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man wrote:
看到對岸的發展算是比...(恕刪)
大陸可以以市場為要挾強迫歐美廠商出售技術
當然也有失敗的情況,比如和諧號最初向東芝和日立索要新幹線技術被拒絕,無奈投奔川崎重工
當然大陸從80年代就和川崎重工有內燃機車的合作,和加拿大龐巴迪Bombadier也有電力機車的合作
另外西門子也從中國拿到了農村電網建設的超級大單
所以這幾家廠商再加上阿爾斯通Alston最開始想靠買車賺錢,或者最次也是在大陸純組裝車輛,都被中共打回去了
基本上只進口了很少的機車,其他都要求快速“國產化”
其實“國產化”的過程就是在大陸的合資廠和歐美日的原廠派工程師“偷偷學習”的過程啦...
學完之後...結果都可以想到的...
當然也有學不來的關鍵技術,比如控制系統這些,但是有現成的東西,有那麼多外派“學習”的工程師,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