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汽車專家龐德說原地熱車方式對車不好,長期容易傷引擎?

兩個問題前要

1.噴射系統or傳統化油供油

2.機油級別

很單純的分別
網路上鍵盤車手多

也不是每個人都懂車

參考看看囉

我自己的車來說

原廠就是破7000轉高轉速引擎

LOTUS調校的引擎原廠沒有改裝

電子節氣門+噴射式油嘴

如果直接上路

車子沒力又難開

油門又很重

熱車1分鐘後

油門輕快

基本上要不要熱車是個人的自由

好不好自己負責

不要在路上造成他人不便就好

另外有錢人愛車的程度不是鍵盤車手可以理解
mineq wrote:
去查一下資料水的吸放...(恕刪)

那請問一下
兩台一樣都是125cc的機車
一台水冷 一台強制氣冷
行駛條件相同
熄火後 為何水冷車 引擎比較慢冷卻?
exsior.tw wrote:
根據我車上DEFI的...(恕刪)

請問您的SENSOR裝在哪? DEFI的嗎?
您知道原廠車有油溫表的 SENSOR有"多長"嗎?
那您的油溫表 最高溫顯示過幾度?
我考慮 wrote:
我的DEFI也是,水溫80~90油溫50~70,但是這是有條件的,在冷車第一次發動行駛時溫度就是這樣變化的。

問題同上
請問您的SENSOR裝在哪? DEFI的嗎?
您知道原廠車有油溫表的 SENSOR有"多長"嗎?
那您的油溫表 最高溫顯示過幾度?
120度看車種
但油溫常態是約90~100度左右 歐系車多半會更高
水溫約80~90度

至於為何剛發車 水溫會上升比較快
是因為冷車時水循環是跑小循環路徑
經過缸頭和汽缸的水量也較小
目的是快速熱車
水溫SENSOR裝在缸頭 用來散熱的水量變少了 溫度上升速度當然快
而機油則不管冷車熱車 機油總量相同 流動路徑相同 流速則因引擎轉速和溫度改變
但比熱的原理 就在行駛一段時間並熄火後就可以看出來
油溫降的會比水溫快
這些東西

建議你去做實驗或參考看看理化的相關書藉了

基本上

你說的問題是熱排有沒有撞風的問題

就好比車子在市區溫度比高速公路高的原因

我的車子水溫也是比油溫高

參考看看囉
mineq wrote:
這些東西建議你去做實...(恕刪)

這...
我都說熄火了呢...
熄火後的靜態比較引擎散熱速度
怎麼還扯到撞風?
油溫表是原廠的嗎?
"水"在冷卻系統中是擔任"熱媒"的角色.將引擎產生多餘的熱量帶到水箱的散熱片
為什麼用水冷主要在它的4個優點
1.熱傳導率高(比金屬低很多但比油高)-->能迅速吸收熱能
2.流動性大-->能迅速將熱能帶至散熱片
3.比熱大-->當比熱越大,該物質便需要更多熱能加熱才能升高溫度。以水和油為例,水和油的比熱容分別是4200和2000,即相同質量兩物質(水及油),水能帶的熱量較多,但若以相同的熱能分別把水和油加熱的話,油將比水溫度為高。-->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油表溫度高的原因
4.便宜
這是設計的問題

要怎麼拿來比?

熄火了有些風散還是被繼電控制著

熱排面積又不同

水冷跟強制氣冷是不一樣的設計

一個是用水做導熱一個是金屬管

真的要比也只有撞風問題

mineq wrote:
這是設計的問題要怎麼...(恕刪)

別再扯撞風問題了....
停在同一個地方
水冷車 冷排風扇也沒轉
水冷排影響也不大 因為水沒在流動 細小的水管 你是祈禱能有多大的對流導熱效果?
若影響大 那有冷排的是否應該降溫更快???
比的是汽缸 汽缸頭溫度
另外忘了說我是拿125速克達比較
所以這邊所提的氣冷車 根本沒有大面積散熱鰭片 (和氣冷檔車比差遠了)
按照你的邏輯 應該要冷排大的與散熱面積大的散熱快吧?
但事實結果是 整顆引擎幾乎包起來(部分車款有此設計) 只有一點點散熱鰭片 的氣冷車降溫比較快
原因哩? 因為比熱大小
另外您還沒說您的油溫表是哪一種的?
我都是車發起來大約熱個一分鐘左右
我車剛發起來大約在2000RPM
等降到1500RPM後就可以開了
但在溫度還沒上來之前我大約都控制在2千轉上下
Nissan原廠手冊建議
原地熱車不要超過30秒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