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電動車不是唯一!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物理局限注定電動車無法取代所有運輸工具

oculata wrote:
擔心的應該是分子態的...(恕刪)


幫你補充甲烷外洩的部分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5139

有人就是會計較啥變電損耗 輸電損耗
居然不知道管線跟容器也有更多的損耗跟散逸
真當這種東西是完全密封不會外洩的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能源的使用續用與節約都是每個時期,都要好好審視,才能與環境共存。
希望可以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法,又不會浪費或只能擇一的方式
說真的當前電池技術真的是太差了, 簡單列一下缺點

1. 能量密度低.
無法應用在許多場合, 如載重大的交通工具, 貨車, 船舶, 飛機.
其實綜觀人類能源演進的歷史, 從木柴, 煤礦到石油, 能量密度是一路上漲.
說這麼低能量的東西是人類的未來, 還真是違背歷史進程.

2. 自動放電
兩三個月不用, 能量就消失了. 無法成為長期儲能設備.
假如三個月會自放電剩下一兩成電力, 一年下來至少損失一台滿充的電能.

3. 能量補充速度慢

4. 低溫失靈

5. 碰撞失火爆炸
其實所有能源都有這個問題, 但體積大的電池問題最嚴重.
因為體積大, 電池遍布整個車體, 隨便撞哪都有可能撞到電池.

6. 造價昂貴
儲存相同能量, 電池的成本比油桶貴, 也比氫氣儲存罐貴.

說真的除非有突破性發展, 不然電動車只會是少眾市場, 根本無法取代油車.
但何時會有突破性發展, 沒人知道, 或許根本不會有.
舉充電速度為例, 十年前就聽說兩三年後會有3, 5分鐘充滿電的技術.
結果三年三年又三年, 還是三十分鐘充飽電.

說難聽一些, 那些說十幾二十年後要禁油車的都在打嘴砲而已.
到時候做不到, 把禁用的時間再延個幾年, 又可以宣稱電動車是FUTURE.
ace ventura

鋰電池現在成本降低到可以用在電動車上其實靠的是大陸的廉價人工/原物料和環保成本. 拿到日本或歐洲去做馬上貴一倍. 真的非常不環保(因為幾乎不回收)

2023-01-06 21:42
電動車不是唯一!
因為鋰電池
的能量密度,物理局限,注定電動車無法取代所有運輸工具。

這句話的語病出在,
鋰電池
未來純電車的電池,
不會侷限於鋰電池。

也就是因為鋰電池
的能量密度,物理局限,注定電動車無法取代所有運輸工具。

所以,純電車一旦量產出,性價比絕佳的電池,
就可以取代所有的運輸工具囉!



關於油電車,
是否是取代油車的方案?

顯而易見,
這是不可能的,
以前不可得,
以後也不可得。

為何不可能?
因為,廣大商用車主,
不願意採用。
也就是又有多少人,
願意購買油電貨車、
油電遊覽車?
油電公車?

為何頭家、商人不願採用?
原因很簡單,
油電車就是油+電,
價格一定比同公司、
同級車來的貴。

保養和維修費貴,
查修也必然更複雜,
故障換零件等,
有可能是一筆驚人支出。

油電車行駛時,
所省下來的費用,
會遠遠不及後勤保養,
所需要的費用。

因此,世界上,除了日本之外,不知還有那個國家,會去推動油電公車、油電貨車?

台灣目前有台,
得利卡油電車
不知其銷售量如何?
推出這台油電車,
真的是自打嘴巴
以前說的話,
是在乎龍囉?

油電車的致命傷,
就是成本貴。

這是必然,也是宿命。

純電車取代油電車,
是顯而易見。
然而純電車,
是否是燃油車的終結者,那就有待時間來考驗了。
ace ventura

你是在作夢講夢話? 明明我就看到純電車比油電車貴個幾十萬以上(成本油車最便宜 純電車最貴), 保養的話, 純電電池保外壞掉換一顆要2萬美金(TESLA)你知道嗎? [笑到噴淚]

2023-01-07 8:12
Wow_Senior

ESG. BEV有減碳效益 HEV沒有! 雖然是贖罪券的概念 但價格跟實際改善量遠遠不如BEV的產品自然就沒人要買.另外開版的要推氫能 你想吹捧你109.9油耗的PHEV/HEV有多環保自己開樓行嗎?

2023-01-07 9:32
seven ok wrote:
電動車不是唯一!因為...(恕刪)


從你觀點來看 現有的BEV也不能取代燃油車
電池有那麼容易突破技術瓶頸就不會我們整天還要看Tesla燒起來的新聞
整天應付這些電車黑
豐田老頭也不用三不五時就要出來放話 敗犬嚎叫幾聲
德國西門子也不用跟保時捷去搞啥電子燃料
一切都是電池科技難以突破技術瓶頸.

所以你要想的是 非要跟燃油車輛一樣才能取代?
考不上台大就不念大學?
吃不起A5和牛就不吃牛肉?
那為啥一定要有一樣的續航才能取代!?
該改變是人的心理跟如何減少續航不足的不便

講起來是危言聳聽的感覺
但不淘汰燃油車輛 不努力減少使用燃油
活著見證世界末日的機會遠遠比看到電池科技突破還要高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ace ventura
wrote:
你是在作夢講夢話? 明明我就看到純電車比油電車貴個幾十萬以上(成本油車最便宜 純電車最貴), 保養的話, 純電電池保外壞掉換一顆要2萬美金(TESLA)你知道嗎? 笑到噴淚

請眼光放遠,
要看未來,未來的商機。

目前各大車廠,
(日本車廠,
可能沒那麼用心)
無不戮力,研究、生產、開發純電車。

油車和油電車,
就只是加減生產。

你的問題,
車廠會不知道嗎?
還需要你提醒嗎?

利之所在天下趨之,
賠錢生意沒人做。

建議你趕快研究,
家中如何安裝充電樁吧!
cuteyu wrote:
說真的當前電池技術真的是太差了, 簡單列一下缺點


您還少列了一個最關鍵的

電池回收是否符合成本效益的問題

現在車廠都狂生產電池

但車廠都不負擔回收電池的成本

也就是說, 這些成本都是被隱藏起來的

因此電動車產業的利潤, 大部分也是建立在這些隱藏成本之上

到時候一樣是禍留子孫, 並沒有比燒汽油高尚到哪裡去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Wow_Senior

其他材料稀有嗎?[挖鼻孔]

2023-01-09 9:31
ace ventura

其他材料不稀有, 但是重點是"廢棄鋰電池" "目前"並沒有回收, 你自己腦補新電池全部從"舊電池"回收, 錯誤資訊不用收回嗎? 假環保人士?!

2023-01-09 20:18
氫發電還是鋰電池儲能
Wow_Senior

他沒提發電.....這篇還要提老掉牙的FCV/FCEV. 是很棒的概念但燃料儲存跟取得就是一大問題.

2023-01-09 9:34
uyroo

你先搞懂氫燃料電池是啥原理唄![挖鼻孔]

2023-01-10 10:50
還是想回一下這個討論串,因為這個討論串或者是說現在不看好電動車的一個關鍵點就是在能量密度,可是當你回第一頁去看一下能量密度的對比的時候,有個地方是個很大的誤區,除了鋰電池以外的所有物質,都是一次性能源,可是正常的電動車鋰電池,可循環的充電次數都在1500次以上,這還是三元鋰,如果是鐵鋰只會更高,所以如果要真的要比能量密度,是否要把鋰電池*循環次數來看?當然,我這個說法肯定有抬槓的性質存在,所以還是強調,拿著傳統燃料來看待電池,尤其是今天電池的成本、工藝成熟度都已經很高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瞎子摸象”的狀況,我在這個討論串曾經說過,如果一度電的成本低到3000台幣左右,基本上可以把內燃機送進博物館了,再重申,就是成本因素,什麼固態電池、什麼更高的充電速度,這都不是阻礙電池全面取代燃油車的關鍵因素,2020年的鋰電池成本只有2010年的30%,這也是為什麼電動車銷量突然快速飛漲的原因。

所以接下來不是電池,其實決定電動車的增長關鍵除了成本,就是智慧手機當時硬生生把nokia這些老牌子幹掉的歷史再來一次,就是”智慧“,電動車因為芯片的運用、與天俱來的待機低耗能優勢,都有可能把電動車帶進另外一個行業趨勢裡,tesla最強的不是電動,而是自動駕駛,而且是完全擺脫掉傳統品牌的全新的電子架構,這跟當年apple幹掉一堆老手機的方式一樣,iphone從來沒在傳統手機裡有任何優勢,而是把手機帶到另外一個使用場景去。
還看不出來這整個是top down的改變壓力嗎,能不能取代或用啥取代是全球菁英領導階層決定的,
台灣人還沾不上邊,
等燃油車這派能掌控制定全球碳排放, esg標準, 主流媒體, 政府官員的時候再來討論你的數據
Wow_Senior

打給你看就信喔? 六大石油巨頭都滿手新能源的股票. 講白了就左手打右手. 至於瘋田老頭就跟保時捷一樣. 狗吠火車而已. 看看日本政府鳥不鳥吧

2023-02-02 14:28
yungdab@excite.com

石油巨頭不要笑死我了,現在檯面上最大尾的是黑石, Vanguard這些基金在推動esg, 自己去看一下SP500 裡面有多少間前三大股東是這幾間fund. 石化業不過其中一類, 目標都是要取代石化能源

2023-02-02 18:32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