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版金厚度與安全無關?

或許大力撞擊,誇張一點的說法.遇到墜機任你車子剛性再好都難逃厄運?他保護你是較輕撞擊時減低損害.
,但板金呢?撞擊時厚板金幾乎起不了作用,但卻不會讓你的車輕輕A一下就凹下去.
但車鈑金剛性在安全也不是萬靈丹,看看前幾天車禍的雅歌吧.開雙B撞死也比比皆是,重要的是大家守法一點,勿超速勿闖紅燈,遇叉路時車速再慢一點.
請問您有現在市售車的任何數據嗎?否則你只是空談而已
bearcat6011 wrote:
鈑金厚度與安全無關?...(恕刪)

MUS wrote:
安全性看的不是車子撞完如何, 人有沒受傷才是重點, 最好撞得稀巴爛但人卻一點事情都沒有....(恕刪)


這樣講是誇張了點,不過設計目標就是這樣。
鈑金跟安全並不是毫無關係,但是關聯性真的非常小,那些重量拿來強化結構,反而能得到更高的安全性,或者乾脆捨去換來更好的能源效率,這是當初研究的結論。
現階段的先進國家車種,鈑金的強度都已經遠超過需求了。
我認為應該是市場需求取向
車輕省成本
油耗漂亮

大家都知道結構比板金厚度重要
如果說 結構的鈑金1mm跟2mm來比呢

不一定要整部車都板金都是一樣的厚度
這應該才是符合大家的需求
樓主一定沒想到行人被撞的時候也要考慮行人所受的傷害
樓主可能也沒看過悍馬車的撞擊測試
樓主可能也沒想過車重對於撞擊固定物體(如橋墩...)的影響
整體來說鈑金厚度與各方面的安全性考量關係真的不大....
大家換個角度思考。
若以安全當第一要件。
您喜歡的車有兩台,一台是國產車,一台是進口車。
車價一樣都是120萬,各方面都符合您的需求,只差二選一。
您會選擇國產車還進口車?

在這不論鈑金厚度,不論省不省油。只要兩台您都喜歡的車,二選一。
您怎麼選?


我選進口車。 why?
因為安全。進口車有經過專業公證的機構進行安全測試,國產車沒有。
但這只是我的選擇,任何人都有自已的選擇,沒有對或錯。我也尊重您的選擇。

或許我保養要支付比較多的錢,或許我維修要支付比較多的錢,但我唯一不能妥協的是--安全性。
小弟的認知,相同的預算,可以買進口幹嘛買國產?

與其在這筆戰,不如想想,我們沒有能力設計、生產一輛車,所以我只能選擇並相信專業。
每家車廠有每家的設計理念,您喜歡就買,不喜歡就不要買,沒必要炮別人。
也沒必要成為廠牌的死忠粉絲,有機會開開不同車廠的車,看看不同車廠的美。

題外話:遇到記者提問就一堆理由的車商,您認為當您的愛車有重大、嚴重的問題時,他不會說一堆理由?

高雄咕哩 wrote:
台灣就是需要多一點像...(恕刪)

這只是邏輯性的問題,連我這種蠢才也看得出來...

ipatmna wrote:
就拿福斯GOLF G...(恕刪)

當然板金厚的呀!

我覺得回文怪異的應該許多都是車商業代或工讀生
為了商品昧著良心推銷

這就跟 2部車條件都一樣,只差在其中一部多了ESP或多了4顆安全氣囊,許多人還是會說他會選陽春那台(例如日本車)而不會選相對安全那部(比方歐洲車)

老話一句~ 衷心希望大家行車平安,都不要碰到意外
其實這一堆似是而非的理論,都是因為斷章取義且表達不完整,很多網友說板金厚度與安全無關?難道輪胎大小與抓地力無關?避震系統結構與操控無關?引擎蓋隔音棉跟車內噪音無關?
其實這都是有關的只是並非絕對,板金也是汽車結構的一部分,不然那偷料板金內裝光是遇到木頭就被刺穿了,如何保護乘客?只是車身安全性是跟整體結構與緩衝設計的每個部分都有相關,板金厚度不是絕對性,但絕對有正相關,板金與車身結構也是環環相扣的,而且不用遇到事故,開車時車身剛性就有落差.
有人吐槽說裝滿氣囊與內建高剛性板金與硼鋼鋼樑的國產組裝,不能跟國外的IIHS或NCAP的測試結果相提並論,卻不提連前後保桿內鐵都偷掉的車,安全配備拔光的特價車,同款式車身重量比日本款輕一兩百公斤的平價偷料車,這些車的安全性又能跟裝滿安全配備與鋼樑的國產車相提並論嗎?
板金厚個頭啦 .. 一堆高級車用鋁合金蒙皮 一壓就凹了 厚是能代表什麼



台灣人就是崇歐眛外 因為歐車在台灣極度不合理的盤價

台灣人認為貴就等於安全 真是可笑至極


日車有各種等級 歐車也有很多等級

一些廉價歐車安全性一樣慘

安全都是靠錢堆出來的

日車 歐車都一樣 不用龜笑鱉無尾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