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ard1223 wrote:
就在五月中旬,我們完成了以一部全新燃料電池機車,歷時四天三夜,全程超過1000公里的台灣環島之旅...(恕刪)
所以就是這篇囉 ?
....資料來源;亞太燃料電池公司新聞稿 http://www.tfci.org.tw/info/Detail.asp?id=91
即然都有新聞稿了,就不用那麼神秘啊~
雖然新聞稿的標題下的是
....."創全世界第一輛氫燃料電池機車長途實際的道路駕駛的紀錄"
但事實上,一年半前,就已經有人做過了啊~
http://www.tfci.org.tw/news/newsDetail.asp?id=763
從規格來看,續航力 85KM@30KM/h 或是 62KM@市區模式,
比 e-Moving 和 e-BuBu 多了一倍,對一般上班族來說夠用好幾天了,
但那個 6° 的坡 10KM/H 的爬坡能力,只有前面二台純電動車的一半,
上陸橋或從地下停車場出來,可能有點辛苦...
而 e-Moving 訂價 NT56800,e-BuBu 比較貴 NT79800,若單以
價格來看,USD2000 對消費者來說似乎並不是很理想..
而且這時候問題來了,能源消耗率為 1.13g/km,這應該指的是
85KM@30KM/H沒錯吧,那麼 100G 的氫氣,一般使用者的取
得價格是多少呢 ? 夠抵消純電動機車的電池費用嗎 ?
更不要說那個沒有賣相的外型..

台灣是全世界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在這裡,一個剛滿18歲的年輕生命,就可以用極低廉的價格買到輕易突破時速100公里的機車,在都市裡這個速度飛快的機器隨時可以變成一部移動的兇器,這種毫無速限與管理的方式,究竟是代表一個國家的先進或是落後?目前中國對各型式摩托車皆有明訂速限,內燃機引擎所帶來的空氣汙染暫且放在一旁,兩輪式機車有其不可取代的方便性,但在擁擠的都會區中,時速多少才是符合人身安全與利益,我想是個需要嚴肅討論的議題。
---------------------------------------------------------------------------
雖然這段的第一段話就足夠吵架了...
不過還是從第二段話開始吧討論:
一般機車通常是有變速裝置的 不過電動車似乎通常都是直結一速的
在平地上下可以達到100kph的動力 通常也是為了在上坡的時候可以提供足夠的扭力 或是啟動的時候提供足夠的加速度
話說回來
如果這50kph是指這電動車的均衡速度...那這車的啟動加速度和爬坡性能會不會悲劇了點?
順便
在台灣 似乎發生過整排機車被無聊人士放火的事件 而且不是一次兩次而已
如果被放火的是裝著氫氣的燃料電池機車...那場面會多華麗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