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昨晚有沒有人北上國一塞在233km~203km


troychang01 wrote:
高雄北上星期日3:30...(恕刪)


我看暑假如果要開長途

還是開西濱就好了

比較不會塞車

7/19 約晚上7點40準備從台中南區回家
從中投接國道三,上路前看APP從清水就開始塞
快到龍井時聽廣播還是在塞
當下判斷下龍井走西濱(事先也確認google map該路段路況)
到苑裡時,抵達時間只比當初導航晚了快10分鐘 大概20:40到達
若是走國三,可能要等到21:30了
給大家參考
但是今年過年時,台61一樣塞爆
倒不如走台一..
台灣道路建設, 基本上比對面還不如, 除道路品質在重點市區高速幹道還可以但其他爛以外, 道路面積是向開發中國家看齊, 連荷蘭都比不上,

光一個西濱不曉得是因為地方政商關係把持道路土地徵收開大口待價而估, 數十年無從看到南北串連完整, 還是因為其他原因? 也沒有立委交通部好好對民眾說明不想全面開通因素

回到高速公路, 以現行油價加上即時行樂造成買車增, 西部其實應要考慮第三條高速公路, 要嘛把內陸省道提升到多數快速道路等級(即然可以有西濱為何不能有省快?)分散車流

國一逢假日在泛都會區一帶塞車家常便飯也不想辦法儘速解決, 而每年要繳納定額燃料稅且該稅基大增, 但道路建設完全患不均, 浪費時間在塞車上, 濫得可以


小客5509 wrote:
光一個西濱不曉得是因為地方政商關係把持道路土地徵收開大口待價而估, 數十年無從看到南北串連完整, 還是因為其他原因? 也沒有立委交通部好好對民眾說明不想全面開通因素

台61目前未全面貫通有好幾種原因:經費不足、環保問題、民代帶領居民抗爭、路線遭地方政府刪除(新竹、台南)
然而根本在於中央漠視台61的建設
為什麼會這麼說?台61興建初期還有另一個大型的計畫也正在進行,而且也分成很多段通車
這個計畫的成果就是現在的二高(國道三號)
兩個同時進行的計畫,理論上應會在兩年之內全部全線通車
然而二高已全線通車11年,台61仍然是斷斷續續的狀態

現在台61除了新竹、台南尚未有譜以外,其他未興建路段皆已在施工(觀音新豐段、白沙屯通霄段、王功大城段、七股九塊厝段)或高架立體化(大安大甲段),順利的話可在2019年全部完工通車,部分路段則是會在2017年完工


小客5509 wrote:
回到高速公路, 以現行油價加上即時行樂造成買車增, 西部其實應要考慮第三條高速公路, 要嘛把內陸省道提升到多數快速道路等級(即然可以有西濱為何不能有省快?)分散車流

運量的推估往往皆與事實不符,當年第三高速公路被否決(公元2000年之前)就是認為當時沒那種需求
15年後的現在運量與當時不符,或許是該提出來的時候了

另外,曾經有出現過省道快速公路的計畫案,後來也遭否決
中央快速公路

Eileen Justin wrote:
如題,昨晚約19:30...(恕刪)


埔鹽路段
台中路段
就是以前的桃園路段

我建議
不管你在何處
走東西向到海邊
走西濱高架
彰化路段比較辛苦
其他都還好

一路向北可以到八里(就是八仙旁邊)的台北港
多繞20-30公里只會讓你損失2-3公升汽油
塞在車陣裡頭動彈不得
我覺得損失的汽油更多
人也越爆炸
我現在都走海邊
但冬季的話走西濱高架要注意點因為東北季風強,方向盤要抓穩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台61目前未全面貫...(恕刪)


感謝您的解說應該五分奉上

足證中央對西濱漠視, 像先前航空城大餅或者是台北港等考量, 西濱高架開始有實質進展到桃園尾(不過就個人騎大重機不太喜現在西濱高架施工,塵土飛揚)

但以現在對於大型道路工程, 恐怕環保因素大於其他, 例如要是有第三條南北國道, 應只能往山區闢建, 避開接近平地的土地徵收成本, 只是一來在山上建道路要嘛依山勢而行但會不太舒服, 要嘛就是挖山洞解決但成本拉高, 只不過環保因素大概連建設計劃都有困難, 基本上不看好第三條南北高速公路(未來國七?)的產生

南北省道變成快速道路等級是替代第三條南北高速公路解決辦法, 也許成本會相較新建一條全新南北高速公路稍微低廉一點

或者另外一種想法, 國一楊梅以南續建高架, 而高架交流道部份錯開現有交流道體系帶到其他地方道路, 減少進出壅塞(若仍和現有交流道一起使用等於沒解決問題), 日後執行車量分流, 看看減少這類特定上下班及假日必塞問題

小客5509 wrote:
或者另外一種想法, 國一楊梅以南續建高架, 而高架交流道部份錯開現有交流道體系帶到其他地方道路, 減少進出壅塞(若仍和現有交流道一起使用等於沒解決問題), 日後執行車量分流, 看看減少這類特定上下班及假日必塞問題


我覺得不要在蓋新的比較好

用高架解決是比較實際的做法



Rapproachee wrote:

我看暑假如果要開長途

還是開西濱就好了

比較不會塞車

還是要看路段
我曾經因為國道三塞車, 從竹南下去走西濱, 結果開到香山就塞住了, 香山到南寮這段超會塞的

Rapproachee wrote:

我覺得不要在蓋新的比較好

用高架解決是比較實際的做法

像國外用雙層高速公路來解決車流密度過高的問題
但是.....以台灣政府官員的腦力(或者是各方角逐利益的結果), 肯定是廣設交流道當政績
如此一來離峰時段絕對無事, 但尖峰時段絕對會塞在交流道與平面道路
Rapproachee wrote:
我覺得不要在蓋新的...(恕刪)


蓋高架, 其實也隱含日後撈油水漲工程費, 分次漲工程預算[慣性囉], 到現在有點不解, 五楊高架高度真的算是恨天高, 平均十層樓, 除了因應桃園到林口台地坡度與跨過其他系統交流道橋面需求外, 有必要整段高的嚇人嗎(只是也落成了講這些算多餘), 一說金額仍免不了土地徵收費用貴, 因一高多數沿線皆已都市化,土地取得貴

所以在一高蓋雙層型高速公路是方法但應該免不了高昂的土底徵收費用, 再來麻煩的恐怕是錯開現有交流道系統另外找可銜接地方幹道設置交流道進出口, 雖可避免匯聚相同交流道導致壅塞, 但預期這類交流含引道設計會拉得較長, 引道橋柱設置不可避免會經過有人住居所在, 影響可大可小, 試想住居上方有引道通過帶來的環境影響, 反對通過免不了


yan49516 wrote:
不就是許多個「你自...(恕刪)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