比Impreza好看多了, 但Legacy卻被它的小老弟Impreza的惡名所拖累
歐美系統受害者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