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2008年1~5月歐洲汽車銷售Top 10

Monte920 wrote:
前面也有人說過了. ...(恕刪)

Lexus的操控性,在IS-F出來之前,的確是被很多歐美評鑑從入門車款酸到頂級跑車.之前Top Gear甚至拿SC430去跟韓國現代的入門跑車比,操控上居然還輸了不過IS-F的出現,看起來Lexus的確有進軍高級性能車的決心啦.
gladiator wrote:
那叫做電子花車,真正...(恕刪)

小弟明白這一點,尤其我那台日本車還是01上公認操控/價格比差到極點的一台車,只要提到我那台的文章,最後都是被許多歐系車主大大在操控這一點上罵到臭頭,所以我也只提車內的電子設備,車艙空間與豪華設備是它最大的長處.只是大大提到先進程度,我想除非真的對車子有研究,不然大多數車主對於一台車先不先進,第一印象應該也就是車艙內的設備吧.

歐洲車最讓我心服之處,在於懸吊的設定,真的讓人開得很有信心.帶給駕駛信心,與這台車的極限有多高沒有什麼關係,即使只是雙B的入門小車,但單單就帶給駕駛信心的這一點上,依然是相當令人欽佩.像這種路感的體現,以及車艙設備等等,才是一般駕駛人能直接感受到的部份,我想不論先進與否,只要能讓駕駛用得順手與順心,就是好設備.

一套先進卻不好用的設備,還不如一套成熟而好用的設備.譬如那套i-Drive,常常都有讓我想砸螢幕的衝動
阿哈哈哈 wrote:
BMW的無段汽門可變揚程不適合放在高轉速
我很久以前有看過報導似乎是因為伺服馬達作動特性的關係
本田的Advanced - VTEC據說有辦法克服此問題


根本是一樣的設計,都是多根凸輪軸加個L搖臂,只是形狀長得很不一樣,應該只是本田閃過了BMW的專利,BMW有的缺點我想本田十之八九也有。
檸檬派 wrote:
一套先進卻不好用的設備,還不如一套成熟而好用的設備.譬如那套i-Drive,常常都有讓我想砸螢幕的衝動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有時候德國人就是驕傲過了頭,忘了車子是給大眾用的,不是給專家開的。
gladiator wrote: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有...(恕刪)


i-Drive的使用還得分專家與一般人??
設計只有分好的設計與失敗的設計....

只能說德國人在電子方面 還是沒有日本人拿手....

更何況設計出i-Drive這種東西 有什麼好值得德國人驕傲的?
貼地飛行已經是一種享受/ 猛口爆那更加是一種爽快
什麼叫歐洲車給人開得很有信心…????
開日本車會被風吹掉或是開去撞牆嗎??

雖然我只是開頭又大,但我開同事的福斯、雷諾或是開長輩的bmw……
相較之下,我一點都不覺得歐洲車讓我有信心或是日本車讓我沒信心…
我只會感覺,這台車好開或不好開
我覺得整天在說操控這種人,根本不會開車,又或者說,這詞是不會開車的人在談的…
什麼是操控,我真的不懂,我只知道機車單車的操控100%,汽車的話就是含多魯的感覺
有的很明顯、有的很模糊………但………你是原始人嗎?含多魯轉幾圈會不知道…
520、passat、accord、camry,四台車開起來感覺完全不同……
我覺得好開的程度是520>accord>passat>camry
至於操控感……啥屁東西啊……硬要說的話,四台車操控感都是100%、只是含多魯的輕重不同。


真是搞不懂一天到晚在說歐洲車操控好、在說歐洲車讓人有信心這些話的人,到底在說什麼?????
是不是你們開日本車就不會開了???那技術也太爛了吧……
歐洲只有那些沒幾個人買得起的義大利超跑跟雙B是車耶,其他爛車(vw、雷諾、saab、寶師、volvo……)比得過日本的雙田、或是汽缸之王nissan喔…
貼地飛行猛口爆 wrote:
i-Drive的使用...(恕刪)

我倒覺得不是拿手不拿手的問題,應該是兩造思考邏輯不一樣,
相對就設計出不一樣的產品。
哥吉拉7204 wrote:
什麼是操控,我真的不懂...(恕刪)

自己推一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790677&last=8362987
這就叫做操控
貼地飛行猛口爆 wrote:
i-Drive的使用還得分專家與一般人??
設計只有分好的設計與失敗的設計....
只能說德國人在電子方面 還是沒有日本人拿手....
更何況設計出i-Drive這種東西 有什麼好值得德國人驕傲的?


那是BMW不是所有德國車都這樣,Audi不就簡單好用,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引擎科技還不就是仿造BMW,日本的電子用品思考模式是創新,德國佬的思維是品質與效率,兩邊的思考模式本來就不同,BMW犯了錯讓Audi學習到經驗,這就是德國人踏實的做事方式,做錯了就改沒啥好凹的,BMW目前也簡化了I-Drive的設計,證明他們承認自己設計確實有錯,相較於我認識的日本企業,日本跟韓國向來是先否認自己有錯,直到被人證實有錯才出來道歉,我覺得德國人可愛多了。
gladiator wrote:
那叫做電子花車,真正...(恕刪)


如果這樣說
時間再推回更早之前
市售量產車第一個"同時撘載可變汽門正時和揚程"的廠牌是HONDA
其他車廠都是後起並利用此原理基礎加以改良
作動方式不同但原理都一樣
這方面創新的不就是HONDA了
哥吉拉7204 wrote:
真是搞不懂一天到晚在說歐洲車操控好、在說歐洲車讓人有信心這些話的人,到底在說什麼?????



樓上好多人寫了開車的環境和條件您沒有好好的把他們讀完嗎?

歐洲的道路不寬, 彎路多, 一般人的守規矩習慣不錯, 但大多愛開快車, 在這種情況下, 以舒適為準來調校的日本車就不適合這種路況. 因為本版是在說銷售好的車, 所以這些車都是大眾車. 日本的大眾車多半低速下很安靜, 高速直路保持在120公里/小時以下也都很舒服. 但是如果再高速上去 (像德國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 或是在彎路下要保持80公里/小時以上, 這些日本大眾車開起來真的是緊張犀犀的!! 歐洲一般車就不一樣, 我只開過標緻, 雷諾, 和VW的一般房車, 還沒開過雙B, 但這些大眾車在低速下感覺不怎麼樣, 高速下給你的信心真的是不一樣, 你一定要親自開過才能體會!!

像我現在在美國, 路大部份都又直又寬大, 我就根本不會想去買歐洲車. 買台美國或日本大車, 舒舒服服的開, 上了高速公路就定速在 75 mph (120km/h), 再快就會被杯杯抓了, 所以歐洲車在美國根本就吃不開!

台灣道路窄, 但開車習慣跟美國比較像, 只是魯莽的駕駛多很多. 所以在台灣我選車也是會注重舒適與安全, 操控就不強求了! 所以大概就是這種用車環境讓你不會去欣賞所謂"操控好"是甚麼一回事吧?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