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揭開美國車耗油的真相!

音浪太強-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wrote:
如果拿現代搏擊手單挑...(恕刪)


都說了大家用基本簡單的科學原則解釋給你聽

你聽不懂

我才用滑稽詼諧的角度來跟你說明基本的受力原則

希望可以幫助你理解

沒想到你大概是被一堆人指出錯誤

有點見笑甲生氣........


其實我覺得很奇怪,板上又沒有人真正知道你的真面目

又不會丟臉到哪去

你這樣一副壓住耳朵,我不聽,我不聽

對你求取知識又有什麼幫助?
金鞍美少年 去躍青驄馬 牽系玉樓人 繡被春寒夜
音浪太強-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wrote:
如果拿現代搏擊手單挑...(恕刪)

音浪兄...其實你的觀點不完全是錯的但也不是全對
汽車發展至今
車越重=越安全
的觀念已經落伍了
...這是對的但不完全對

現在的Yaris 在歐洲NCAP測試撞擊的成績
比起前一代的BENZ E-CLASS 還要來的好
歐洲車比起日本車要安全的舊思維
也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這也只對了一半,錯在於拿yaris和c-class比較,至少我第一眼看到是感覺這個意思
良好的潰縮區和安全氣囊確實是會讓駕駛乘客比較安全,在台灣前座雙安全氣囊並沒有列為標準配備..這點對乘客的基本安全就輸了一些,並不是有SRS就可以保證安全還要配合車體設計,但是前面提到的一些基本物理觀念其實目的大同小異,就是重的車撞輕的車,輕車吃虧的地方在於會有不可預知反方向移動。
前面有提到撞球,撞球會往反方向移動到靜止,而輕車也有可能會往反方向移動到靜止,但是,非球面的情況下,其移動的方式很難預測,也許可能是翻滾(頭下腳上),車廠設計只能盡量降低翻滾失控的機率和車身安全,來防止狀況發生時乘客受傷。
尤其,除非是典型連環車禍,否則一般車禍比較不會出現兩車以相反方向180度或相同方向0度撞擊,大部分是撞擊側面或有個角度,駕駛人在危極時下意識會往自己認為安全的方向轉,當然,扣掉一些嚇的把手摀住眼睛放開方向盤的駕駛。接著,即為前面幾位提到的重點,小車可能比較容易翻覆,而大車可能只需考慮駕駛座是否完好,剛查了一下空車重量,E-CLASS車重約1700kg,yaris約1100kg,假設兩車的乘客重量相近,這一來一往也差了600kg若是加上速度,我想很難忽略掉這600kg的存在喔!!當然,輕的車不保證每次撞擊都會翻車只是機率問題
而大家買車看到安全時,不管虧縮設計氣囊有幾顆,千挑萬選也就是在選那一點不希望發生的機率不是嗎??
有個角度撞擊後比正面撞擊容易翻滾的原因應該不用多解釋了,您應該也清楚.


另外,剛剛上了NCAP網站看到,yaris的撞擊成績是在於撞牆(模擬兩台yaris對撞,圖看起來也不像是牆,不知道是啥)後所做的評比,其評比為五顆星.....物理忘光光,只記得這應該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觀念....在不考慮牆壁是否會吸收撞擊力道下
NCAP並不是特別註名yaris和benz撞擊後所得到的成績為五顆星
以星等來看,確實是比前一代的e-class要好,因為多一顆星
但這不代表,yaris瞬間成為一台戰車,所向無敵,撞什麼都不怕,因為我有良好的潰縮設計以及剛材,畢竟,路上在跑的車可不只yaris阿,車禍時可不能挑什麼車撞喔
歐洲車比日本車安全這句話確實不是絕對,只要車廠願意用心,以現在的造車工藝,做到基本的安全相信是沒問題的,不管是哪一國的品牌
也許,在民國60-70年代,街上的車幾乎都是裕隆居多,這時NCAP的撞擊數據就有那麼些實際參考價值,不過還要考慮車子的等級重量...哈哈!!假設裕隆有送ncap撞擊的話..
不過還是要給一些國外的車廠鼓勵,至少,他有做到ncap的最基本要求,而相對於國內的安全配備就要多加油了...

嘿黑!!天氣不好,沒病人偷偷摸魚一下
音浪太強-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wrote:

如果拿現代搏擊手單...(恕刪)

大家先熄熄火吧!
小Y5顆星是測假的呦!小Y不但時速40公里撞牆5顆星,時速40公里撞時速40公里迎面而來的牆也是5顆星,同理可證,即使月球以時速1000公里正面撞來,小Y只要維持住40公里時速就是5顆星啦!
我先自首,不會有牆迎面撞來,月球好好的也不會掉下來,就算掉下來也不會呈水平方向移動,還有一些邏輯上的不通,但是目前造車工藝在怎麼優良,物理的定律好像還沒被推翻吧!(我指的是高中物理學的動量守恆)

話說本標題不是討論美國車的油耗,怎麼變成小Y的安全嚕?
音浪太強-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wrote:
是是是,板上跟你解釋...(恕刪)



真的開始覺得妳蠻可憐的

我的回覆儘可能都是圍繞在妳提的小鴨跟賓士的例子上

可是你的回覆完全是為了反唇相激找一些顛三倒四的話而回覆
我隨便舉一個例子,你看看下方

音浪太強-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wrote:
大家會非常明確的知道你是講在NCAP時以不同級距的比較中,小鴨的測試成績比賓士而且還是上一代的賓士高哦?
不可能嘛?所以你還要繼續硬凹嗎?----不可能...?依您的程度來看..的確是...(恕刪)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大家聽你一講在NCAP碰撞測試中,小鴨比上代賓士安全
馬上就清楚明白到你是指,兩台車在分別的不同級距裡,分別撞擊而得到的成績也就是顆星數不同,而小鴨比較多,所以小鴨比上代賓士安全?
很抱歉馬上在下篇就有人給你耳光


一直避開我跟別人說的例子及簡單的定律

大家跟妳提物理跟妳提基本力學,你完全視若無睹

從頭到尾都在拿二手的資料,關於NCAP中小鴨與不同級距車子的比較,

跟什麼現在科技很先進云云

資料大家都有啊,並不難找啊

問題是你說的話沒有一個立論,唯一的論點也被親易擊破,講話也沒有科學根據

背後也沒有理論支持

看看你的回覆內文,想你在電腦後氣的七竅生煙的樣子

套句網路名言,你認真你就輸了



你確定只有我一人?你要不要回去算算自你發表小鴨比賓士安全的高論後

有多少人開始解釋重量及不同級距的差異性?

光連妳發表上篇後馬上就有
mi87 wrote:
錯在於拿yaris和c-class比較,至少我第一眼看到是感覺這個意思


發表他也認為是那個意思,怎麼?妳還有話說嗎?

妳該不會又說版上只有我們兩個人這麼認為吧

之前大家的回覆你到底有沒有在看?


我舉裕隆速利跟瓦特蒸氣機頭的例子完全是來自於你例子的邏輯延伸

你非但沒有正面回覆,你還自以為很聰明的回馬槍

問題這樣一來你不就自打你的嘴巴?妳羞辱你自己起頭說的話/邏輯耶



其實我覺得妳沒唸書沒關係,行行出狀元
妳也不是一定要懂物理的東西與汽車科技
我是建議你用功點趕快把書唸完
出來工作後存點錢買個國產車
自己去用身體親身感受車子
妳在網路上這樣搞對你自身幫助真的不大

STAR-YGG wrote:
真的開始覺得妳蠻可憐...(恕刪)

其實你可以好好活著 畢竟 也沒有人說聰明 或是比較有理解力的人才可以生存下去
社會上什麼人都有
你也不必為了舉出搏擊手打關公這種笑料(雖然頗為低階)例子而感到顏面受創
我想 很多人還可以舉出比閣下更爛的例子
車重不等於安全 我想很多人都可以理解
不太曉得你在鑽什麼牛角尖....
每次都得拉幾位來位你的可悲的例子做背書
我想人家也不建德願意 你也大可不用弄得這麼狼狽
逞口舌之快....老實說也要有點邏輯.和腦子
搏擊手打關公...我想 我會對這例子 笑個兩下 對你致敬
免的沒人捧場 你內心這麼不快
還有 督孝順父母 有妻子對他好一點
畢竟我想 你的能力有限 不要想哭
搏擊手打關公 並沒有這麼爛
fasteddie2gogg wrote:
我在大學主修的是汽車...(恕刪)


呵呵,無意想引起論戰,你學汽車設計,我學的是機械工程,論專業領域實在無須多說。

只是看到老兄所說的一點有個疑問順便請教,你說你是主動通過貨車沒遇到所謂亂流,
而我當遇到大貨車等大的重型車輛
通過你旁邊車道時擾亂你行進氣流(不知道這樣形容對不對,學過流力沒學空力)時,車身搖晃何種程度是為正常?



還請指教,謝謝!


spriggan wrote:
呵呵,無意想引起論戰...(恕刪)
我記得我說的是..."任何車在超車與被超的時候都會被影響." anyway, looks like the others are having too much fun here. 'better get outta here! peace yo!
life is racing and everything else is waitin'!!!
閣下太不懂得釷星的塑鋼側板的安全性了
塑鋼的抗撓曲與彈性是鋼板的四倍

更何況側面板金基本上對於撞擊沒有什麼保護力
真正決定車門側面撞擊的保護性的, 是車門內部的防撞鋼樑結構與設計

改天你請車廠把那片塑鋼拆掉時看看你就知道了
釷星是三交叉 (六個力量分散點) 比一般傳統單線式的 (兩個力量分散點) 設計強很多

Clock4252 wrote:
幾個月以前在...(恕刪)


買坦克車最安全了。。。
基礎物理怎麼會有人看不懂呢?

小車撞擊成績再怎麼好,先天的安全性就是比大車低。
車頭車尾軸距都比人家短,車重也比人家低,是要怎麼比大車安全?

很多小車氣囊都給得比較多,來強調他們其實很安全,但為什麼氣囊都會給得比較多?
想想就懂啦! (當然不是說氣囊不重要,別挑語病,謝謝)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