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小排氣量渦輪引擎正夯?是未來趨勢嗎?

小排氣量加渦輪能有跟大排氣量自然進氣相同的動力

但卻更省油

而且渦輪引擎的扭力曲線比自然進氣來的好

缺點可能就是渦輪延遲及保養問題

但也改變不了未來車輛的趨勢

未來自然進氣的引擎會越來越少

逐漸轉為油電複合車等等

最後有可能只剩一些高級房車或超跑為了維持傳統而存

可以看看F1每年的變化

會發現市售車的概念有大部分由此而來

Skoda Fabia的1.2T沒有比Golf貴阿
NISSAN那台TIIDA應該是會進

之前某所課長有說年底準備推這台

底盤是雷諾設定的樣子,偏歐系的設定

1.6 turbo 180P 很有競爭力啊

GOIF TSI 1.4 他是雙增壓!!

其實現在小cc數渦輪車很省油了~~

聽說在過幾年1L至少平均要跑25公里才能通過法規.......

至於FORD那顆應該是搭載在Fiesta ST那顆引擎!!

台灣看過幾年會不會引進囉!!

不過要改款囉!!http://tw.autos.yahoo.com/auto_information_article2/url/d/a/121127/9/5781.html?share=fb

Tiida 我看對岸試駕~~底盤很讓人

一點也不符合這顆引擎...........

VW的1.2 TSI引擎也頗具代表性,可惜在台灣搭配的變速箱只有Caddy Van讓人放心而已。
價格高是台灣車商加上artc的傑作....

裁判大人 wrote:
NISSAN那台TIIDA應該是會進

之前某所課長有說年底準備推這台

底盤是雷諾設定的樣子,偏歐系的設定

1.6 turbo 180P 很有競爭力啊

油耗可和SUV車款一拼喔

對岸的
Nissan Tiida 1.6T / CVT / 综合油耗(L/100km)7.8
Ford Kuga 1.6T / 6AT / 综合油耗(L/100km)7.5(2WD)/8.0(4WD)
我還是相當懷疑小排氣量渦輪/機械增壓是不是萬靈丹...
茲將缺點舉如下:
1)渦輪增壓引擎有Turbo Lag的問題,因此日產研發小排量的增壓引擎時使用機械增壓,但因為機械增壓作動時會耗損引擎動力,所以弄了一個離合器可以在不需要時切開,可是這樣又面臨了"離合器會不會用幾年就壞掉"的麻煩。
2)無論是渦輪或是機械增壓都需要配合缸內直噴,這樣成本很高,而且缸內直噴引擎(好像)也是問題不少。
故此我對渦輪/機械增壓的好感不高,唯一好感就是"TAX比較少"


渦輪增壓未必要缸內直噴,以前也很多不是的
另外就是小排氣量,渦輪體小,慣性低,Turbo lag通常反而沒有大渦輪嚴重
(也才會有一大一小的雙渦輪增壓出現)

其實小排量渦輪引擎能省油,不外乎引擎推重比高,運作的摩擦力和慣性都小,低速就可以有較大的扭力
這些都是同等性能下的自然進氣引擎比不來的
自然進氣引擎為了低速要有夠用的扭力,把排氣量拉大,多出來的重量和損耗都是多餘的
各位想想,自己車上的引擎用了幾成力?一般開車超過三千五百轉的機會有多少?就知道了..

那為什麼以前量產車不用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主要是成本和壽命問題。渦輪這東西沒想像中簡單
長期使用下來划不划算,得要觀察觀察才知道。如果油價繼續高下去,鐵定是划算的...

補充:日系車廠的新小車,也開始用渦輪增壓了...但要在台灣上市?還有的等
主要是因為歐盟的排放油耗法規訂得很嚴

所以車廠不得不downsizing排氣量, 只好以小排量+turbo來對付

前陣子歐洲車也超流行柴油, 也是因為環保政策所引導的結果

然而小排量+turbo的成本其實不比大排量NA來得低, 所以車價並不會便宜多少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