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有人贊成廢掉ARTC嗎??? From 20150529~







nocar wrote:
ARTC廢不廢
也不是鄉民有意見它就會存廢
誰叫本身就是財團法人,財團,財團,財團

就小的先前在車業混過幾年對法規的感想
台灣有全球前面數來嚴的檢驗與法規
跟全球後面數來的造車技術和良心


怕有人聽不懂
我講簡單點

法規想學歐盟學不像,因為要顧及東顧及西,進口比例又跟當地不同,不能照抄
門檻想訂不好訂,因為國慘造車技術有限,怕萬一限了進口車溺死國產車,誰叫這群阿斗連車都不會做,
什麼都要靠母廠,開會訂法條時做官的又不想輸對岸太多,怕被長官釘,但又拿不出辦法,
沒專業只好就去問新竹的技術單位,
但也沒料到該單位只是個搖尾巴的半公家體系,講了一堆長官會爽但於事無補的廢話
最後混出了個美歐規並行的鬼狀況,跟看似不輸但其實跟對岸差很多的標準


而ARTC這角色,
打個比方就是愛打球的人,但職業球員當不了因為技術差又嗜球如命,只好改當裁判在場內自爽
VSCC?你知道他裡頭員工是哪分來的?老實說也只是個聽命行事的單位
講的跟什麼一樣威..對啦,沒拿到證不能賣是真的.好個法規蔽蔭

so
ARTC廢不廢,個人沒意見,因為該改革的是管車的那群人的腦袋,而非驗車單位,
不論改革與否,驗車單位終究還是得存在的,所以上面有人講了是某部才是禍源,正解也
但很遺憾那群人恰巧沒辦法用選票選,你我都只能祈禱上蒼讓他們某天覺醒,或換個更懂車的總統一次撤換掉
(這還只是車業,其他各行各業都有類似的外行領軍問題)

不然以台灣國產車業這樣下去,兩個字
沒救,
要不是台灣消費者奴性強又喜歡當盤子,牠們早倒了
也不看看南高麗的車廠才起來幾年,如今可以拼到全球前幾大,
而國內那幾位四十幾歲的林黛玉,還在抗議進口車關稅不該降??

弄了個圍牆自爽,礙了進口車,不長進終究自己還是代工做到死
不過,反正都有護衛隊幫他們講話,當然也就隨便了

依小弟淺見最好就是國產車凡通過不了國外檢驗一律不給做,彰濱那間打掉留個文書室,
凡只要拿得出國外合格證的車種一律文件申請就可上路不是更快,
省得有人在車板吠買到測試車,
反正國內幾個扶不起的都有母廠,他們一定生得出文件
那個某L類全國產牌直接對岸逆輸也ok


講完收工..
Cloudy Shiau wrote:
我不是達人是行外人...(恕刪)


http://news.u-car.com.tw/27258.html
老車文化大躍進,交通部擬開放古董車輛掛牌上路
2015/09/04

國內汽車文化將更上層樓。交通部在經過研商討論之後,預計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相關法令的修改,讓35年車齡以上的古董車,可以請領牌照,最快可以在2016年有條件上路行駛,國內將有機會看到更多經典老車,讓汽車文化更為完整。

國內現有的古董車,均是在臺上市並持續領牌至今的車輛。若是重新請領牌照或是自國外進口的古董車,多無法領牌上路。交通部將對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進行修改,最快2016年就可以有條件放寬35年以上車齡具收藏價值古董車掛牌上路。
有條件開放35年以上具收藏價值古董車領牌上路

按交通部規劃,預計開放35年以上車齡,且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車輛請領牌照,凡是通過古董車適路評鑑認證,便能請領專屬號牌,有條件上路。目前初步規劃使用古董車專屬號牌的車輛,原則上僅能在例假日,於請領牌照行政區內的一般道路行駛,且不得載貨,並不得進行商業行為。若有跨縣市與快速道路、高速公路的行駛需求,則需事前申請。專屬號牌的牌照稅與燃料稅則比照一般車輛標準,依排氣量進行徵收。

交通路修改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即可實施

由於牌照請領相關規定法源為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僅需交通路修改後便可公告實施,預計在2015年年底前可以完成相關法令的修改以及相關古董車適路性評鑑認證標準與車況認定標準等制定,最快在2016年便可以開始實施。

古董車文化日漸成熟,受限法規不易普及

臺灣汽車市場每年銷售約40萬輛,在全球汽車市場中表現不俗。而多年的發展之下,臺灣消費市場的汽車文化亦日漸成熟多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心於各種經典車款的優美設計,進而購入並持有各種經典車款,更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從國外購入各式未曾在臺推出的經典名車。

國內的古董車玩家日益增加,購入珍稀車款的亦所在多有。受限於現有法令,這些車輛在臺灣都無法掛牌上路。
然而在現有的法規制度之下,出廠年份高的車輛,在重新請領牌照時,需比照全新車輛所適用的審驗標準辦理,造成眾多經典名車無法請領牌照,無法像國際古董車玩家般上路行駛,僅能做為玩家的收藏品,十分可惜,亦讓國內老車及古董車愛好者徒呼負負。

經過古董車愛好者長期向政府溝通後,交通部於民國102年委託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進行研究,並蒐集各國對於古董車輛上路的相關法令規定做為參考,進行古董車行駛道路可行性評估。並在103年與104年與國內相關古董車團體及業者研議,終於於日前做出開放的結論。

古董車代表著汽車工藝的歷史,見證著汽車文化的傳承,是各大品牌與全球愛車人士所重視的一環。
收藏價值不單以價格認定,配套標準將同步推出

對於所謂收藏的價值,交通部路政司監理科趙晉緯科長表示,收藏的價值並不是以車輛購入的價格做為認定,就目前的規劃,申請的車輛若能符合車況認定標準,原則上便可具有請領的資格,而相關配套的法令與規定預計在年底前可以完成修改與制定,讓消費者能有明確的標準可以依循。

古董車見證百年汽車工藝之美

對於古董車開放上路,網路上古董車的愛好者大多給予正面的評價,亦期待未來對於古董車上路使用的規定能夠進一步放寬,讓古董車能更進一步融入生活之中。可以預期的,隨著古董車能夠請領牌照上路,臺灣的街頭將可看到更多經典車款的身影,讓更多愛車人士能夠親身接觸超過1世紀精彩汽車文化的更多面向。

國外時常能看到古董車輛在道路上行駛,甚至做為日常使用,讓消費者都能親自見證到百年汽車工藝的發展。而隨著開放領牌,臺灣的街頭也將更多彩多姿。
CFUN wrote:
http://news...(恕刪)

樂見古董車有個可以正式上路的方式
不過還是要[申請的車輛若能符合車況認定標準]
那就是要經過驗車
但是不同於現行新車的標準
不是什麼達人說的未通過驗車就可上路

owyn wrote:
...(恕刪)

說得太好了。補充一下,連抄別人的法條還懶惰到只抄一半的。其實我很懷疑他們到底看得懂還是看不懂人家的法條在寫什麼。

chengjer wrote:
進口車進口不用驗?...(恕刪)

進口車驗不過
拼裝車卻能輕鬆上路
這應該是很奇怪的事情
但在台灣卻合理的發生了
剛剛才發現 之前一直有人說
全世界只有美國有政府成立的測撞單位
怎麼我自己去查發現除了iihs
其他都是政府出資的公司

juunuon wrote:
剛剛才發現 之前一...(恕刪)


這篇圖文並茂,大家可以看一下....

全球經濟體的 NCAP
juunuon wrote:
剛剛才發現 之前一...(恕刪)

除美國政府的NCAP是政府的NHTSA
另外中國的C-NCAP也是政府主導

但其他NCAP體系應該是民間機構至少是法人機構
當然這些機構是有機會拿到政府補助的
不太可能完全只靠私人基金
但結構上應該不算政府單位
nocar wrote:

就我看法,如果審驗單位拿掉(改原場文件審制)
交部只要兩個開放條件就好(當然也要環保署也同意...還有經濟部能源局...很多匹馬都要同意)
歐盟(歐規的根本)可賣的我們能賣,加州(空污法規全美最嚴)能賣的我們能賣
這兩點就夠了
國慘怎辦?換我們送去測啊,取得當地文件就能當地賣,還可以增加出口,又等同保證其品質和世界接軌
有什麼好處?
車種選擇馬上變多,國內扶不起的阿斗通通死光光因為經不起競爭,
你再也看不到只有兩安的車在路上跑
新車與海外的同步率變高,不用人家都改朝換代了我們還在開舊款
加速國內代工廠的組裝品質(若他們有意繼續生產的話)
有利中小企業生長(國外合格改裝品引進)...等等
危險的車?用專業角度看,現今國慘車都很危險耶...
廢,
我個人絕對雙手讚成
但我理性也知道不可能



雖然ARTRC是國家授權的檢驗單位
但是組成仍然有大比例的股份是業界,難免會遭受到質疑。

而國內汽車消費者要安全資訊,到是可以成立tw-ncap(官方、或第三方獨立、非業界)來執行。

基本,我讚同的nocar大的說法:
採用文件審查。
歐規車,就用歐規的文件。
美規車,就用美規文。

如果真的還有需進口檢驗的部份,應該大幅檢討降低項目。
因為現在一部車要驗的費用真的太貴了!

~~~~~~~~~~
補充一下:
106年1月1日起,若個人持有車輛時間不滿六個月,則運車回台灣時會被視為進口貿易車商的人頭,檢驗項目比照「公司件」辦理。所以目前如果是進口的第一個型號的話,40萬以上。

~~~~~~~~~~~~~
這樣就會讓你新車買不下去,舊車驗不過去??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