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son_so wrote:我覺得人生之中有很多東西沒有辦法用錢去衡量的,車子是一種奢侈品,也是一種消耗品,當你需要時,就該去買一部了。再回頭算其總和的花費,個人覺得並不是那麼有意義:) 同意, 我買車之前也是考慮了好久, 工作了將近六年, 才痛下決心買了一台, 之後, 生活不一樣了...但相對就是, 買了之後, 每個月最少支出 NT$8900.有一條粗估的理論, 車價等於 10 年花費, 保守估計...
車的折價應該是沒什麼好說的~因為中間使用的價值夠或不夠就看個人或許應該看看樓主所分析的~剩餘最大的支出是什麼~停車費所以如果沒有自有車位買車還是考慮清楚...至於其他因素,很多見仁見智~騎車好嗎~只是省錢,省時,~但是危險增加1000%以上~這值多少雨下到穿雨衣也全身濕~這值多少夏天騎車太陽晒的昏~這值多少座計程車要承擔的風險~這值多少(我很怕座計程車,因為開的很快..還有其他有的沒的風險)去大賣場要騎車還是租車,還是計程車,搞的這麼不方便~這值多少還有很多很多...吧拉吧拉的~~~~很多算是無形的價值~無形的價值算多少~沒人知
提醒一下,南部要是有捷運,我也不想開車。南部並不是因為開車方便所以大家買車,而是錢全砸在台北蓋捷運。出了台北,很多鄉鎮甚至連客運都沒有。沒車?沒車,等死吧。以前把美國當做開車天堂,自己開過幾次跨州行程之後,才知道那完全是一種折磨。南部進入市中心,停車問題也不小於台北市好唄。很多辦公大樓地下室停車場只設計20格!!!到市中心辦事,通常只有一種選擇:「停路邊,賭櫃台動作比交警快」先因後果,先果後因,小心別把無奈當成幸福了。養車,本來就是一件很貴的事,北部還可以選擇不買,南部連選擇權都沒有。
erc wrote:提醒一下,南部要是有捷運,我也不想開車。南部並不是因為開車方便所以大家買車,而是錢全砸在台北蓋捷運。出了台北,很多鄉鎮甚至連客運都沒有。沒車?沒車,等死吧。 這應該也不能說錢都砸到台北作捷運~就算政府出錢也是必須要有回收的~很多鄉鎮連客運都沒有~因為沒人要作賠錢生意,一天只載個幾個人不賠才奇怪捷運只能算是都會區特有~不是因為他叫台北才蓋捷運
本來粗估用百萬預算買60萬的小車開五年看來似乎不夠...剛無聊算了一下我的50小噗騎了六年半,里程不到35000公里,賣了五千元總共花費56000元左右(含一切的支出)養一台小噗也差不多等於車價(購入33000-殘值5000=28000)原來有百萬預算還是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