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考驗硬實力】五款百萬元SUV車身抗扭曲實測挑戰!

每台車因為重心不同以及停放傾斜角度的差異就會造成天差地別的結果,這樣的比較很有創意,卻會因為粗操的作法讓數字變的比感覺更不科學。
第一次看到有人這樣用游標卡尺。卡尺和間隙角度不同,結果就不同。
這個測試真的0分

這是在測車身抗扭曲能力還是在測門絞鏈間隙值?

國外之前有車媒測四驅SUV,開到抬後輪,也只是試開車門感覺車門開關有沒有困難

大部份在抬後腳狀態開關車門(含尾門)都沒問題,但體感明顯阻力變大的特別提出

這種沒數據只講感覺的,可信度都比量什麼門間隙要強得多

你怎麼知道門縫變大/小,是門框變型造成的,還是門跟車身的相對位置改變了(門絞鏈有間隙啊!)
辛苦了。

但選一台自己喜歡的車遠比什麼都重要。

除非你真的很常停在這樣的斜坡上。

動態去開就知道了。

沒有愛,再好的數據沒有用。
鯊魚冰棒 wrote:
這是神車買的廣告
不用太認真


神KIA嗎?
突然以為
SUV要翻譯成越野車了

比這更重要的評測項目還好多啊
原來CRV不是百萬級距 不是熱門車款
看來大家的迴響蠻熱烈的,來來想在明天的集評全文中再進一步詳細說明這部分測試的內容,我還是先說明一下。
 
首先是測試方式,就如影片中所講的,將車停在斜坡後再分別量測平地狀態與後輪懸空狀態下的指定鈑件部位的間隙,同時開關車門是否順暢,而為了減少誤差,因此正式測試時會先標記量測的位置以及左前輪開上斜坡的位置,減少因為停車角度或量測點不同所產生的誤差,在我們訂做的測量器材尚未完工之前,這已經是盡量減少誤差的方式,回文中也看到不少網友專業的各種建議,我們也會詳盡參考後列入之後的測試標準內,畢竟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各方的意見都會成為測試方式進化的動力。
 
再來是解讀測試數據部分,再看一次測試結果的表格

各位可以看一下表格下半部紅色區塊,其中「左右鈑件差值」指的就是兩側鈑件間隙的差異,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某輛車怎麼左邊的間隙比右邊的大,這就是很明顯兩側鈑件間隙差異過大的狀況,每輛車出廠時都有其公差容許值,通常出廠前會由專業人員檢視後再評估是否符合出廠的標準,廣義上可以解釋為組裝品質是否符合夠水準,而例如過去在試駕Tesla Model 3時,就會發現其間隙差異很明顯的情況,難免就會受到消費者的詬病。
 
另外就是「平地與懸空差值」,這部分指的是車輛在懸空狀態下鈑件間隙的變形量,變形量愈大就可能發生車輪懸空時車門開關不順暢的情形,但本回五輛測試車都很順利開關門,算是符合這次所設下的考驗。
 
這部分只是明天文章中的其中一個章節,還有更多測試項目值得大家一起討論;另外,不要再問怎麼沒有CR-V了,這次主題是四驅SUV,我們不想在海蝕洞刁車啊⋯
如果把這次的結果換成toyota最後一名,我相信馬上一堆人會改口承認這次的實測是有效的!
如果這篇汽車雜誌 登的應該很多人信。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