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如果我十年前就買車,也許我會同意樓主的說法。但是在我過了十年的公車、捷運、計程車的日子後,我在這個月就去買了一輛 1.3 的小車了。說真的,會後悔的都是沒考慮自己的經濟狀況,剛入社會時,不到四萬的薪水就去買車,會後悔真的是活該,但是過了十年了,薪水也該是當初的兩三倍了,這時還說會後悔只能說這十年沒長智慧也不夠努力。
我買第一台車的原因比較特別別人是為了把妹買車 我卻是買了小佛送給我老爸畢竟他為了這個家庭 捨棄了添購第二台新車的機會 一台天王星開了快16年還記得當初去看車時 我堅持要買黃色五門 結果我老爸堅持四門黑色老媽還幫老爸爭取說:兒子 請問車子是誰開...心裡OS:怎不問誰出錢...雖開車很傷錢包 辦到好也60幾萬 看交車那天看到老爸燦爛的笑容跟在親戚前得意的臉容 也就值得囉 反正現在是老爸開帥氣的focus 換我開今年滿18年的天王星前天老天王星還在高速公路內側道給我拋錨 幸好處變不驚 滑行到路肩等救援當時心好還是我開老爺車 不然老人家(老爸前年滿50歲) 遇到這狀況出事怎辦買車真得很傷 如果去年把買車的錢投資在房產 今年在台北我也會有個人小窩但買車就是買一種幸福 錢還有賺回來的機會 但幸福卻是錯過了就不可能回頭地...個人淺見...
這種東西是很難去用價值衡量的,一台車買回來也不是24小時都用到,大不了是上下班,平常辦點事,最重要的是週末假日載著一家老小出遊,若要認真去算,搭小黃跟租車都會比買一台車來的省錢,不過差別就在於便利性,週末出由總不能搭小黃去吧,租車也不是隨時要就有,這得事先預約。就像簽帳卡的廣告說的:刷卡買東西的金額是可以精算的,但有很多附加的樂趣是無法用錢衡量的。話說回來....好想換一台可以載著全家人,又可以舒舒服服乘坐的車子喔....
如果非北縣市...只靠大眾運輸工具可能不太夠....小弟住苗栗縣鄉下~公司離家30公里,住家周邊只有快速道路與二高,公車每個小時一班,晚上八點以後沒公車,除了每天上下班之外,住家周邊外出靠機車,要到市區或遠一點的地方,沒有車哪也去不了(小黃超少),每次看到有人計算車子的花費,在我們鄉下看起來,就省下那些錢,哪都別去了.....當然鄉下有鄉下的好處...自家有車庫,路邊沒畫線,公司有車位....沒車還真的哪都去不了....
小弟我初入社會,月薪3萬,自己買了一部二手K7,花了9萬,平時由爸爸使用,假日才由小弟使用。之前家中也有車,但報廢後,爸爸就只能騎MOTOR,但之後他發生過三次車禍,雖然都是輕傷,但畢竟他也55了,年紀不小了,所以,我才在剛作第一份工作沒多久,就貸款買了一台二手車。花費:1.車貸:4300(PER MONTH),二年=103,2002.維修費:買來整理共花了 25,000(五油三水、四輪胎皮、正時皮帶、動力皮帶)消耗品居多。3.停車費:2000(PER MONTH)4.油資:3000(PER MONTH)5.稅金:1500(PER MONTH)月支出:至少10,000供各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