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6

更新: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討論,飛踢台灣神油的假象及技倆~~

uwap2010 wrote:
網路上 有些人都寫 ...(恕刪)


要看測試標準是用哪一種喔~ 還有這些油是否真的服合API / SAE .... 規範,還是隨便寫寫~~
我自己的 2.0 TDCI 用 X 牌 0W-30(1L 300大洋,可是他是正宗 MIT 產品喔, 我已經N年不用進口油了,因為台灣的技術現在已經很棒了還外銷歐美,只是大家看到很多互相毀謗的文章跟言論給弄混淆了), 已經4xxx KM了也沒衰退感呀...

不過我是溫和派。。 不飄車。高速都訂速在約 115-117KM/Hr..

換這支後比我以前的原廠的 5W30 省油很多~~ (因為我車很新才一年多吧 跑快五萬公里)

引擎噪音明顯比用原廠機油來的安靜~

所以我認為考慮因素很多~
要看大大的訴求點來選油~
不會選的話就只能找個信任的修車廠師傅建議~~

PS. 只要不要用到黑心油~~ 就好~~ ( 回收油如果精煉過品質也不錯呢,先進國家有規定要添加一定比例的回收精煉油才行,只是大家聽到回收油的感覺就是收回來過濾後就用的黑心貨,可是消費者很難分辨,藥化驗~~ 化驗要 $$ )

hsuchiehhao wrote:
在添加劑裡面.....影響機油壽命主要有三個(google資料很多)
Moly:鉬.....有機鉬....降低汽缸壁與活塞的摩擦
ZDDP:極壓添加劑(Zinc dialkyl dithiosphosphate)..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鋅鋅
TBN:總鹼價(Total Base Number)....因為機油會變酸(酸鹼中和)
有些品牌喜歡用moly....有些品牌喜歡用ZDDP...有些也拉高TBN
但這只是知道機油有添加這些....
......(恕刪)


大大有認真 GOOGLE?
其實很有多吧?
現在 Moly:鉬.....有機鉬....降低汽缸壁與活塞的摩擦 ~~~ 這玩意還是都在用??!
如果有沒有用的呢??
現在 ZDDP:極壓添加劑(Zinc dialkyl dithiosphosphate)..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鋅鋅
~~~ 這玩意還是都在用??!
如果有沒有用的呢??

~~~~~

其實添加劑多得要命~~ 功能都不一樣~~ 當然價格不一樣~~
重點是要看那支油的訴求點(市場區隔吧?)
我就知道有些機油是驗不出 "重金屬" 之類的環保油品~~
tony610323 wrote:
大大有認真 GOOG...(恕刪)


MOTUL 300V與MOBIL RACING甚至AMSOIL系列
你去查一下有沒有用我說的這些添加劑

我沒有指名道姓說"所有機油"都有用啊....你想說什麼?

我文章 記得是寫"有些品牌喜歡用moly....有些品牌喜歡用ZDDP...有些也拉高TBN"
我沒有說所有吧?而且我是說"在添加劑裡面.....影響機油壽命主要有三個"
不要幫我扣帽子 斷章取義 我承受不起....我應該沒說添加劑只有三個吧?

網頁給你 你應該看得懂....MO Zn TBN都有....
http://www.bobistheoilguy.com/forums/ubbthreads.php?ubb=showflat&Number=1582090

附圖 裡面添加劑種類也是多得要命 我只是舉幾種"主要影響機油壽命的三種"出來談而已.....


另外關鍵字....980825-AMS機車機油之研究報告 這篇裡面也有

讀完我們再來討論好了.....另外不要問我什麼是MOTUL 300V
hsuchiehhao wrote:
與其要放資料上來
不如解說資料....因為不會有人想看"資料"

資料與資訊(心得)還是有點不同.....把資料匯整變成資訊


不懂

上面對於TAN,TBN,TAN-TBN ratio說明得很清楚,把說明的東西PO上來,還要寫什麼心得呢?


還有樓上推薦的BOB IS THE OIL GUY是國外認識或討論機油不錯的網站,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看看
teabox wrote:
上面對於TAN,TBN,TAN-TBN ratio說明得很清楚,把說明的東西PO上來,還要寫什麼心得?

恕刪)


我意思是敘述"應用面".....理論沒幾個人想聽的啦.....

那我反過來問 TBN減少與TAN增加 兩者間相互關係是什麼?
是否有公式可以算?(我要表達就線性與非線性遞增或遞減)
你如果知道怎麼白話解釋....就知道我要表達是什麼
hsuchiehhao wrote:
我意思是敘述"應用面".....理論沒幾個人想聽的啦.....

那我反過來問 TBN減少與TAN增加 兩者間相互關係是什麼?
是否有公式可以算?(我要表達就線性與非線性遞增或遞減)
你如果知道怎麼白話解釋....就知道我要表達是什麼



這無關甚麼應用面理論面,我附上的資料解釋得很清楚,我真的不懂你的point在哪?

TAN跟TBN之間的關係也不會有所謂的公式可以計算其相互關係。

以TBN來說,文章很清楚說明,其受影響遞減主因有:使用低品質,含硫量高的燃料,轉化成硫酸,還有燃燒過熱,更換時程過長,機油氧化所產生的酸性物質。

TBN每家機油的數值都不依,一般落在5~15,當小於3時建議更換油品。

還有一個觀察機油是否更換的指標就是你上面講的TAN-TBN之間的數值變化。

機油添加劑是酸性物質,現在的許多機油尤其是高抗磨損機油都有較高的原始TAN數值,需靠TBN數值去中和,當TAN數值超過TBN時,也可以當作是機油更換時程的指標,此時機油會加速的劣化。

teabox wrote:
這無關甚麼應用面理論面,我附上的資料解釋得很清楚,我真的不懂你的point在哪?

TAN跟TBN之間的關係也不會有所謂的公式可以計算其相互關係。

以TBN來說,文章很清楚說明,其受影響遞減主因有:使用低品質,含硫量高的燃料,轉化成硫酸,還有燃燒過熱,更換時程過長,機油氧化所產生的酸性物質。

TBN每家機油的數值都不依,一般落在5~15,當小於3時建議更換油品。

還有一個觀察機油是否更換的指標就是你上面講的TAN-TBN之間的數值變化。

機油添加劑是酸性物質,現在的許多機油尤其是極高抗磨損機油都有很高的原始TAN數值,需靠TBN數值去中和,當TAN數值超過TBN時,也可以當作是機油更換時程的指標,此時機油會加速的劣化。
...(恕刪)


1.低品質如何定義?
2.含硫量高如何定義 數據規範是什麼?
3.TBN 13以上有哪些機油?.....我真沒看過
4.機油添加劑是酸性物質?那裏面的酸中和劑是什麼?
你又說機油氧化會產生酸性物質?是機油本身變酸還是添加劑變酸?
實在看不懂你要的重點是甚麼?

你說資料放上來,網友不會去看,要看心得。

那我把文章裡的觀點整理寫一寫丟上來,這次夠清楚簡單了吧~

還是你有什麼想法或不同觀點,自己乾脆說一說,或你有國外對於TAN,TBN有不同的解釋其相互關係文章,你也可以放上來給大家參考
小弟最近也在為了選擇機油傷腦筋,特地上來發問請各位比較懂得大大為我解惑

小弟的車是SX4,原文手冊是建議5w30

小弟的需求是:耐用(10000 km 保養一次)、省油、保護性佳(偶爾會拉轉)
目前在Redline的3款油裡掙扎(0w30、0w40、5w30)

就單純以機油流動性來說,不用說一定是0w40最黏,但0w30、5w30在高溫黏度似乎差不多,但是在低溫的流動性0w30似乎更剩一籌,也因此0W30比起5W30有更高的VI值,也代表整體流動性的變化0w30應該是比5w30小
以此觀點來看0w30相對於5w30似乎是個好選擇

但若考量HTHS呢?這小弟就不太懂了
0W40、5W30 符合ACEA A3/B3/B4(>3.5),理論上是有較佳的保護性
0w30 符合ACEA A5/B5(2.9<HTHS<3.5),這應該算是節能導向吧

以0w30、5w30這兩款來說,是不是5W30的保護性較佳?但0w30的VI值高對於保護性有加分的作用嗎?

若以保護性為出發點,我是不是應該選擇0w40?因為他具有高VI、高HTHS
而0w30才能真正顯出省油的效果?
所以魚與熊掌,真的無法兼得?

HTHS除了代表保護性,還可以代表耐用性嗎?

HTHS要多高才夠呢?網路上能找到的資料似乎都是Toyota建議要2.6以上,2.6算是堪用?還是足夠?

各位大大,如果是您,該如何選擇呢?

以下附上Redline的數據資料

原廠建議歸建議
台灣還是有許多人不信原廠的規範
臺灣人就是喜歡自己開藥單
就像有些車子原場只建議使用92以上無鉛汽油
但會加92寥寥無幾
大部分都加95為主
還有人甚至加到98
還以為98比較貴,油比較好
真是天大的笑話
98為何會貴?
是因為抗爆劑的添加劑加比較多的緣故
基礎油還不都一樣
可是網路還是一直流傳加98比較有力,比較省油這種流言
  • 35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