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暉 wrote:如同樓上說的小馬力..加速度還不會輸給當時2000CC的車...(常常跑給計程車追) 哈哈,這個感覺我懂,因為我開1.5 MT,也常起跑後甩開原本一起停紅燈的車 10-20公尺。我的經驗是除非鄰車是豪華車品牌或是個別性能好的車款,否則起步都不是鳥鳥的1.5 MT的對手。反正市區也就只能開60kmh,省道或許稍微高一點,除非普通計程車超速,不然1.5 MT很難被追上。
垃圾 wrote:有倒車雷達啦!加錢選配就好了 其實我會強調倒車雷達就是因為這玩意兒已經是我讀高中時,各車廠很愛強調的選配可是十幾年後的現在,納智捷把手排賣到甚麼價錢(當年的Corona手排都沒這麼扯)卻還敢拔掉這個就有點過分了,然後再讓眾人回頭嘴說出手排又不買還在想是不是嫌光靠離合器三寶賺不了變速箱的維修費,只好從車價賺回來
小弟目前開EXSIOR 1.6 MT,1994年出廠,目前里程31萬,爸媽開了19萬換我接手,現在平均油耗還有14.5以上。開習慣後,回家開自排也不習慣。念了9年的汽車科系,當年高中老師說的享受開車樂趣,一直記在心裡。倒車顯影、ESP、電動收折後視鏡,這些我都覺得不重要,我的車連ABS、安全氣囊都沒有。平路和高速公路塞車,我也覺得還好,陡坡就比較麻煩...機油父親自行更換,10萬公里換一次變速箱油和煞車油、離合器油,保養還蠻省的。14吋鐵圈,我換一顆馬牌輪胎也才2400。不過車子畢竟是上了年紀,不太能熱血...有次汽缸頭漏油,想想可能是三檔轉速拉到斷油導致,當時一整個就是燒焦味。本來也想物色新的手排車,但本篇介紹的車款,說真的實用性不高,兩門跑車也不方便載單車。WRX看數據沒比目前的車省油,想想還是Exsior繼續開比較經濟些...
linboby wrote:哈哈哈 很多真得都講...(恕刪) 手排本來就是小眾,開手排車的車主也不見得有辦法三、五年就一直換車,所以怎麼可能某種手排車上市就會大賣呢?這是不可能的。但只是如果選都沒有得選,那就真的很糟糕。在車廠成本、市場考量下,手排或是較特殊的車型把車廠不進、不製造,對車廠來說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個人進口的進口車輛檢驗程序較檢單呢?是否可以讓臺灣的小眾市場的民眾仍然可以買得到可以想開的車呢?或者是跟國內車廠用客訂的呢?為什麼不可能?~~~~~~~~~~~~~~再換個角度來看,常常許多車友都在盼望等待進口車商是不會可以進什麼車?什麼車會進?什麼車不進?如果降低了檢驗門檻,是否讓平民老百姓在選擇汽車款式的時候,有較公平、多元的選擇?可以不用那麼過度依賴進口商呢!三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建議放寬個人進口之新車或年份較輕之車輛得以國外原廠之檢查報告替代繁瑣之進口車輛檢驗網址:http://join.gov.tw/idea/detail/24cdb04d-7e5e-4f12-aaa7-31dde762051b利益與影響一、有鑑於現行國內汽車市場因市場規模不大,已造成獨佔情況。市場中僅有大眾車較易銷售。但在多元原則下,部份車型、車款因國內產家無市場規模而不生產、不引進、不販售(如一般手排房車、特殊、冷門型)。二、國內汽車產業之研發、生產能力目前均較過有所提昇,但目前市場已漸漸獨佔情況下,無更新之挑戰,缺少相對比較、刺激之下,對於國內汽車工業之發展及消費都權益不非有利。三、對於特殊愛好之車友又無法在合理價格之下獲得喜好之愛車,仍有違返多元、開放之精神。四、對於降低個人進口汽車之檢驗程序,並不會造成國內汽車檢驗標準,如可依歐盟之檢驗文件代替,相信歐盟之安全、污染防制應大部較國內標準高。五、對於降低個人進口汽車之檢驗程序,可檢視在同樣關稅下、代理商或水貨商引進之車價、服務之優劣。六、會想個人進口汽車的人畢竟是少數,現行大部份雙B等高級轎車之水貨商絕對可以進口到夠便宜之高級轎車。但部份是國內真的買不到適合自己的車才會想國外引進,而國內又囿於市場規模無法生產,但若連個人引進都困難重重,實在無法接受。七、進口汽車繳交關稅天經地義,但如繳交過多檢驗費用與多過檢驗程序,對於想個人進口車輛之民眾無非是種不合理之門檻與障礙。如果各位朋友認同的不仿去連署一下吧!
建議放寬個人進口之新車或年份較輕之車輛得以國外原廠之檢查報告替代繁瑣之進口車輛檢驗xcat1976 wrote:手排本來就是小眾,...(恕刪) 什麼什麼之什麼...什麼什麼之什麼...什麼什麼之什麼...這提案人也太文言文了很像官派的語氣 搞得我都快分不清誰是民間誰是官僚
pikacat wrote:建議放寬個人進口之新車或年份較輕之車輛得以國外原廠之檢查報告替代繁瑣之進口車輛檢驗什麼什麼之什麼...什麼什麼之什麼...什麼什麼之什麼...這提案人也太文言文了很像官派的語氣搞得我都快分不清誰是民間誰是官僚 對不起,這是我提議的,也許說的不太清楚。但是如果覺得還可以接授,就幫忙附議,如果覺得不能接受,那感謝你提出看法!下次我不要寫那麼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