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大鵬灣首起死亡賽車


webreg wrote:
報導說時速100-0...(恕刪)


這是開車門用腳去磨擦地面減速所需要的距離吧!!
很多人說"法令"規範..

請問一下中華民國哪一條法律規定, 0~400 加速賽需要的場地的規範是什麼?

去問問看各大律師法官一定答不出來

就算拿廢棄飛機跑道來比, 包準又有人扯跑道破洞很危險啥鬼的..

沒有一項運動是絕對安全, 只有盡能力做到最好而已



看新聞致命傷好像是頸椎,安全帽+安全帶也保護不了,A柱還算完整.....
整體車輛並沒有超嚴重毀損,會造成死亡頸椎保護與護頸裝備沒上。
賽車運動本來就跟死神走得很近,車手RIP。

但這段訪問,好像在打主辦與場地自己的臉.....






motolove wrote:
不要因為自己愛賽車 ...(恕刪)


你的其中一句

"市售車 誰能告訴我 那一台是一定要經過賽事測試才能"


你好像因果搞錯了

有些汽車科技 是因為賽車才出現的

後來再慢慢改成普通市售車輛可用的

而不是說在市售車上出現

才拿去賽事測試

因果搞清楚



再說賽車養活了多少車廠

這些車廠養活了多少工人

這些工人養活了多少家庭

你要是養得起這些人

你就可以覺得賽車沒意義



廣告噱頭是噱頭

並不代表賽車這項運動愚蠢

自己沒有辨別能力 被廣告洗腦

還要批評賽車

根本呵呵



還有

都甚麼年代了還在下場好不好

你乾脆說大學生和通勤族一堆車禍死掉

所以當大學生和通勤族下場都很很不好算了

就像你說的

這可是有根據的

whatomg wrote:
你的其中一句
"市售...(恕刪)


完全同意你說的!

有些人就是喜歡倚老賣老...
motolove wrote:
年輕時 , 我也...(恕刪)


所言甚是
賽車在台灣終究只能成為小眾娛樂
國內從頭到尾都沒什麼產業跟賽車有關
F1真的是夢想啊
葛瑪蘭之熊 wrote:
看新聞致命傷好像是頸椎,安全帽+安全帶也保護不了,A柱還算完整.....
整體車輛並沒有超嚴重毀損,會造成死亡頸椎保護與護頸裝備沒上。..(恕刪)







今年(2014)6月22日於屏東大鵬灣國際賽車場舉辦的Option盃「零到四百公尺直線加速賽」中,駕駛Ford Tierra改裝車的業餘車手王偉仲(33歲),因疑似煞車問題,以高速直接撞進賽道尾端的輪胎緩衝防護牆,強大撞擊力不僅將三層緩衝輪胎牆撞毀,甚至觸及水泥牆。由於撞擊力道過大,車手腦部及頸椎受到重創,當場昏迷,入院時昏迷指數3,但最後仍因傷勢過重,於24日上午經家屬同意後拔管。

主辦單位「Option改裝雜誌」主編邢雨龍對活動意外深感遺憾,他說,兩年前曾向大鵬灣賽車場質疑直線加速賽道長度是否不足,而大鵬灣賽車場表示,場地各項設計均獲FIA認證鑑定,且具備合法進行零到四百公尺直線加速賽的資格。另外,針對網友提出賽事對人車安全規定不夠嚴格的疑問,他也回應說,由於「零到四百公尺直線加速賽」並非全國級賽事,而是屬於俱樂部級加速賽,因此,對人或車安全規範的限制較低,不過,社內目前已針對提高未來賽事的安全規範進行討論。



人身 安全配備 有沒有落實 很懷疑...

為了降低門檻 連安全也降了?? 有沒有 護頸?

報導 頸椎 斷了



這就是台灣

只要沒出事大家都相安無事

只要一出事就一堆國際專家跳出來指責別人

道短台灣

有本事事前防範

別事後諸葛
motolove wrote:
不要因為自己愛賽車 ...(恕刪)

賽車戰場上研發出來的科技,很多是沒有必要移植到市售車上的,例如氣動式氣門、碳纖維碟盤等等;
但讓市售車產業受惠的地方,卻是更多更多~

抓地力更好,更耐磨的輪胎、尋跡控制系統、煞車分配系統、引擎更高的熱效率、更好的空氣力學、更好的變速箱效率等等的發展,都與賽車科技息息相關!!

隨便舉幾個例子:1980年代F1場上出現了自手排變速箱、21世紀初期F1允許TCS的使用等,藉由賽車工程師們充足的預算及競爭的壓力,讓我們現在的市售車受惠多少?!可以預見幾年之後,煞車熱能儲存的裝置,一定會在市售車上普及~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