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分享]省油大作戰! [自製氫氧氣] 老車回春術

atw137 wrote:
To chinme9...(恕刪)


咱們的單面鍍鎳不鏽鋼有著落了嗎? 或者單面燒結鎳不鏽鋼電極有著落嗎?
-------------------------------------------------------------------------------

沒去問~只有sus#304單面鍍鈦....

單面鍍鎳不鏽鋼沒鍍的那面還是會氧化~這可能不是很恰當吧!

我的看法,不如用不鏽鋼雙面鍍鈦,會比較耐用.

(我下星期可能會去買一塊sus#316,約60x60cm 送雷射切割重做電極板)



chinme999 wrote:
單面鍍鎳不鏽鋼沒鍍的那面還是會氧化~這可能不是很恰當吧!...(恕刪)

鎳是一種催化劑, 功用跟鉑相同, 鍍鎳不是用來防鏽, 而是要降低產生氫氣的正極的over-voltage,
316不鏽鋼已經很難氧化或者腐蝕了, 不會因為單面鍍鎳而變得容易氧化, 應該是這樣子?
另外因為有催化劑所以表面積當然是很重要的因素, 從您的提供的實驗資料也知道面積大比較好.

想跟您一起買316不鏽鋼, 裁好的, 5cm * 10 cm (厚度1mm以下), 順便在四個角落鑽四個孔, 鎖M3螺絲, 我在私下傳圖給您好了, 有點複雜.

附加壓縮檔: 200810/mobile01-05f7b8a566773839379e4f1870e018ef.zip
yum1692 wrote:
剛剛去把6/7改裝的...(恕刪)


小弟亦開的是 92 K6 ( 美規 3D D15B VTEC 5MT)
油漲價前 山路+市區+高速 12km/L

油漲價後
全車未改,僅拆除副駕、後座(輕量化)
自癈右腳,轉速壓在 2000rpm 以下(freeway 100km 2300rpm,11km 2500rpm)
因上班通勤幾乎都開高速,少跑山路 & 市區 16km/L

樓主的 system 小弟亦很有興趣,研究一下,擇日備料施工.
希望能能穩破 17km/L 就好...
markscw9334 wrote:
國內也有專門生產這種...(恕刪)


印象中是國外技術引進的吶 ~

我家用的是愛貝克的太陽能熱水器(真空管集熱式)

回到正題,愛貝克確實有生產電解水生氫氧焰機,可供工業用 800 度以上。

家用(廚用)模組好像是調整氫氧比例讓焰溫維持 200 度以下

重點

1.開關按下,即時電解即時使用,不儲氣。
2.目前僅知接三相 220v ,耗電多少不清楚....
3.家用模組單價破 100K(去年十月)
4.賣點是環保安全(距噴焰口 15cm 遠即因氫氧比不對而點不著)
5.實際電費花費比叫瓦斯貴.......

小弟去談太陽能熱水時,店家直接 Demo 給我看的.
真的是加純水就 Ok 囉 ~
atw137 wrote:
鎳是一種催化劑, 功...(恕刪)


ok~留 "私人訊息"給我
HELLO

各位先進

剛剛看到關於HHO的新做法
美國稱這種為DryCell
用這種方式製作
會解決換水方便.製氫產量高.體積小的一些問題
不過
我搞不清楚他的正負極要怎樣連接
若有先進知道
不吝指教

以下為youtub的連接
從製作到測試有很完整的訊息
希望對各位大大有幫助

製作1
製作2
製作3
製作4
製作5

測試1
測試2
測試3
測試4
測試5
測試6


甚至有一個傢伙用的就是更簡單的材質
好像是很薄的鐵片
感覺像是打開奶粉灌最上面的那一層薄薄的鐵片
很薄的材質

希望對大家有新的想法跟做法

dry cell 看了一遍後跟大家報告一下.dry cell 與原先的 wet cell比較.只不過 dry cell 將電解液灌進裏面去.做導通的動作.wet cell 是將電解片泡在電解液做導通的動作.兩者的外觀區別就是這樣.
以電性效率區別.dry cell 因為是將電解液灌進 dry cell 中.所以沒有電解液電流旁路問題. "可能" 效率會好一些.但工藝繁複.防水材質的密閉性及耐熱性及可靠度都需要再評估.
dry cell 的外加電路在最外側兩邊.中間都是 neutral plates .所以它的外加電壓比較高.
1.test 1.2 是(+ - )兩個電極.17 個neutral plates . 13v 2.4a
2.test 3 是 (+-+) 3個電極 2 區各8個 neutral plates. 28v 6a
3.test 4 是 (+-+- )中間 3 區各 5 個 neutral plates 15v 16a

另Banyan cell 是用 0.002"ss 去做電極片.中間用膠帶做隔離絕緣.只是很懷疑這樣能耐多久 ?
有興趣的人可以玩一玩.只不過比較麻煩罷了.
lion01 wrote:
dry cell 看...(恕刪)


花了兩天才爬完文,而且還沒看過各位提供的 blog .

lion01 大的測試多槽裝置是用癈棄汽車電瓶嗎 ?

突然想到,何不將癈棄的汽車電瓶清洗過後,加入純水及蘇打粉 ?

是否能就此解決電解瓶的 design issue ?

且原本電瓶的注液孔又可直接作為集氣管路.....
電瓶的正極板是二氧化鉛.負極板是鉛.並不是電解制氫的材料.不過您如果有空.就試試看吧!但要注意安全.
oldhan wrote:
Myler 的專利文件提到, 使用一種由低到高的電壓派波來電解氫氧, 有沒有懂物理的知道為什麼要如此? ...(恕刪)

因為水是有極性的分子, 一端帶正電另一端帶負電, 在有電場作用下, 正電被負極吸引, 負電被正極吸引, 在這個原則下, 正電與負電會被拉開(但是還不致於讓鍵結斷裂), 它輸入的是正弦(sin,或方波)脈衝電場, 所以當電位差回到零的時後又因為鍵結使得正負電回到原本的距離, 理論上會振盪, 跟彈簧一樣, 只要在下一次正負電距離最遠的時候, 這時候又來一個電場將它們拉開, 它就符合共振的狀態, 這裡面電位差逐步增加是要讓它或得更高的能量, 以至於在多次振蕩以後, 正電與負電越拉越開, 最後鍵結斷開, H離子跟O離子分開, 適當地補充電子使他們成為氫氣與氧氣(H2 and O2).
  • 1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