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巴士底盤 SCANIA K310 IB4X2NB 開箱文

其實學過力學的人都會知道,雖然一體式的骨架比較堅固,但是還是要看實際整合起來的骨架做應力分析,而且大客車的一體式骨架並不是整個是一體式的,而是主要樑柱採"注音符號第三字型"未連接過就可認為是一體式的,
以下是內地的骨架完成圖,大致與台灣的骨架雷同,但是有看過台灣的骨架的話,台灣的實際比較堅固


以下是做CAE產生的圖解,以色彩顯示,越靠近紅色的區塊屬於比較脆弱,這張是靜態圖片,只提供分析後的數值

這樣大概就可以知道下次坐大客車要選在哪個位置了吧
jamie5738 wrote:
這台車感覺配備好陽春...(恕刪)


您先看看K94 I310在原廠的定位吧

配CS手排就叫陽春? HI/LO上等?
jamie5738 wrote:
這台車感覺配備好陽春
檔位沒有HI LOW喔
難怪VOLVO會大賣


這顆變速箱GR875R應該算是有HI/LOW的
不過因為是電腦輔助換檔
所以看不到HI/LOW的Button
這顆原本是K380在用的

跟之前GR801R那顆變速箱一樣
8速有HI/LOW
7速電腦輔助就沒有HI/LOW

有沒有HI/LOW跟大不大賣沒關係吧....
重點是經不經濟
省不省油
Scania新款的客車底盤似乎都沒有HI LOW,

可能是新款引擎的扭力比較大,用不到HI LOW,
^^^^^^^^^^^^^^^^^^^^^^^^^^^
跟引擎扭力無關 以檔位銜接及整體舒適性為考量

我覺得Scania舊款的k113有HI LOW共10檔很好開,
^^^^^^^^^^^^^^^^^^^^^^^^^^^^^
舊款K113實際上是半速切換(Splitter)

加速也比k380還飽,爬山超有力..........,
^^^^^^^^^^^^^^^^^^^^^
前後環保標準差這麼多..不是這樣比較的

VOLVO要不是早期中前置引擎底盤的拖累(市場對後置引擎接受度較高),

VOLVO其實可以賣的更好............
^^^^^^^^^^^^^^^^^^^^^^^^
有拖累什麼嗎? 指前輪爆胎嗎?

還不是打造車身配重的失誤

把空調裝在引擎上方 前輪負荷過重不爆胎也難

比穩定度中置引擎車種還是比後置的佳
mspeed wrote:
Scania新款的客車底盤似乎都沒有HI LOW,
可能是新款引擎的扭力比較大,用不到HI LOW,
我覺得Scania舊款的k113有HI LOW共10檔很好開,
加速也比k380還飽,爬山超有力..........,


其實...應該算是有HI/LOW啦
以前SCANIA K340(K114IB) 8檔在LOW檔(1.2.3.4)有一顆齒輪是懸空的
HI檔(5.6.7.8)那顆齒輪會放下來

現在只是變成電腦幫你去控管HI/LOW的切換
但實際上變速箱裡面還是有HI/LOW

只是已經不用勞煩司機自己去切換了....
畢竟電腦車是越來越自動了

基本上越環保的車是越沒力
光看FUSO 6D22(二期環保)跟6D24(三期環保)這兩顆引擎就知道了
6D22是省油又有力...三義坡5檔一拜直接衝上去
6D24....耗油又虛....三義波先降4檔再衝才行....100上去不知道有沒有剩下90

環保越演進....吃油越兇....
NEOPLAN wrote:
還不是打造車身配重的失誤,
把空調裝在引擎上方 前輪負荷過重不爆胎也難,
比穩定度中置引擎車種還是比後置的佳

所以說~體質好的底盤也是要搭配設計良好的車身才能展現出底盤的價值........

Guis wrote:
其實...應該算是有HI/LOW啦
以前SCANIA K340(K114IB) 8檔在LOW檔(1.2.3.4)有一顆齒輪是懸空的
HI檔(5.6.7.8)那顆齒輪會放下來

謝謝你專業詳細的解說,

平時駕駛口語上的HI/LOW是指排檔桿的切換開關,

藉此比較檔位的多寡與操作方式的不同,

通常不會講到變速箱的細節.......

Guis wrote:
環保越演進....吃油越兇...

EGR改成尿素系統,

馬力與油耗都應該會有所提升..........

taiten_lin wrote:
R66結構性測試...........

大客車車身結構強度(R66-01)並不能取代傾斜穩定度測試,

車體結構只是被動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車身配重影響重心高度與行駛動態的穩定度,

只要車輛傾斜穩定性夠,就不會翻車,

只要不翻車,車廂就不會被擠壓,車體結構就不會被破壞,乘客就不會有傷亡.......

可是通過滿載後傾斜卅五度仍不會翻覆的合格車輛只有30輛,通過率不到0.3%(等於一千台不到三台)...........

傾斜穩定度規定也很奇怪,既然安全標章規定滿載傾斜卅五度,

為何傾斜穩定度規定滿載為廿八度,標準比安全標章還要低七度,

原本傾斜穩定度規定的廿八度為何不直接修改成安全標章的卅五度就好了??

感覺好像在替業者護航哩..........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指出
台灣從民國81年至今大客車重大事故85件,導致180人死亡、1621人受傷,
車體塌陷變形是乘客安全最大殺手,
但交通部推動年餘的動態煞車與傾斜穩定傾斜穩定安全標章,分別僅47輛與30輛通過審驗,通過率不到0.3%,
新法能否落實令人擔憂。

路政司長尹承蓬表示,
傾斜穩定度測試標準為廿八度,
但車輛必須符合滿載後傾斜卅五度仍不會翻覆,才能領到標章。

汽車傾斜穩定度規定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一日起車高三‧四公尺以上之新型式大客車,
及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一日起車高三‧四公尺以上之各型式大客車,其傾斜穩定度,
應符合下列規定:
1.左右二側之配重傾斜穩定度均應大於二十八度。



mspeed wrote:
只要不翻車......,乘客就不會有傷亡.......



歐洲<快速過S型的錐樁測試>

mspeed wrote:
只要不翻車,乘客就不會有傷亡.......


非常同意這個大大說的這句話 ... 其實,性能也是安全性的一種。
不能單純只看被動式(翻滾測試)的強度,綜合上,煞停距離,S型車身穩定,都會影響到車子是否翻覆吧!

翻滾測試是在翻滾後的安全性.... 倘若不翻滾,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mspeed wrote:
只要不翻車,車廂就不會被擠壓,車體結構就不會被破壞,乘客就不會有傷亡.......


這可不一定
前撞、後撞、側撞都會造成乘客傷亡的
尤其是側撞,不用翻滾就可以造成很大的傷亡
前撞後撞,至少大樑都是最佳的保護
側撞的話乘客的位置應該都在大樑的左右兩側

目前國道最嚴重的大客車車禍沒記錯應該就是側撞造成的
不過....
那台巴士至少被連環撞了3次

一台統聯被爆胎的貨車一起帶著衝過中央分隔島 =.=
整台車最後變成一"條"......
Guis wrote:
目前國道最嚴重的大客車車禍沒記錯應該就是側撞造成的

你指的是這種側撞??


我記得國道最嚴重的大客車車禍是火燒車..........

2003年7月21日上午2時55分,國道六隊接獲報案,
在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土城交流道北上40公里處,發生嚴重追撞與火燒車意外。

一輛停在快車道上,由司機徐君峰駕駛的小貨車,在沒有擺設任何警告標誌的情況下,
拋錨在外側車道,加上天色黑暗,結果被緊跟而來的油罐車追撞。撞擊之後油罐車衝向路肩,
而原本拋錨的小貨車則被撞到了中二車道。油罐車駕駛謝金祥把車停到路肩,準備下車理論,

卻親眼目睹一輛從台中開往台北,由司機陳明昇駕駛的尊龍客運班車猛然撞上小貨車,終引發大火。
隨後消防人員抵達現場時,尊龍客運班車早已身陷火海,並拉起水線就朝尊龍客運車廂灌救,
但火勢實在延燒快速,讓人根本無法靠近。在大火受到控制之後,

警方及消防人員在尊龍客運車廂殘骸中發現了6名乘客不幸遭大火吞噬
6人可能都是在睡夢中驚醒在濃煙中找不到安全門而喪命,另有2名乘客、2名司機輕重傷。

資料來源:國道公路警察局

</>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