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乘用車就是我們平時買的這些代步工具,這個代步工具對9成的人來說,每天使用的時間就是幾個小時,多數時間是停止的,但商用體系,從一台小型的堆高機,大到可以跨海的大型船舶,這類型的商用體系特點就是基本能不停下來就不停下來,因為這是生產工具,停下來就意味著不生產。電池技術再先進也違背不了物理原則,越大的電池需要的充電時間越長,你能想像一台百米長的跨太平洋輪船,帶了一顆1萬度電的電池,然後要消耗掉一個火力發電廠10小時的時間才能重新上路嗎?對船東來說,這10個小時就是沒有生產力的,很多挖土機、吊車都是一樣的,人不能24小時運作,但機器可以,這個時候氫能源跟化石燃料接近的特性就能在這樣體系發揮作用,雖然氫能源的轉化效率遠遠低於電池,但時間也是成本,而且氫也是屬於可以自由生產的物質之一,一台跨海輪船,自己背了個加氫設備,從技術層面來看是完全可行的,這樣的能源其實比柴油的生產要更方便許多,但畢竟柴油體系也同樣是百年基礎,要克服的困難比電池體系再複雜一些。
ThomasLin wrote:
....這不是技術的問題,這是政策問題,理論上電容量足夠的情況下,讓一個200個車位的停車場,每個位置安裝一個6KW的充電樁,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問題,甚至成本都很低,一個6KW的充電樁成本只要5000台幣,如果覺得貴了,3KW只要3000台幣也能用........
若是能每個停車位都普設充電樁,那是一勞永逸的好辦法...
不過這必須要有很強的經濟誘因才能辦到,因為大部分停車場的運作同步性都很高,大家差不多在同一時段上班、相近時段回家充電。而賣場、餐廳、觀光景點與電影院等也有類似狀況,大家一起去停車看熱門時段的熱門電影,或是在用餐時間去餐廳停車場...
這導致大部分停車場的用電契約容量都要大幅增加,相關電力骨幹線路幾乎都要更換,絕對不是表面上一個充電樁幾千塊能打發的.....
另外停車場結構問題個人認為是最難解決的,其中有兩大困難點
1. 電池能量密度的進步非常慢,目前進展較大的是電池的成本控制與充電速度,能量密度進步相對小很多...電動車的減重之路恐怕會很漫長..
2. 電動車的壽命很長..... 這應該是優點,但這也讓目前這些超重的電動車需要很長時間才會退役,未來即使有較輕盈、較便宜的電池問世,目前這些超重電動車依然會繼續折磨老舊停車場一段很長的時間....
而只要有任何一個老舊停車場因電動車超重而發生意外,將來電動車能停放的場所必將受到更多限制,也帶來更多成本.......
電動車真的是不錯的交通載具,但未來要克服的困難也真的不少..........
比起這些,個人認為利用非糧食材料為原料的生質燃油是不錯的發展方向,其中又以能兼顧淨零碳排同時又擁有現今石化燃料優點的纖維素酒精最具有潛力,能把玉米桿、小麥桿等農業廢棄物提煉成生物燃油,打造不影響糧食供應的生物燃油生產體系,歐美在這方面已經努力很久,最近歐盟的示範場也已完工,希望未來能夠在成本控制上有所突破。
因為不是理組
從商業模式(簡單說大眾普及)的觀點看
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兩端所在意的
經營者->必須賺錢
消費者->必須省錢
任何改變都來自於:強迫和利誘
所以政府並強迫那就必須靠利誘
簡單說,以這十年手機的發展
從簡單型手機的轉換和排斥為何智慧型手機普及
並非歸功於Apple這樣的廠商(雖然我是果粉)
主要Apple當時(現在也是)單價過高,大部分消費者不願意更換
但有Android手機低中高階手機打開這個市場
讓智慧型手機和簡單型手機價差不大->消費者改變的意願出現後
慢慢接受智慧型手機
進而,從智慧型手機選擇高單價品牌
這樣的推動才是正確的
所以電動車需要更多Android品牌廠商推出低價市場
讓消費者更多選擇
自然而然,什麼排隊啊/充電/低溫/等待/佔位/國家禁售油車/轉接頭問題
都可以解決
結論:消費者給他便宜,剩下他自己會解決
oculata wrote: 問題是前面若有五台車等著充電,或等著加油.....
這時你會想開電車還是油車?
...(恕刪)
這問題真的是遇到了!
https://metro.co.uk/2022/12/28/six-hour-queues-show-what-its-really-like-owning-a-tesla-at-christmas-18004669/?ito=article.mweb.share.top.link
jhlien wrote:
你的觀念很正確......(恕刪)
有個觀念更重要 你一定要牢記
地球太小 引力太小 根本留不住氫元素.
地球之所以還能孕育出生命 是因為有大量的水
水就是地球綁住氫元素的主因 不然我們的命運就會像隔壁的火星一樣
那你現在還想從水裡面分離出氫氣!?

這種舉動簡直就是拿刀往自己心臟刺下去!
現在少量的使用都還能負荷.
你能想像要是成為了世界的運輸燃料主流之後的下場嗎?
那怕裂解率有99% 整體輸送使用外洩率僅1% 還原率也99%
0.99X0.99X0.99=0.970299
也就是1公升的水去給你搞氫燃料後只有變回970cc的水
消失的30cc是直接散逸到外太空去了
你認為取代汽油需要每日多少公升水?上億?上兆?
你覺得很棒 你可以來跟我說裂解率是多少? 然後運輸儲存的外洩率又是多少?
你裂解1公升的水, 你只得多少氫氣 送到你車上使用又只剩下多少? 最後你又還原回去多少水?
有600cc就很偷笑了
人類就不要在造孽了!
想留的留不住 不想留的他偏偏往你的肺裡住.
電池不是解方 他是白虎湯
還搞不懂我們已經站在懸崖邊了喔!?
可憐!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有個觀念更重要 你一定要牢記
地球太小 引力太小 根本留不住氫元素.
地球之所以還能孕育出生命 是因為有大量的水
水就是地球綁住氫元素的主因 不然我們的命運就會像隔壁的火星一樣
那你現在還想從水裡面分離出氫氣!?
這種舉動簡直就是拿刀往自己心臟刺下去!
現在少量的使用都還能負荷.
你能想像要是成為了世界的運輸燃料主流之後的下場嗎?
那怕裂解率有99% 整體輸送使用外洩率僅1% 還原率也99%
0.99X0.99X0.99=0.970299
也就是1公升的水去給你搞氫燃料後只有變回970cc的水
消失的30cc是直接散逸到外太空去了
你認為取代汽油需要每日多少公升水?上億?上兆?
你覺得很棒 你可以來跟我說裂解率是多少? 然後運輸儲存的外洩率又是多少?
你裂解1公升的水, 你只得多少氫氣 送到你車上使用又只剩下多少? 最後你又還原回去多少水?
有600cc就很偷笑了
人類就不要在造孽了!
想留的留不住 不想留的他偏偏往你的肺裡住.
電池不是解方 他是白虎湯
還搞不懂我們已經站在懸崖邊了喔!?
可憐!
要不要這麼無知?
氫燃料當做能源 最後生成的還是水 (H2+ 0.5 O2 = H2O + 能量)
還是會留在地球 是會跑到哪裡?

的確大氣裡的氫氣有一部分會跑到外太空 (3 Kg/s)
但是和氫燃料 一點關係都沒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