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破除廣告話術還原真相,從歐規產品設計看台灣日系韓系說一套做一套的真相


kobe beef wrote:
會寫這篇最主要是因為...(恕刪)


為什麼我在山上都還跑輸載菜的車…………傷心
寫得很好,但很多人還是不願承認自己車子操控輸一截
台中貓 wrote:
寫得很好,但很多人還...(恕刪)


請看一下他下的標題,重點是人家壓根沒說過自己的操控好啊。然後就被冠上了話術之名?真是幹的好啊
其實我個人視力挺獨立懸吊的 但是我必須聲明一下 確實是有些車 扭力梁的底盤 但是改善蠻多的 我舉我開的兩台扭力梁的車款

1 日產娜車1.6 (我個人的營業用車) 這台車當初買的時後 業代唬的口沫橫飛 說甚麼跟歐系底盤大廠合作 調教的多好之類的 我的使用狀況是 不必多快就30-40 不必撞坑洞 只要路面稍有起伏 後輪就整各在搖晃!

2 納智捷 (幫客戶代駕) 我只開20分鐘左右 同樣的速度 同樣起伏的路面 這台車確實感覺不到後輪在搖 但是可以明顯的感受到 後輪左右兩輪在拉扯的感覺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調教了吧 先天上的缺陷 調教二字是無法完全弭補的!

總之就 信者恆信!各系車主請冷靜討論 不要因為持有該車就說該車的好話 這樣毫無意義

洗米課 wrote:
2017civic...(恕刪)


是勒~!!我嘴了~!!我




chainsmokers wrote:
70幾萬grand lancer就有原廠18吋,focus 80幾萬有原廠17吋,mazda3 80幾萬有18吋...(恕刪)


等等,現在馬3賣到八十幾萬!!Focus也是
我十幾年前還以為這一系都是1.6~1.8的小車,賣個七十就頂天了,沒想到現在是當2.0賣喔
時代真的不同了OTZ


文字解說難免詞不達意

大夥看看影片再說說感想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m28N9uBRw

非獨立式懸吊 再神的調教,也必免不了設計上無法克服的問題,就是左輪右輪是會互相影響的!

而影響的結果,在台灣路面就是當你需要胎面與地面貼合產生抓地力,就這麼剛好後腳抬一邊,我不敢想了~~

期魂小桑 wrote:
其實我個人視力挺獨...(恕刪)


我估計樓主是故意來引戰的

目前有哪款車會跟你標榜操駕一流?除了馬三敢講人馬一體外,還有哪台敢?尤其是用扭力樑的車子。
但樓主卻是直接說廣告標榜是歐系車、充滿駕駛樂趣,重點是廣告從沒這麼說過。

再來就是直接點了一台扭力樑的車,然後台灣跟很多國家都定位是家庭用車的車,然後再舉了一台同品牌在歐洲是運動定位的車來比較。直接說日韓廠商就是說一套做一套。

問題是廠商根本沒說啊,硬說別人有說根本沒說過的話,然後再說別人在欺騙?這是精神分裂?

這篇從頭到尾就不應該扯到扭力樑跟獨立懸吊的好壞,單純是有人可能哪邊蓄意引戰吧

kobe beef wrote:
會寫這篇最主要是因...(恕刪)


看到很多人在談駕駛樂趣

這些同級的車

只因為懸吊不同 就不能有 駕駛樂趣....

也太奇怪了

又不是換個懸吊 就飛天鑽地

還是可以輕鬆破200km/h?

yashro0905 wrote:
我估計樓主是故意來引戰的

目前有哪款車會跟你標榜操駕一流?除了馬三敢講人馬一體外,還有哪台敢?尤其是用扭力樑的車子。
但樓主卻是直接說廣告標榜是歐系車、充滿駕駛樂趣,重點是廣告從沒這麼說過。

再來就是直接點了一台扭力樑的車,然後台灣跟很多國家都定位是家庭用車的車,然後再舉了一台同品牌在歐洲是運動定位的車來比較。直接說日韓廠商就是說一套做一套。

問題是廠商根本沒說啊,硬說別人有說根本沒說過的話,然後再說別人在欺騙?這是精神分裂?

這篇從頭到尾就不應該扯到扭力樑跟獨立懸吊的好壞,單純是有人可能哪邊蓄意引戰吧(恕刪)


我也是這樣認為

駕駛樂趣.....

還操控很有感....

市區走走停停 樂趣到底會差在哪?

還是上高速公路可以 瘋狂亂變換車道 然後開起來很爽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