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還在認為氣囊多就是安全?先看看車體剛性吧!

時代在進步

全民對駕駛安全的認知與要求也在進步

也許預算無法改變

但是在同預算中台灣車市的選擇其實還是很多的

車壞了可以修, 命只有一條

所以大家買車不是看保值性就是妥善率

當然這沒有標準答案

只是看把安全性擺在哪個名次而已

原PO的觀念絕對是正確的

車體都壓扁了給你在多顆氣囊都沒用

但是國內對於車體碰撞測試資訊太少

應該只有車測中心才有"台灣上市車款"的碰撞資料

我覺得應該要由政府著手才有辦法


因為 車測中心 是 "委測單位"

車商是為了拿到測試合格證明而去送測

測試完的結果就跟體檢報告一樣只會給本人

政府過程中不介入
整樓講的口沫橫飛,是不是忘了台灣在關稅保護政策下的盤子車價?
現在台灣有七成受薪人口月薪只有三十K上下,一台車即使給你車室剛性超強,六氣囊、循跡防滑、車側盲點、防追撞都給你全上,一台給你賣到八九十萬、一百萬有幾個人買的起?
即便在國民平均所得是台灣兩三倍的國家,主被動全配的車最低只賣五六十萬,一千CC以下小車甚至只要三四十萬就有,入門車款一樣省油好養又安全。
你在許多已開發國家買車,就像在台灣只花二三十萬買台車的概念,但一樣能要求車體剛性及主被動安全配備。
而在台灣,你花二三十萬只能買到中古車,安全性又比新車更低了。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你的文章我不會說你是錯的,

但,買車考慮的因素很多,

每個人的需求,經濟能力等等,

都會影響購車的選擇。






NAME65418 wrote:
很認同這篇文章的論點 但我猜台灣八成的消費者根本不懂這麼多


我看根本是超過九成九都不了解剛性的重要性
全部都跟著車商、媒體強調潰縮、氣囊、鍍鉻把手、空間這些有的沒的

mackey wrote:
我看根本是超過九成...(恕刪)

不是不了解而是多數人買不起那麼貴的車。
有些人說馬自達,就本人在路上實際附過學費的經驗,馬自達的保險桿鋼樑即使被沒氣囊的十年福特老車三四十公里撞到都會凹陷潰縮進去,然後福特老車換個保險桿外殼就沒事了。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題外話,滿意外合格名單沒看到BMW大5 大7或是路華 凱燕等...是有價格上限嗎
還是這幾個真的都沒全G
這牌的車根本不值得討論"安全性"

在路上隨便問一個開這牌的駕駛

你問他"你重視車子的安全性嗎?"

或是問他"你重視自己的生命安全嗎?"

他會回答你"你是在講什麼東西啊!!"

然後反問你"你的車一公升是可以跑幾公里?"

媽呀,01居然在討論"車界潰縮王者的鋼性"

MyStyle0530 wrote:
居然有人把Mini...(恕刪)


看車身跟結構就知道不是mini cooper...是新聞寫錯,所以很多人都會認為是cooper....
實際上這篇

可能要改個用詞

剛性(X)

結構(O)


剛性好不等於安全

結構設計好才會安全


因為有剛性好但撞擊測試GG的例子,而且不少


車體剛性很重要,也佔很大的成本。以前輪三角架為例: 有鋁合金、實心鋼材、空心鋼材到最便宜的沖壓鋼片做法,最貴與最便宜價差10倍以上。便宜的車當然就不可能用鋁合金。所以T牌不是做不出剛性好的車,完全是因為cost dwon掛帥的關係。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