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 wrote:
...(恕刪)
在台灣或者大都數的用車地區,很多性能基本上只是滿足愛車的的心理,不過在危出現時還是有很多用處,比如我有兩次經驗,跑山路時過法夾彎,車速不快,大約30~40左右,可是彎到一半才發現對向來車出現,而且佔用我一半以上的車道,這時車還有沒有能力再多彎一些來避開就很重要...(恕刪)
對我而言, 操控性是用來保命的,
何謂操架的極限 !?
我現在已經超過那個年齡階段了........

上頂一下,讓更多人了解.
順便說說自己的經驗:
兩台車"Cefiro A33 3.0" VS. "Passat VR6 B4 2.8"
去阿里山的上坡路上(類似北宜公路)兩台車的開車方式如下:
Cefiro 轉彎要踩煞車/或提前放開油門.不然很危險.
Passat 上坡要加油,維持車速前進.
您可以看到,
---Cefiro 的車後煞車燈經常在亮,坐在車內人經常在加速減速.且車身"上下左右"搖晃比較利害,小朋友容易頭暈.
--- Passat 似乎沒有過彎這事,僅有上坡該加油維持動力.坐在車內的人覺得有些"左右"甩動比較利害.
其實這樣說還是沒有辦法讓很多人體驗.再舉個例子:
當我們或看別人在坐雲霄飛車時就能體驗所謂的鋼性與底盤的優異性.
在高速且急速轉彎時,我們可以看到坐在車上的人只有害怕自己會甩出去,而不會擔心車子會不穩翻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