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業務關係,所以和車相處的時間最多
個人認為306不錯,對方的toyota被我撞
翻了,竟然駕駛艙還無變形,(還好雙方都沒事)
可以歐洲車的的安全性還不錯,可是他也常常
讓我抓狂,因為曾經夏天冷氣不轉又遇到車窗
開不了,真的快瘋了,只好聽在樹下休息
但我還是對306念念不忘
現在換開k6,省油經濟,但是隔音很差
過一陣子打算換車
曾經我也是熱血男孩,但現在已要轉型
成為新好男人,考慮車種也由性能車種
轉為多功能家庭房車,
所以結論是各人的價值觀來決定一切
有人一定歐洲車才開
有人覺得國產車才是王道
但若我有錢,就隨便買今天喜歡golf就買
過幾各月再換cr-v
買車因人而異,各有利弊
有錢何必在乎維修保養
像我沒錢就買最符合自己現況
認為最有c/p值的車
最主要是我認為值得就好啦!!
因為很多零組件是用環保材料
時間到了就一定要換
不然保證故障而且還會連累到其他零組件
最明顯的例子是"線材"
都是環保材質
所以容易脫落
並且時間一到保證會掛
但是就長遠來看你能說它不對嗎???
它在幫你的子孫們保留一個好環境啊!!!
這些你們所謂用不壞的東西
到最後你們不要了
它就跟塑膠袋沒啥兩樣
我們的骨頭都變成石油了它還是存在欸~~~
我不是在唱高調
只是不想歐洲車背上非戰之罪..........
各人造業各人擔...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as same as L.O.V.E
看前面各位大大提到的歐洲車,大半都是屬於偏高價位、一般市井小民比較買不起、養不起的車款
歐洲車要高級名貴的才會有好車?歐洲車小毛病就很多?
小弟家裏陸續也用過日系跟歐系車,也都不只一台,但今天只提其中一台:雷諾九號1.4L手排
(註:小弟家庭只是小康,因此買的車全都是一般家庭可負擔的車平價車款)
如果只提日常累積下來的印象
早期開過的日系車款,留給我的印象,只有板金差易生鏽、底盤偏低會敲地、超不耐撞(安全性低), 優點是加速較快(因為車輕)
後期歐洲車,沒啥不良的印象,缺點當然還是有(後面會提),不過跟日系車比,少太多了
切入正題,小弟的雷諾九號
當初會買這台車,本是家裡要給小弟當大學唸書時期的代步工具,因考量的長期會停在外面、也避免招搖(畢竟當時學生開車的不多),因此買了台最便宜、也最陽春版的雷諾九號
有多陽春?這樣說吧?手排、沒安全氣囊、沒ABS、沒動力方向盤、沒AB柱,甚至:連引擎轉速表都沒有!
記得當時購入的價錢,好像只有二十萬出頭,這樣的車,應該不會比國產車好到哪去吧?當初家裡甚至想說給我唸書時開開,然後就要報廢掉換硨,結果沒料到,這台最陽春的車,卻是我們開得最操、最久的一台。
它被閒置時,曾是幾星期只開過一兩回短程的狀況;操的時候,曾到天天當代步工具外,因工作的關係,整天北在臺灣各醫院間跑來跑去,更有一長時期,是每個週末假期台北高雄往返,而且是整車座位跟行李箱滿載(應該說超載才對... @@")的狀況。
這台車用了多久?超過十年,里程也超過二十萬公里。最近才被報廢換新車,理由是車齡過老、擔心機件的安全性,同時不想再花比車殘值更高的代價去修理它。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忍痛跟它說再見,但心裡其實是相當惋惜。
惋惜的理由?也許是因為跟這台車相處的時間最久吧,知道他的缺點,但也清楚他的優點。
先說缺點好了,印象中的缺點,車身小了點,能裝載的不多;隔音不佳,高速下車內談話有點吃力;高速時方向盤要抓比較緊,否則比較會晃(因為車身輕);超過二十萬公里後,小零件陸續故障(不過大半都是屬於損耗性零件,如:彈子盤、和尚頭...)較大的故障是過九年後冷氣開始漏冷媒變不冷,較不合理的故障是電動窗會卡死只得整組換(馬達沒壞喔!)。
整體來說,大半的故障幾乎都是在它的晚年才發生,我並不太在意, 因為認為以車齡跟我操它的程度來說,都算是正常的。
好像還沒講到我有多操它。
正常操作,就是正常的路跑不提,較操的印象如下:台北高雄當天來回;將近整年每週假期台北高雄往返;台北花蓮五小時不到抵達;中橫趕路最高時速超過100公里、且髮夾彎過彎時速接近60Km/Hr(記得當時女友得一手抓扶把、一手撐住前面才不會被甩來甩去)。高速公路被鱉車、超速蛇行狂追Cefeioro到它無處可躲(忘了怎拼了,日產的就對了),最後有看時速表時已經快超過160Km/hr(註:本車時速表極速只有180),事後才知道對方是3.0的...。坐過我車又遇到我飆車過的,都說我把它當作EVO那類的跑車在飆。
上述的操法跟飆法,對許多高級車或是轎跑車來說,或許根本不算啥,但是請注意,它只是一台超級陽春版的普通車,而且只是1.4L。對我而言,我對它相當的滿意,往林口的高速公路常輕易地陸續把眾車拋在後(超過我的肯定是超速的),是台耐操、耐飆又耐用的好車。
對它沒做過任何的改裝,輪胎、避震、引擎....樣樣都是標準規格。唯一的改裝是離合器加了油壓輔助裝置,讓離合器踩起來不必太費力。我們家對它也沒做任何特別的保養,就只做大家都會做的里程數定期保養,保養內容也是最基本的保養跟必要的耗材更新。我們並沒有找原廠保養,而是找認識師父技術好的車廠做,除非遇到重大零件更換,否則每回保養下來,大概都只在兩千上下。
簡單說:這台陽春車,我們只用了最簡單基本的保養,但是卻給我們跑車跟貨車的享受。
說點它的好處吧,其實上面已經提到了,就是陽春車的代價,貨、跑車的享受。它被長期滿載長途行駛的使用過,也被我狂飆狂操過,但也都好好地活過來了,也許是我們運氣好吧,引擎狀況好到無話可說,去年去定期保養時,連車廠師傅都搖頭說同款車全台已找不到維持到這樣好的了;一回保養回來,我發動引擎時,甚至還誇張地聽到如渦輪引擎般的迴旋尾音。耗油程度也都讓人滿意,即使到報廢前,都還能維持平均一公升跑14公里以上的油耗。整體操作也相當的順手,板金又超耐用,掉漆也不會生鏽,所以車老時被撞到也根本沒放在心上、甚至懶得去修理。車身輕但是安全結構也不差,被追撞過幾回,結果都是對方的車壞得比我還嚴重。
結論:
一台普通至極的歐洲車、用普通至極的費用保養,遇過閒置跟狂操,依然頭好壯壯地活了下來。
我也坐過開過豪華舒適的日本車,舒適感沒話說,畢竟錢堆出來的,但是講到操控,我就又懷念起我的小雷諾...
這邊我單純的提一台車給我的感覺,還有大家介意的故障率還有養車的代價。
小弟不太會表達,對看到此的各位大大致上最大的敬意!
以上就是小弟個人的經驗
因為我不是很懂車 所以簡單說一下吧
我覺得'錢'和'閒'是最大的門檻 你有了這兩個再來問你自己的Feeling
沒錢也沒閒的人當然也知道歐洲車操控性好
可是務實一點就是不能買
就好像僅能三餐溫飽的人 他當然也知道鵝干 魚子醬應該是很美味的東西
可是就是不能花錢去吃
如果收入不豐的人好不容易存到一筆買車的錢
當然只能買妥善率高的車 氣囊數 操控感當然都是無奈的被犧牲
自己的feeling?包起來燒掉吧 忘記有這種東西...
不管哪一國車 大家都有維修費低的例子 可是收入不豐的只能看比例
歐洲車維修費低的例子佔的比率比較少
同樣的 有錢沒閒也一樣 如果你急著去洽公或談生意 這時車子給你拋毛
你損失的可能不只一台車的錢
所比摟....
不然我怎麼只開沒abs 沒氣囊的nissan 2手霹靂馬 高速時還擔心煞不住
4人滿載爬坡時速度比摩托車慢...(我多愛citroen c4阿)
還好仔細準時保養 沒異音 沒顧路過
.......................................................
如果你有錢有閒 ;歐洲車真是棒
如果你沒錢沒閒 ;有車就很棒
例行保養不算,換過的耗材只有煞車皮(只有一次,而且還是後輪的而已),電瓶跟輪胎。
但在家父因車禍去世後,因安全理由改投米漿的懷抱;從E53開始,
之後陸續入手E39及E46 M3。可能是運氣好吧,也沒碰過什麼大問題;
但以例行保養來說歐系車真的是貴到爆。不過家裡的E53很神奇,開了六年了,
電瓶還是出廠時的那一顆,有好幾次也是太久沒開放到沒電,但充飽後又是一尾活龍。
日本車雖然養起來省,但是開起來沒有米漿的安全感。每次有朋友坐我的車時,
下車第一個反應就是:這車門怎麼那麼重~

一般瘦弱的女性要開門還真的得用力才行;可見門裡的防撞鋼樑用料頗為實在。
撇開什麼組裝,用料,質感不談;歐洲車開起來感覺就是非常的 Solid,讓你油門採的有信心。
日本車嘛,如果交通範圍只限於市區,那開日本車的確比較經濟,開歐洲車划不來。
至於連安全氣囊都要選配的國產車....不要考慮拉,搞不好搭公車都還比較安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