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theofdefensive wrote:想不到耶!一直以為電...(恕刪) 電車絕不是未來我比較看好氫能源之後的發展充電一直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油車能在短時間內充滿,不需透過任何APP聯繫不用研究充電效率,更沒有電池耗損更換的問題也沒有因電量低下造成的里程焦慮這是電能源無法克服的問題更何況,更換電池組的環保與高價問題,讓電車的平均壽命比油車少很多能源、燃料這種東西,應該有共通性、可存儲性但不同廠牌電車的充電接口目前沒有統一規格,充電樁的充電效率沒有統一我朋友租用一台電車,由於非車主,充電產生的問題很多不僅是不同充電樁要下載不同APP而已簡單來說,同樣一台車沒油(沒電)停靠路邊(非國道)油車只需弄來一桶油加進去電車要怎麼辦........^+++^現階段油電混合車是比較好的方式當然啦,你喜歡電車那就開吧~其實每個人都有喜好的目的與自由選擇的權利
我之前對電動車無感,但上月去深圳一趟,這是covid後首次去,我才發現一個城市超過一半的車子是電動車,所有打車都是電動車,這個城市變得好安靜,空氣也明顯好很多我平常台北市基隆路通勤,上下班空氣之差,路上之吵都習以為常,但如果電動車真能改善城市空污,噪音,真的是未來世界該有的樣貌我之前對深圳從無好感,但不得不說,不論是四輪還是二輪的電動車,真的提升了這個城市
andy0606 wrote:氫能車?你先查一下高...(恕刪) 搭載能源、燃料的車體都沒有能避免這個問題的汽油、鋰電、未來的氫都一樣你只提出氫能源的儲存安全性但鋰電跟汽油一樣有這類的問題如果鋰電跟汽油車都能解決這個問題那為何氫不行?^+++^
主要就是對岸的電車發展速度遠遠超出歐盟的預期而已。歐洲要是全面開放大陸電動車進口,今天我們看到的就不會是電動車退流行的疑慮,而是電動車可能提前取代油車之類的新聞了。不過歐盟不會讓這件事發生,因為歐盟得不到多少好處。原本歐盟想靠電動車再主導一次全球車市,定下的禁售燃油車目標是 2030~2035 年,整個歐盟的基礎建設、電動車款研發都是以這個期程在設定的。沒想到大陸車廠快速竄起,大有在 2030 年前就徹底淘汰油車的趨勢,歐盟、歐洲車廠的佈局整個被徹底打亂,加上電池供應又幾乎全被對岸捏著,勉強還能和對岸一戰的車廠放眼全球只剩特斯拉頂多加上現代、Kia,歐洲能打的一家都沒有,繼續推動電動車政策最後很可能被對岸整碗捧去,當然要趕快對電動車潑盆冷水了。至於台灣,政府一方面不開放對岸低價電動車進來,另一方面對進口車又課以高稅率導致車價笑傲各國,再加上對社區裝設充電樁這件事也非常消極(這個尤其是台灣電動車銷量關鍵),可說是根本就還沒站上電動車市場的起跑線,連談流行的資格都沒有哪來的退流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