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不要相信看起來比較粗勇大台就比較安全,撞給你看看真相你會嚇到

Tong_lulu wrote:
身邊有朋友居然買休...(恕刪)


樓主的立論只是看圖說故事,並不正確; 其實用基本的國/高中物理, 便可看出其中關係

(1) 碰撞測試:動能 =1/2MV^2 (碰撞測試是撞牆,牆質量近無限大)
大車2000kG, 小車1000kG, 撞擊能量大車是小車兩倍==>大車/小車測試都要拿5星, 大車就要補強鋼樑,結構,高張力鋼板去設計....

(2)但實際大車撞小車, 情況卻大為不同,
此時撞擊分配到的能量,和兩車誰開快/開慢無關(只看相對速度)
M1V1=M2V2, 小車被撞後, 分配到的速度是兩倍
動能轉變形能分別是1/2M1V1'^2 ,1/2M2V2'^2, 此時可看到1000KG小車是受到2倍於大車2000kG的撞擊能量.


30年前唸的,在理想條件下, 有錯請更正..
所以相近的安全(&係數)設計下, 大車在真實碰撞車禍中, 安全性的確比小車好.

goe126 wrote:
Luxgen的U7
也沒有給IIHS測試過
但目前重大事故的傷亡率還是0
不管是被聯結車側撞
、貨櫃車正面撞
甚至時速120也沒事



那是因為掛掉的不會上來PO文...

真的強力重擊如果車子沒事的話 那車子裡面的肯定事情大條了....
摔車才知道自己技術不好 換車才知道自己銀兩不夠...

Tong_lulu wrote:
身邊有朋友居然買休...(恕刪)


國產的CRV真的可惜啊,小面積撞擊測試美國本田都補考拿到Good了
台本小改款卻連氣簾都不肯給
真的是自毀江山
timberwang wrote:
現實狀況不會跟理論完全一樣.二車60公里對撞,"結果"99%不等於120公里自撞結果.因為有潰縮的因素...(恕刪)




整串討論串只有這篇比較符合實務

車子不是剛體所以潰縮很重要,很多喜歡酸潰縮的建議多看看這篇

另外有些在說F=ma的...那是對物體受力時的運動的描述

撞擊跟p=mv 動量或是E=1/2mv^2 能量 比較有關係

goe126 wrote:
Luxgen的U7也沒有給IIHS測試過 但目前重大事故的傷亡率還是0 不管是被聯結車側撞、貨櫃車正面撞甚至時速120也沒事


請Google"生存者偏差"

意思就是死人不會上來po文,你只會看到運氣好存活的那幾個人的意見

這樣完全不客觀,本人還是認為撞擊測試的結果才準

其實國外的撞擊報告, 對於「在台灣生產組裝」的國產車
只能當作「參考」而已, 畢竟所採用的材料, 組裝品質, 其實差別很大
車身, 骨架, 鋼板是否都是同一個標準與品質, 其實都不一定

所以用這些數據來指責對錯是非, 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同級車,比的就是測試結果,越優的越好!

不同級車,比的就是大小跟潰縮空間,大小車相撞,小車往後彈,大車繼續前行,動能大部份都被小車吸收,很不公平的!

潰縮空間大,這時用來保護對方了!

大車小車安全性比較
以物理慣性來說,質量越大的,撞擊贏面越多,所以囉,車還是大一點好

舊傻男人 wrote:
汽車質量為M.
一台車以時速V公里撞牆, 整個系統的總動能1/2*M*V*V, 因為牆壁自始至終都不動, 汽車車速由V變0,
牆壁不動代表將受力百分之百反施予汽車上, 全部動能由車輛吸收1/2*M*V*V.
兩台車各自以時速V公里對撞, 整個系統的總動能為2*(1/2*M*V*V), 兩車車速都由V變0,
動能由兩車一起吸收, 所以每一輛車各自吸收(2*(1/2*M*V*V))/2,
以上兩狀況, 不論撞牆或對撞, 每一台車輛都是吸收了1/2*M*V*V的動能, 所以狀況一樣....(恕刪)


YES 選你正解!!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重量較重的車在設計時
車身結構一定要比較強
不然車停斜坡時
車身就被自身重量壓到變形
連門都打不開這就好笑了
這就是為什麼大小車對撞
大車會占優勢的原因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