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渦特夠真的有那麼神!?

DED wrote:
應該是問當年的親衛隊(恕刪)


這要看現在能增加多少成員 補充流失的。如果他的葉片。是跟飛機一樣 經過風洞測試。
而不是整台車去拉馬力。也許可以吸收到更多人........

還是學學台灣神油。在台灣或是中國的賽道上貼貼紙......
像飛機...
Pan.tc328 wrote:
戰鬥機好像也這樣設計(恕刪)


說到重點 改變扭力峰值才是重點

能放大低轉速的扭力 遠比增加馬力來的好

一直有人認為這東西會增加馬力扭力

其實不會增加

就好比原廠為何要分成長短進氣端

就是為了補足扭力喪失的問題
馬力實用性不高,在台灣妳拉到全馬力可能都要150km以上,台灣到處照相和檢舉達人,不小心就有追焦照.
扭力跟省油是重點0~100km的加速,30~70km的再加速非常重要.
高速公路或市區哪一個車道安全,哪一邊哪一台車反應慢,補個油門就切過去.
以前跟特務同學尬車,從台北到台中,他沿路超速被開6張,我照速限開在車陣裏面切就贏他了
Pan.tc328 wrote:
馬力實用性不高,在台(恕刪)


一堆人糾結能提升多少馬力扭力

還說有用為何原廠不裝??

原廠造一台車 定義很多種 有些就是代步車等級

造車有成本考量 一台車的馬力扭力也是設計的符合大眾需求

至於改裝就是為了迎合部分車主對自己愛車不足才改裝

改了避震 底盤 怎麼不去說原廠怎麼不裝??

改了進氣 就說這麼棒原廠怎麼不裝??
騎了紅牌重機就回不去了0~100km 5秒內,油門下去貼背
車子5秒內最少300W以上且耗油
換輪框,換煞車組,換進排,看看能不能在不增加耗油能讓車子從8.7秒變成7秒左右
這個的確不會提升馬力,但是低速扭力也真的有提前到達,說真的,以台灣的路況0-120這一段才是真正比較常用的
之前有稍微審視一下這個產品的原理,有幾個產品宣傳的盲點。
產生旋轉渦流,能夠增加流速?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號。
這項產品的主要影響因素應該是進氣阻力,它是可變,表示在進氣流量小時,他的開口亦小。
增加油門轉速後,進氣量增加,風量會推動可變會加大進氣面積。

以理論優點是有的,低速需要減少進氣量來獲得扭力。高速時可以獲得全開大量的進氣量。
感覺上可以兼顧低速扭力跟高速馬力。
所以說樓主說,改高流量濾心,需要降低進氣來獲得扭力,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跟渦流理論有點牴觸,所以我說渦流並不是主因,也不是在增加空氣流速。

另一點就是引擎是燒多少油,做多少事情。起步要加速快,就是多燒油就會快,現在引擎點火入油,都是電腦調控,根據空氣流量計決定空燃比噴油,因此裝上去後,起步輕盈,不能夠確切證明是渦流器帶來的影響,更多的是電腦調控行為。
因為已經先改了進氣系統,電腦對空氣流量都有可能得到錯誤的判斷,結果噴油不正常,燃燒效率差。加裝可變渦流器去限制流量,低速自然就恢復好開。
但我覺得這其實ECU跟節氣閥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對應高流量進氣系統做好調節,所以這渦流器有點像改半套的補救方案。
oxa9615 wrote:
產生旋轉渦流,能夠增加流速?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號。
這個我相信
直線不代表最快
水管拉直跟彎的(當然不能打結),他速度會一樣快
比如你水管裡面放乒乓球,你入口塞一顆她出口就會跑一顆出來,不管你是直的彎的速度都一樣
另外你水管塞一堆小鋼珠你再塞鋼珠是塞不進去的另一邊也出不來.因為分子在管裡面不一定跑直線每一顆速度也不相同,就跟光線在玻璃管前進,他會有繞射和折射的問題.
如果用螺旋狀,每一個氣體都照同一個方向進去,他的速度可能更快,比較不會碰撞.在引擎室氣是有規律的他才能算出最佳效率
Pan.tc328 wrote:
(恕刪)

渦流實際上是比層流損耗更多能量,亦代表流速損耗減慢的。
特別這是在一個封閉的管內流動,但有助於氣體混合。但凡新車大多改以缸內直噴,渦流經過許多彎道、節氣門、進氣閥門,早就打亂消失了。網路上找相關產品,評論幾乎都是壓倒性的無效。
回到樓主的結論,對於高流量進氣,安裝有找回低速扭力。 就是等同該產品增加了低速時進氣阻力,只減少進氣流速。高速時可保留較多的高流量特性,但應會打到一些折扣。
對於這個造價,真覺得C/P值頗低。
oxa9615 wrote:
這項產品的主要影響因素應該是進氣阻力


我比較相信這個 文氏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zTkEN07sU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