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扭力樑真的沒差嗎?雙A臂表示……

肖杯子 wrote:


其實....外內...(恕刪)

中中中到底啥米碗糕啦?XDDD
我沒記錯的話看人家分享的影片 不吃對向還能跑很快 其實人家都還是在自己車道內 做一些racing line的基礎
小肥龜 wrote:
中中中到底啥米碗糕啦(恕刪)


正解
這才是開放式山路最安全的途徑, 不能說速度最快, 但比外衝到對向再衝進來的路程短
小肥龜 wrote:
人家


人家是誰?
肖杯子 wrote:


人家是誰?

你可以上youtube搜尋不吃線才是好孩子或是偷泥的賽車紀實器之類的影片
多看看人家高手怎麼開的再來討論比較有意義
不然紙上談兵上山也只是被電的份⋯⋯
meridian wrote:
速霸陸喔~~SGP就...(恕刪)



每個底盤都有優缺點
只是這麼直接斷定SGP底盤是最優秀的

小肥龜 wrote:
上山也只是被電的份


po個影片來看看吧!!!

如果 陽金下山【真的】完全不吃線....看清楚..【真的】2個字...不是【假的】.【騙人的】..你看我會不會被電?
300rs wrote:
實際上, 車頭的前進方向跟前兩輪指的方向是不一樣的, 只有在極慢速的時候才會一樣
這個差異就是"滑移角"
車頭指向性不好時, 方向盤會有拉扯感, 前輪會偏移, 那怕是你認為輪胎已轉到對的方向, 但它還會偏移, 看是慢慢偏, 還是失控偏


我還是有聽,沒有懂!!!關於【車頭指向性】!!!

不識車頭指何處,只因身在彎道中

雙A臂天生的結構特性,輪胎可隨時平貼地面,用在前輪驅動車效果更明顯,因為可確保前輪有更好的抓地力及牽引力,因此過彎會覺得方向盤指到哪就轉到哪,關鍵是輪胎的抓地力

比較高級的車會改良麥花臣,雖然極限沒有雙A臂高,但民用車不拼極限,在「原廠設定」的最大側傾量下確保輪胎貼地,這還是做的到。

因此反而是便宜車用雙A臂,會有更顯著的差異,因為便宜的麥花臣就是個純粹的「爛貨」,橡皮耗損跟定位偏差都更快發生,吃胎只是家常便飯,真正嚴重的問題是輪胎不平貼地面,要更用心去保養。

電動車在這方面會比油車有利,因為電動車的車頭不需要這麼大的空間去裝臃腫的引擎跟渦輪跟變速箱,要用雙A臂比較容易的事。
調校與車輛特質還有周邊搭配,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話說..1998年
國產車中有一台前後多連桿的車..
上市前規格嚇死人..
上市後操控及動力笑死人..
導致後續銷量極差
甚至2年後還推出可變阻尼懸吊...
在車內可以透過開關控制電磁閥作動器,對避震器內部的磁性阻尼進行三段調整
還是拯救不了悲劇的操控與銷量...

還是實際開開看,最準...
Altis改成多連桿之後哪裡不像船?
改款之後避震器再次偷工減料
整個都快堪稱SUV級超長行程
比拖曳臂的CX3還難開

不想戰多連桿或是扭力梁
我只想說Altis真的爛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