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lcheng wrote:首先聲明一下, 我不...(恕刪) +1感謝樓主願意花時間分享先進國家在高速公路的開車習慣.個人覺得交通部有義務教育駕駛這樣的觀念.呼應樓主的分享,我也分享先進國家駕駛的一個好習慣:當兩線道合併成一線道,我們很多駕駛的習慣是看那個線道的車先搶在前面,所以往往可以看到某個線道的車陸續可以開進合併後的車道,另一線道的車卻大排長龍,只因搶不進去合併後的車道.反觀先進國家的駕駛會左線道的車一台開進合併車道,接下來換右線道的車開進,如此左一部,右一部,井然有序的開進合併車道.所以反而較不會塞車.
q22045 wrote:請大家聯署請高工局修改法規,修改成跟大貨客車一樣沒超車時,一定要開在最外線車道,中間車道也不行,所有的大貨客車超車完,一定會回到最外側的車道,因為紅斑馬會抓,如果這條適用所有的車輛的話,我看紅斑馬一定會開單開到手軟的..........(恕刪) 德國 高速公路 Autobahn 有幾項基本規則就是1.內線淨空,只供超車2.內線車速,永遠高於外線 .. 只要外線比內線快, 內線車要自動往外移(這樣才不會併駛, 當中,外線併駛時, 中線車要 自動移往外線)3.嚴禁外(右)線超車 (右線超車會和左線超過來的車撞在一起)4.只要一上高速公路,就要用限速允許的最高速行駛. (我們反過來要求最低速)在歐洲,中線是大貨車的超車道, 超完就會回到外線貨車司機有公會, 每天有固定的工時, 不能超時駕駛 ,不需要趕時間, 都是慢慢開.
我妹夫是法國人,他在當地有參加車隊常參與一些卡丁賽車活動,常常聽到他拿獎杯的消息,可見他開車技術不錯。可是,年初他來台灣過年,我好心提供一部車要給他開,可以到處玩玩。沒想到第二天他就把車還我了,他說台灣的道路是全民賽車競技場,單擋、卡位種種賽車策略都有。“太累了” 他說我們的駕駛道德真的需要提升了。
版大說的好,相信事很多人心聲,尤其是去過歐洲國家等地方的人感受更深。時常南北跑,常看到有人一上交流道,就直接往內線開去(還是慢慢龜去)以為是他速度快,故直接進內線。哪知道到了內線就呆著,一直到目的下交流道。好像外線車道有鬼,生怕在中外線車道會被大型車吃掉....好不容易想超車,進內線看到有人要讓出內線,結果回頭一看,原來要下交流道....很多人觀念停留在慢車(大型車)開外線,小型車快車開內線(他自認110是快車)的古董觀念包含我親人也是,念都念不聽....而另一種人是自認為最高速型駛內線,不違法 這種人前面很多版大都一再說清楚道理了他仍自以為是....我常觀察那些不懂開車的人都開什麼樣的車,結論是都差不多那幾種...(勿筆戰)只能希望要丟臉在台灣丟就算了,千萬不要到國外開車丟臉(最好換國際駕照審查嚴格點),以免讓外國人以為東方人都是自私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