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theofdefensive wrote:想不到耶!一直以為電...(恕刪) 主要是中國電動車技術發展太快了,要是繼續跟推會好到中國,乾脆回頭推油車,還有專利壁壘可以保護收益。媒體都是看風向報導的,要推天然氣的時候,就是好爹油,不用天然氣的時候,就變俄羅斯間諜。
電車目前成長緩慢,主要還是既得利益者的公司國家們渲染抹黑造成的,但是樓主提出的幾點也是需要克服的問題之一,以使用體驗來說電車絕對比油車好不是一個檔次,技術創新也多樣發展前景還是看好的,只要未來樓主提的幾個問題能克服,估計市場會一飛沖天,如固態電池的技術成熟及價格普及,肯定會造成一波革命性的發展,再來目前還是以PHEV插電油電車為市場主流,搭配純電行駛一次200KM(平日上下班),加一次油2000KM(穿越大陸國家很方便)而且價格和目前油車差不多一樣的情況下,單純的油車肯定會沒有市場的。
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我比較看好氫能源之後的發展 氫氣到目前連如何儲存都是問題氫氣不論用什麼容器儲存都會遇到氫裂的問題,就是用一陣子材料就會因為氫氣鑽入容器分子造成容器裂解目前無解,只能定期檢查跟更換否則就是把氫氣儲存在特殊材料的容器,或是用化合物儲存但這些都會大大降低儲存的效率
美國地大,又會下雪,對充電車本來就是比較不友善的環境;台灣地小又四季如春,相對是適合電車。不過,原本的廢燃油時程,大概是歐美車廠以為他們在電車可以延續油車生態,攻佔全球市場,結果殺出一個程咬金(中國電車),打得歐美車廠在電車上毫無招架之力,只有美國特斯拉能打,但是對於大部分的開發中國家來說,中國電車還是比較負擔得起。在歐美油車席捲全球時,不是搞了wto,消除關稅壁壘,怎麼現在電車落後了,就要再度築起關稅壁壘?現在歐美打不贏後,媒體風向又改了,變成混動車、油車才是顯學。比較尷尬的大概就是美國的特斯拉,身為唯一一個能打的歐美純電車廠,結果現在風向又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