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車跟車的互動通常是~~爭道搖下車窗互相幹譙互按喇叭示威或是撞在一起charles_punto wrote:個人覺得,開車沒有引擎轉速聲音與排氣聲浪的話,缺乏與車互動的感覺,駕駛樂趣就是少了很多~
所以阿,電車就買納智捷,BYD,KIA就好了,買什麼TAYCAN,EQE,真是不懂,失去了核心的內燃機跟變速箱等技術,傳統車廠的存在價值還剩什麼??那個LOGO還有什麼價值??可口可樂,星巴客不知道有沒有興趣也弄台電車出來玩玩呢??話說電車的出現比油車還早,那當初為什麼不發展電車就好???
coolnewbie wrote:以實用性平日使用的角...(恕刪) 一切都是時勢所趨,當初汽油車發展一定也有類似普及上的問題因現在我們處於油車生命未期的年代,油車一切發展含石油能源佈置早己成熟,用這觀點去看電車普及是有盲點的工業革命的時空背景,對能源需求產生的關鍵性的變化,各國政府極力發展石油化學工業,以致於你看到今天的面貌同樣的變化就在這個時代準備開始若各國政府極力發展新能源,而減少車輛的石化燃料使用,不用多少年大眾也從會質疑變習慣二行程引擎會消失,不也是一樣的道理嗎?又或者當初也是很多人認為卡式錄音帶不可能絕跡事實證明真的都只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