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理論來說.既然是幫助燃燒.那應該舊車.新車都有用才對阿?而且新車效果會更好(因為所有零件都是新的.問題少 ).不會特別優待舊車.那問題究竟出在那裡 ?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舊車的點火系統變差了,所以讓電解器產生的一點點氫氣有那麼些微的效果.因為那麼小的電解器產出的一點點氫氣而且又沒有加大補藥,這樣加進燃燒室會有效果嗎 ?很值得商確.
所以我覺得要花錢制作電解器之前.不如先去改善點火系統 ( 檢查點火正時.檢查火星塞點火火花強弱.更換火星塞.高壓點火導線.....).如果一切作為後都沒有改善的現象.再來考慮花錢制作有效的電解器.
最近問了一下304不銹鋼板的價錢. 15*10*1.0 不含加工.成型一片都要 100 元.如果含鑽孔加工也要 150 元以上.如果電解片是10 片以上.這種成本加一加.真的已不是實驗等級可以負擔.
裝好後測試.原先 13 安培的電解器.結果電流變成 22.8 安培.看來線路縮短.線徑加大後.線路耗損降低.電解器能得到的的電壓與電流提高了.
由上面的記載可以知道 老車 的發電機到電瓶這一段線路.雖然線徑很粗.但因為車子是擺在戶外風吹雨淋的東西.再加上啟動車子時啟動馬達需要 100 安培以上的大電流.造成這條電線 發電機端與電瓶端 的接頭上可見因電極作用.在端頭的電線端氧化後充滿了白色的結晶物.這樣會讓線路的阻抗增加.線路耗損加大.因電瓶端輸出到整部車所需要的電力.發電機到電瓶端線路的耗損加大.車上使用的電力就會呈現不足現像.供電電壓與電流都會下降.
一般消除的方法除了 1.更換新線路外 2.清除結晶物.接觸端用鋼刷清除氧化表層.再並接一條新線. 3.電瓶接地端也需要做 2 的動作.確保線路損耗降低.供電正常.
兄台還真有心.還再努力的玩.很好.這樣才會進步.
化油器車要更改空燃比需要更換大號的空氣嘴來加大空燃比.
電腦噴射車因為有噴油電腦在控制空燃比.不管您怎麼改.噴油電腦還是會依據內部設定好的數據庫資料.參考各個感應器(含氧感知器.水溫計.空氣流量感知器.節氣門角度感知器.......)去計算後修正資料.做出適當的噴油量.再控制噴油嘴去噴出適當的汽油.除非您去修改電腦資料或更改感應器送出的信號電壓.否則外加的設備對噴油電腦是作用不大.
另您可以仔細去看您的引擎轉速表.怠速時請您打開電解反應器開關的瞬間.8a 時轉速表會往下稍微動一下.行車一段時間後12a時.怠速時請您關掉電解反應器開關的瞬間.您可發現轉速表居然往上增加了 100~200 轉.這次較明顯.這些轉動的變化都是汽車發電機磁場變化時引起的引擎動力變化.轉速跟著改變.
打開電解反應器開關.發電機為了再多提供 8 a 的電流.磁場加大.抗力增加.引擎需要更大的動力去轉動發電機.所以轉速往下降.(注意此時您的發電機最外層轉動的滾珠軸承 bearing .因作用力加大.磨擦力也會加大.意謂著會加速老化.老化時間長短依據該項產品制造品質)
關掉電解反應器開關.發電機為了不再多提供 12 a 的電流.磁場減弱.抗力減少.引擎不需要更大的動力去轉動發電機.所以轉速往上升.
因為我們目前的電解反應器產生的 hho 布朗氣量還沒辦法讓引擎的轉速上升到彌補因發電機動作造成引擎動力損失轉速下降.達到平衡或超越動力的損失.所以想要達到省油性或不用汽油.可能要再多努力了.
但引擎動力的增加會隨著電解反應器產氣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相對的耗電量也增加.
以下的一些基本知識有興趣的人就看一看.多補充一些知識才不會多花錢作白工.
一.法拉弟電解定律
每析出1g當量的任何物質,均需96500庫侖的電量,即26.8Ah
因此,在陰極析出1mol的氫需要2*26.8=53.6Ah
二、水的理論分解電壓(不考慮任何損耗)
0.1mpa,25度條件下:從1mol水析出1mol氫及0.5mol氧的自由能變化是56.7kcal,理論分解電壓:(56.7*1000)/(53.6*860)=1.23V (低熱值)
考慮焓值的變化,100%熱效率的情況下,水的熱中性分解電壓為1.48V(等溫情況下)
三、水電解的電量與物料平衡
制取1立方氫與0.5立方氧的理論電量為:
(1*1000/22.4)*53.6=2390(Ah)
其理論電能消耗為電流和電壓的乘積為:(2390/1000)*1.23=2.95KWH
相對於熱中性電壓:(2390/1000)*1.47V=3.53KWH
電化學效率為:2.95/3.53=83%,其餘17%轉變為熱量散失(即氫氧氣溫度的升高)。
制取1立方氫氣和氧氣需水804g(不考慮氣體中夾帶水份),實際耗水量為840g~880g
MAP 節氣門開度
真讓人佩服.連電腦都開始騙了.再研究下去.地球就有救了.但要記得喔.再加個水溫感知器.目前已確知冷卻水溫會改變.這點也會左右原噴油電腦的數據資料.
目前我的測試車上面的電解反應器電流是 20.5~27.2 A .直接從發電機拉電線過來.電壓從 14.4v(電解器未 power on)到 14.1v(電解器 power on ).產氣量將管子從電解器拆開就可看到白色煙霧噴出.水溫表一般都在 1/4.冷天到底.怠速轉速表約 800~900 轉( 電解器 power on /off ).怠速穩定.車子比以前有力.我沒改變化油器的空氣嘴去調整空燃比.可是我調整過co 調整螺絲調較稀.省油性這點從缺.因為我對省油性還是很懷疑.而且不常在試車.
有興趣的人就繼續做.越走下去就越專業.絕不是簡單的電池電瓶 12 v 朝 電解器( 裏面裝幾片不銹鋼片 ) 加上去就可以達到省油有力的地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應該是錯的 不過理論值是對的 原因是調整不是更換 是混合比非燃燒空燃比
差異是
化油器 是先混合
噴射器 是 缸內靠渦流混合
水溫表的差異 最大的極限不說
一般只有冷車的省油時段 因為冷車內腹機件密合度較差 所以須較濃的混合比 所以用ECU噴射的觀念
等於必須多噴油量 但一但溫度達到70度以上 ECU會依空氣流速或壓力差來執行噴油量的比對
也就是說 欺騙MAP 會讓車輛達到省油結果 但也會讓車輛於某些環境產生油量不足的現象
舉例 爬坡
所以欺騙MAP 於高速續航是可以達到明顯效果的 (就算無hho也是有效果 哈哈)
看到這 還仍是停在 省不省的迴圈中 哈哈 應該是要導向 高污染與低污染的方向才對
真高興看到最後繼續在這裡堅持的還是這些行動派的大大,而且總算沒有被鍵盤達人擊潰



從事製造業主管很久了, 欣賞的還是行動派的腳色.
全部的討論大該都跟車有關, 但畢竟講的一口好車跟做的一部好車畢竟不同,
中間有一位大大提出排溫問題, 他應該是說排溫決定了部分供油.., 這位大大應該是對實驗結果所提出最接近的答案.
這個 diy 實驗對每部車是不是都有固定百分比的作用? 我想應該也不至於, 大家思考一下新車vs老車車廠在科技上所作的努力與應用就可以想出答案.
至於氫/氧燃燒長期來看對燃燒室內部零件會不會有傷害, 這可以從排水酸鹼值去判定, 答案應該滿明顯, 裡面不是也有大大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不過這裡愛玩的老車大大應該都不會太介意才對.
成本(貴金屬電極)vs.效益(performance)vs.車價vs.消費者接受度才是車廠決定的策略考慮.
很開心還是可以看到台灣的活力, 台灣的口水實在太多了, 說的人太多作的人太少.
理論少一點,執行多一點,台灣會更進步.



第一張 化油器主油路圖

第二張 化油器主油路空氣嘴圖

第一張 化油器主油路空氣嘴實體圖 銅製solex zc140

我也很希望空氣嘴能用調整的.但很可惜它必須要用更換的.
化油器很簡單不過就 1. 節氣門怠速調整螺絲 2. 低速怠速調整螺絲(co 調整 ) 3.更換空氣嘴 4. 更換油嘴 其他就沒什麼好動的.噴射就比較多可以玩.
雖然說我也知道以目前的輸入電解器產氫氧氣量的功率低 P = 14v*27a = 378w.以這種低功率產出來的氣體量實在不足以讓引擎的轉速因加入氣體而引擎轉速可以因此上升達到實用功能.但我還是會期望在有朝一日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化油器車的轉速有時很難觀察.以實驗車而言.正常怠數在 800 轉.但有時停車時指針又跳到超過 1000 轉刻度又一些約 1100 轉.然後又轉回 900 轉.800轉.所以我只知道大部份是 800~900轉.行車時表現就會比沒開電解器好很多.上坡路段油門踏板不用踩深.但急加速還是不可能如 turbo 般暴衝的感覺.只會覺得穩穩的加速.有加速的感覺而已.這樣有沒有作用 ? 有作用.但仍有很多的加強空間.
假設正常怠數引擎轉速是 900 轉.開啟電解器電源後 引擎轉速 降為 800 轉.但約 10 秒後產出的氣體讓引擎轉速可以上升到 1000 轉.這樣就代表加入氫氧氣後引擎燃燒效率提昇有一些作用.如果一直維持在 800 轉.坦白說裝這種浪費能量.降低引擎轉速的電解反應器就沒有作用.不知道裝來幹什麼.
省油性應該是個目標.現在不行.並不代表以後就不行.人類因為有夢想而偉大.如果要談污染性.汽車裝個觸媒轉化器就好.不用花什麼腦筋.還裝了 一堆花錢不討好的設備.去弄防空污.
目前是省油性.汽油加氫氧氣的燃燒省油性研究.目標是如何將汽油比重降低.甚至取代才是正途.否則將此電解技術逆反應去作燃料電池也可以.以目前的電解反應器設計.您如果將電解器的電源在電解一段時間後將電源移除.然後用電表去量測就可量到一個電壓值.如果您將 led 正確連接正負極.就可點亮 led.就轉變成燃料電池.
ss 的電極片串.並聯.中性板 3 種交叉組裝測試.感覺效率大概就是這樣.或許石墨電解也是一個方向.目前初級測試覺得還不錯.但還有些問題克服後才能裝車測試.技術這條路真的是要靠興趣來維持.否則時間一直在過.離目標的日子有多近.根本就不知道.只知道還有一段路要走.如果沒有興趣來維持耐心.還真的很難維持下去.
1. peogeot 308 1.6HDI -----31.8 KM/L 澳洲海岸測出 2.TOYOTA VIOS 1.5 ----- 21 KM/L 高速公路油耗數據.toyota 公司網站
光以這兩台車的油耗表現.大概現有號稱具有省油功能的所有外加設備都無法達到這個數字.那如果無法達到.怎麼號稱省油性 20~30%. 加500元約 25 公升 92 無鉛汽油 .如果 20km/l 可跑 25*20= 500 km. 如果 15km/l 可跑 25*15= 375 km.如果 10km/l 可跑 25*10= 250 km.以這種現實的數據就可知道什麼叫做省油性.
電解制氫以目前的技術看來.是達不到這種數據的省油性.如果沒有其他的技術加入.大概很難稱上省油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