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枝餃子 wrote:現在還完全不考慮電動的人,主要考量是什麼呢? 其實說穿了就是錢,一般小老百姓,要拿出兩三百萬來買車,不是那麼容易的,還要跟家人溝通,所以幾十萬的汽油車加減開就好,反正這個地球的石油還可以讓人類使用至少五百年以上,除非車商都不生產汽油車了,不然汽油車還是會賣的很好。
添枝餃子 wrote:現在還完全不考慮電動的人,主要考量是什麼呢?理性討論沒要戰不過我覺得如果家裡沒有充電樁,目前還是得好好考慮下 就是因為家裡或停車場沒有或沒辦法裝充電樁才不考慮電動車啊雖說電動車是未來趨勢但是要了解充電車最大的缺點就是充電耗時但一般家用車不太可能一整天都在開車所以停車沒在使用的空檔時間就成了充電的最佳時機因此未來電動車普及, 一定是要以自家充電為主, 外面公有充電為輔應該為主力的自家充電樁普及都還尚早, 是要怎麼普及充電車?如此簡單的道理看電動機車的狀況就知道了, 何況電動汽車?電動汽車雖然空間比機車大可以放大電池, 但耗電也大, 還是會有里程焦慮要解決里程焦慮, 就是自家自備充電樁讓每天早上開車出門都是滿電狀態
1.價格,燃油車逐年漲,電動汽車有為了搶市占調降價格嗎?沒有!2.充電時間,加汽油花不到3分鐘即可完成。充電能做到嗎?充電設施的興建取決於市場需求,電動汽車僅佔全台灣2%,完全沒有龐大利益可挖。數量多,肯定有企業或個人出來投資設施這塊餅,人性就是如此。上面兩點是電動汽車最大障礙,依照主計處公布110年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為5萬5754元,能夠豪氣買得起的依然是特定族群,其餘都是背貸款的無殼蝸牛。電動汽車價格能70-80萬之間含電池買斷,我才願意購買。否則,路上站在人行道喝豆漿欣賞也挺好的。------------------------------------------------------------------------------------------------------------現在各國政府推行環保的背後,我猜測是想跟人民搶石油,企圖將石油全部使用於製造產業,再透過製造生產電氣化工具讓人民去使用。試想,製造與民生同步使用石油對比單純給製造使用,石油耗盡時間與企業利益,當然是後者。官商勾結咩。政府要是以環保為本制定政策的話,反而更應該要求製造產業減少使用會汙染環境的原物料,但是政府有嗎?
gn02111311 wrote:這一兩年想換車的真的是蠻尷尬的時期... 這一兩年想換車的人,其實可以考慮油電車。沒有里程焦慮、不用特地找尋充電樁、還特別省油(小弟的油電車一桶92無鉛可開近1000公里)。如果是插電式油電車則可以更加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