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分享] 台灣製造~ 裕隆 飛羚101

大家不要覺得遺憾喔~
從飛凌101 102 精兵之後~
這幾年裕隆整車開發最成功的例子~就是SNTRA180(後來小改款M1)~
除了引擎之外其他皆由裕隆設計中心一手完成~只是不能像以前一樣掛上四方型的裕隆標誌~真可惜~
當初看到180的推出~很興奮~
想說精兵之後有許久未見裕隆有後續動作~
而且SENTRA180還反外銷回日本~以高一級的BLUE BIRD之名銷售~
另外沒記錯的話~M牌GROUNDER也是台灣自行操刀~有錯請指正
其實我們無法發展出自子的車小弟有些許的感慨,其實,台灣到現在一直都想要開發出自己的車型,但是,開發一輛車子可不是說開發就開發,需要金錢、人才、足夠的市場規模、當然在台灣的環境中還有與技術母廠的微妙關係,說到市場,我們有足夠的市場嗎?以前沒有,現在對岸是一個機會,人才是有但是有經驗的不多,當時是沒錢(公司都要倒了,先生存下來最重要);但是如果現在要再做自己的車型的話,我覺得時機應該是比二十年前成熟,因為隨著車輛相關產業在台灣的茁壯及技術的提升,要提供車用零件應該不問題,再來我們已經有自主開發的引擎,所以應該比較不會受到母場的干預,還有長年參與國外車廠的技術合作,也吸取到不少的經驗,基於以上幾點,我想要開發出自子的成行改會比過去容易一些,但是底盤從哪裡來,反而會是比較大的問題,要研發出一個平台出來是相當不容易阿!

但是最大的問題是,車子製造出來後,消費者肯不肯買帳,就是一個很微妙的問題囉!
開發汽車真的要很高的成本門檻
加上台灣的市場規模又不夠
(日本起碼是台灣十倍,光市場規模就佔先機)
如果政府沒有政策上的輔導
要靠廠商自己來
結局是可以預見的

不過有這個心自行開發真的值得鼓勵
就算沒辦法達到全車自製
起碼也要提高關鍵零組件的自製率
這樣就對台灣的產業有正面幫助
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
做超過能力的事不好
可是有能力卻不做事更不好


好棒的相機,沒錢!好棒的NB,沒錢!好棒的車,沒錢!好吃的乖乖,這個讚,口袋裡還有點零錢可以敗
我爸第一台車就是這台101,儀表板燈號有點霹靂車的影子,不過這台車問題很多,停車等紅綠燈
時抖動很嚴重,每次都震的有點想吐,後座雖然有冷氣出風口,但怎麼吹就是不冷.....
這台是當初嚴董他老爸的傑作,但因種種原因銷售不好導致嚴老爸很憂鬱,從此裕隆就一路下滑.
直到嚴董 "少主中興" 將日產的車款改造成台灣人心中想要的車款
皮椅電動窗.....種種車上內裝,這也讓裕隆重拾信心........................
此車是裕隆最後垂死的掙扎
還好後有嚴凱泰鼎著集團老臣臭罵"賣國"
硬是放棄自有品牌掛上Nissan才把裕隆給救回
韓國人口才我們的兩倍
國民所得在十年前並不比我們高
可是她們的車廠就有現代跟KIA
還有國際大廠三星級LG

我們再怎樣也沒藉口說我們自己的市場小而不能跟韓國比

在跟大家說一個故事,就是大約在12年前,裕隆還有一個計畫,就是利用飛羚的平台,做成小型的Pick Up在大陸製造販賣,此外,裕隆以前還有研發過摩托車,當時連油土模型都出來了,但是這兩個案子最後都沒做成
很多網友發文都是聽說,撞電線桿斷成兩節、飆車解體、下雨天滴水(更誇張的是淹水),電子零件被太陽曬壞...等,真是可悲!
老爸第一台車也是家中第一台車就是飛凌101,藍色外型,還自掏腰包換鋁合金鋼圈、5MT沒有動力方向盤,老爸對這台車真是照顧有佳,不曾有過什麼大毛病,在我專科畢業那年還曾開著他環島過跑過中橫、台7甲線、北橫,照樣沒有麼問題,當時他已經將近9歲了!
我不敢說這車很好,但是只要好好照顧她,我相信他會很聽話的,在好的車不去照顧她也會常出問題,在安全的車要開快去撞電線桿也會斷成兩節,張雨生開的是SAAB不是也...
寫這些沒什麼意思,只是不想要大家都是道聽塗說的亂批評,畢竟這是台灣自產的第一部車,向認真的研發人員致敬!台灣現在真的就是缺少這些人!
美麗の曼
昨天晚上八九點的時候,小弟在雪山隧道裡也看到了一台飛羚101....

不過是故障停在隧道裡....... (年紀那麼大的車,會發生故障也是正常的啦~)

不過飛羚當時剛推出時,真的轟動,小弟國小時也有拿到一台模型車,真的覺得這車好帥啊~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