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消基會:與國外比 台灣進口車太貴

不知道消基會這樣講完以後,接下來的Action是什麼...

應該不會就只是道德勸說吧 台灣政府好像也只能這樣!!

不過車價是大眾消費訂出來的,政府應該只是站在輔助腳色,

看看房價搞成這樣,政府都無能為力就知道了

DC10 wrote:
你是想說台灣商人吧...(恕刪)


沒錯 年前的奶粉事件 就看破了

limmy2007 wrote:
這叫立法怠惰大家可...(恕刪)




台灣的立法委員有一半以上是植物人

不知民間疾苦

前陣子 , 有一位土雞城老闆被詐騙集團拍賣家園

法院知道這件事完全是詐騙的手法卻束手無策.

而立法委員沒人願就這件事檢討法條的不適切 ,

法務部也像死人一樣 .

民眾遇到這種不公不義的事只能自認倒楣嗎 ?

你們這群公務員 , 立法委員真是顢頇無能 ,

至於車價偏高

只要不影響選情 , 他們是不管的.

反正他們有交通補助費 , 有公務車可搭 .

吃米不知米價 , 任由車商剝削百姓.

這方面 . 中共的管理單位比我們積極.

.
你若知道新加坡"車牌"價格 50萬以上用10年
反正又買不起進口車
買了又沒錢保養
你還在這裡幹嗎?
快去賺錢

stanly1978 wrote:
轉貼http://udn...(恕刪)


看來消基會的人,也想開進口車啊...
應該是增加考照的難度,把3寶淘汰掉,有駕照的人少了,車少,不易塞車,少車禍,空氣好,車位好找,好處多多...
車價應該也會降吧????
贊成廢除ARTC,並且建議檢調徹底調查ARTC內部與車商、政治人物之間,有無不法勾檔。
我們不應該再當次等公民,車商不願意引進的好車,或提供國產閹割版次等車,我們都不應該再默默的忍受,只要能夠符合先進國家安全標準的車輛,監理機關應該比照標準審驗,不要再用一些手段阻礙國民自行引進價格合理、世代跟得上先進國家的產品,如此才能讓國產的廠商真正面對消費者,負起帶動國內產品技術的義務。
政府今天不是要保護國產車商,重點是可以賺那麼多錢的方式,誰要讓嘴邊的肉飛走
DC10 wrote:
貨物稅不是這樣算的好嗎................
貨物稅是以關稅完稅價格計算,簡單來說就是所謂的稅上稅,在台灣市售價格200萬的車子,以某些台灣賣的很貴的車來說,廠商的關稅完稅價格,不會超過60萬,政府貨物稅怎樣抽也抽不到20萬,剩下的幾乎都是車商的毛利,政府是抽了不少稅,但實際最狠的不是政府,而是車商,毛利超過一百萬..............


我想你講到關鍵點了,進口車比國產車多出來的是進口稅17.5%,至於貨物稅(25%)跟營業稅(5%),國產車也是要繳的。

雖然進口車的貨物稅跟營業稅的計算有把進口稅重複包含進來,但17.5%*貨物稅25%=4.375%,以及17.5%*25%*5%營業稅=0.22%,17.5%+4.375%+0.22%=22.1%,整體來說比國產車多出來的稅金部分不會超過23%,可是終端售價遠高於這個比例,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應該還是進口車商沒錯。

之前有聽說賓士打算股票上市,進口商可以做到這種程度,也是不簡單呢...
Biggest King wrote:
我不會貶低國產車的價值。
只是經營者的高度問題,不思發揮主場優勢,以【物優價廉】的產品,打下本土市場,
再利用本土市場培養實力,進軍國際。
如果裕隆(納智捷)肯降價十萬,應該會多賣很多。
看看日裕車與和泰的EPS,就知道有很多降價的空間。


納智捷如果全車系降價10萬,銷售一定會突飛猛進,但是以同樣身為國產車廠來說,一樣在台灣組裝,納智捷因為是自主品牌,得多承擔昂貴的研發成本,所以我不認為納智捷比起其他國產車有成本優勢,目前納廠的車比起同等級配備的國產車已經算比較便宜了,大幅降價對於納廠的持續研發成長恐怕會有不小的負面影響。

倒是其他國產車廠,不用付出高昂的研發成本,應該是有不小的降價空間,尤其市佔率最大的那間,固定成本攤提下來,應該很有本錢降價才是唷...XD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