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巴士底盤 SCANIA K310 IB4X2NB 開箱文

想不到 還有人回覆
小弟真是 井底之蛙
^_^ 會有組裝的發文嗎
看看 大車的造車工藝
不過國外也不全然是整體式結構的車身
也有像台灣這樣 出口底盤到當地 再由當地車體廠來組裝
或者是委託一些大廠來組裝
像是IRIZAR、Salvador Caetano、Volgren等
另外像NEOPLAN本身也有車身組裝業務
BENZ好像也吃下SETRA 除了打造自家客車外 也有組裝其他廠牌的客車
這些也不完全是整體式車身 只是台灣可能在用料上會遜色於這些大廠
一來是客戶要求 二來法規對於車重的限制
joeaska1234 wrote:
臺灣目前是有整體式車身大客車 ,
就是國光客運 美國原裝整車進口的 MCI 96A3 ,
但是數量越來越少了, 雖然沒有那些舒適性配備 ,
但是安全性在台灣目前的巴士中是最好的

每天在路上看到都忘了,

台灣的確有整體式車身的大客車~~

Dynax wrote:
大陸的KingLong,Higer,YuTong都比台灣客車好

好不好暫且先不說,只是它們的車種的樣式實在有夠多,

好像在台灣買機車一樣,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需求......

坦白講還蠻喜歡轎式設計的中控台........

sap32aaa wrote:
這些也不完全是整體式車身
只是台灣可能在用料上會遜色於這些大廠
一來是客戶要求
二來法規對於車重的限制

車重的問題真的很頭大,

台製車體就比國光灰狗還要重,

光是滿載45人紅綠燈煞車就煞不住........真的要開慢一點...........

mspeed wrote:
每天在路上看到都忘了...(恕刪)


對岸每年都有BAAV的老外評價客車
http://www.chinabuses.com/news/2009/0405/article_4011.html
我們的老外認識嗎?
我看不到比三龍一通好

無論設計,造工,價格
在同一價格,同一級距都沒有亮點
只守本土市場,不求進步
未來再開放市場時候便會被人超越

說真的,我看不到本土客車的未來
Dynax wrote:
無論設計,造工,價格
在同一價格,同一級距都沒有亮點
只守本土市場,不求進步
未來再開放市場時候便會被人超越
說真的,我看不到本土客車的未來

不是只有你在,

打從接觸大客車到現在買車就已經很久了,

希望台灣的車體廠好好加油,

好還要更好...........

若可以實施像歐洲法規<快速過S型的錐樁測試>的規定,
相信除了可以提升台灣車體廠的技術層次,
也可以增加台灣的競爭力............

娘娘腔黑社會金牌殺手 wrote:
請問一下~

這樣可以發動引擎直接開嗎?

還是還不能開...還要有相關調整才能開?...(恕刪)
.

這樣就可以開了喔~
不然從碼頭,或在廠內,要移動底盤還真麻煩阿~
--------------------------------------------
我比較好奇,這台儀表板好像沒有看到行車紀錄器?
現在遊覽車派車都要這些資料,已備抽查,
過雪遂等路線遊覽車也要強制檢查~

希望下次有VOLVO底盤照,
VOLVO氣墊有高中低三段,
SCANIA是中高兩段~

我不得不說,那些出事的遊覽車,車況跟駕駛習慣都是很糟糕的,
光是下坡踩煞車,不好的車跟駕駛就可能帶你上天堂~
像SCANIA歐系車有油壓減速器的配備(以前是電磁煞車),
讓煞車過熱失靈機會變的很低~

還有那個預約入檔真的很酷耶~
- Architecture -
小弟有一個疑惑很久了,為什麼大客車不整車進口呢?
進口底盤,然後在台灣自己打造車體,這樣感覺不太整體說...
是因為成本的考量嗎?還是原廠本來就只有賣底盤引擎而已呢?

另外有一個小建議啦,國外的巴士遊覽車或者是公車,造型真的都比台灣的好多了耶。
公車玻璃很大,很明亮。台灣的好像就少了點美感,建議車體廠在外型方面應該請專家設計設計..
irsjx2vxo3ne3k84dr1dz4,r4pe8bez3/4ne3bq4bew2j92gea jx4hq me-2d8 e3hy4hi2ty k84!
不知道那種換檔方式有什麼優點呢
阿克鐵克特 wrote:
我比較好奇,這台儀表板好像沒有看到行車紀錄器?
現在遊覽車派車都要這些資料,已備抽查

你說的是傳統的機械式行車紀錄器,要裝大餅......

歐盟2004年以後的商用新車都改成數位式行車紀錄器,

俗稱黑盒子,主機有印表機可以印出來........

阿克鐵克特 wrote:
像SCANIA歐系車有油壓減速器的配備(以前是電磁煞車),
讓煞車過熱失靈機會變的很低~

油壓減速器連續使用狀態下要很注意水箱的溫度(靠水箱散熱)........

下雨天則不適合使用到第四段(最強)的力道,後輪容易打滑......

serio wrote:
不知道那種換檔方式有什麼優點呢

開山路就很方便,因為可以提前排檔,

轉彎時不需要手忙腳亂的排檔,

轉方向盤的時候就可以用雙手轉的很順(這時左腳踩一下就完成排檔動作),

乘客乘坐的行路感也比較順暢............

大環境讓業者根本沒辦法這麼做
因素實在太多了...
市區公車及公路客運業來講 光是受到私有載具的衝擊下 能保持在一定營收就該偷笑了
更甭提中南部很多業者幾乎是靠吃老本才勉強活下來...
要買一般的新車就很難了 要買原裝進口新車...難如登天
而遊覽車的話 台灣人很奇怪:遊覽車就是要假雙層的才叫遊覽車
塗裝就是要花花綠綠的才叫遊覽車...etc
不然的話:啊 我不是要叫遊覽車嗎? 幹嘛派台公車(客運車)給我?


除非是特殊狀況像是公家機關招標時才有可能 但現在已經是少之又少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