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258 wrote:
目前大都是地下化與要...(恕刪)
地下化和要塞化可以強化在第一擊中的存活率,但盲點依然存在
怎麼說勒
跑道和港口就無法地下化和要塞化
空有戰機卻沒有可供起降的跑道,我很懷疑我們的戰機如何在無預警的第一擊之後離開機場,轉進充當臨時機場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
怎麼離場?
根本就沒有跑道可以用呀!
在無預警的狀況下
在港口中的軍艦也根本不會離港,即使我們已經可以偵測飛彈升空,6~8分鐘的警告時間也根本不夠軍艦離港
在我服役的年代
共軍已經有超過17個基地可以在24小時內集結超過1500架戰機(平時的戰備量約是200架)
這已經是15年前的資訊了
15年後的今天,只會比這數量多,不會比這數量少!
在共軍擁有衛星偵測與定位的優勢下,我個人是覺得像伊拉克把戰術導彈當沖天炮亂射的鳥事,不會發生在台海
800枚只有250公斤傳統炸藥彈頭的戰術導彈只需要50%的命中率,400顆要摧毀全臺戰機的跑道和三個軍港已經足足有餘了
寄望在第一擊之後還有還擊能力的想法有點過份浪漫和樂觀了
寄望美軍馳援?
在歷史上,美軍跟共軍的對抗有兩次,一次直接,一次間接
第一次是1950年代的韓戰
共軍把美軍從鴨綠江邊趕回了北緯38度線
第二次是在越南
中共支持的北越軍穿著草鞋將擁有絕對空優的美軍趕出越南
先發制人才有可能有活路
發展射程足夠命中上海或北京的戰術導彈?
個人以為發展能先發制人,在第一時間攻擊沿海港口內升火待發的登陸船團和共軍21座第一線攻擊機場跑道的短程戰術導彈還實際點
望earl258大人不吝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