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旅行車越來越紅的原因

SUV跟WAGON
差異就是「頂部空間」

我當時也想買touring
但實際試乘之後,以後座、尾箱評估
秒選X3

但如果平時一人上班用車,我絕對選touring
kenzoman

後座、尾箱評估的確選X3.但我選touring~只因為我另有一台SUV. 一人上班開touring

2023-12-02 14:46
Jefferson0527

kenzoman 太座大人說了算,SUV假日用車,上班我也是開低底盤小噗噗。

2023-12-02 21:06
個人認為旅行車才是最實用的車
轎車的操控
行李箱幾乎都是500-6xx公升
賣場還是小家具、旅行、露營
載東西真的很方便啊
後排坐人不倒椅的情況下
旅行車好裝多了
休旅車行李箱是高,
但通常人載東西多半不會疊太高
旅行車深的便利性就出來了

我真懷疑說能見度不高的
到底知道什麼叫旅行車嗎...

focus wagon
V60
Octavia Combi
Superd combi
C class
Bm Touring
路上能見度越來越高了
我天天都能看到好幾台
當然要跟suv比還是有差距
但至少不像前幾年只能看到蟒碗跟馬6
因為有空間又有操控啊
【旅行車Wagon】在台灣並不紅啊
在台灣,紅的是【休旅SUV】/【跨界休旅crossover】吧?
為甚麼會覺得旅行車越來越紅? 該不會是把所有兩廂式沒尾巴的都當作旅行車?

【休旅SUV】
Honda CR-V 單月領牌可以超過1500輛,
Nissan X-Trail 單月領牌可以超過1000輛
Toyota RAV4 單月領牌可以超過1000輛
...等等

【跨界休旅crossover】
Toyota Corolla Cross單月領牌可以超過3000輛,
(應該超過全台灣旅行車wagon的領牌數加總了吧?)
Toyota Yaris Cross單月領牌可以超過1000輛
...等等

【旅行車Wagon】
台灣國產wagon只有Ford Focus Wagon,單月領牌大概500輛的水準,都比不上前面那些SUV/cross熱門車款的。為甚麼會覺得旅行車越來越紅?

====
進口車配額有限,對車商來講,賣旅行車比賣轎車的營業額多,維修技術也基本一樣,所以願意導入旅行車。但銷售也很普通。
而國產車廠商,在選擇未來生產車型的時候,就該選最有銷售實力的車款(如SUV/cross),跟一般轎車Sedan吧。固然有熱愛wagon的車迷,但是應該還是少數
Rexmax

對比5年前,旅行車的確是多很多,難道不符合”越來越紅”嗎? 又不是說最紅[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3-12-01 12:32
kenzoman

旅行車自己跟自己比的確越來越紅~ 2021年時我買Touring時3系仍以轎式比率較高~買了約半年業務告知Touring反而是3系主流~路上看就知.還會偶而車聚

2023-12-02 14:50
我上一台是Ford Mondeo旅行車 , 現在是Ford Kuga SUV,
兩臺軸距都是2700mm左右, 車重都是1500kg附近,
由於馬力差距較大, 所以只說與馬力無關的項目.
裝載貨品能力旅行車>>SUV, 長度差異, 不倒後座, 旅行車可以塞五個大型飛機行李箱, SUV只能兩個.
過彎能力, 旅行車>SUV, 重心高差異, 旅行車側傾少, 感覺上側滑極限高. 例如新生高架八德路上的那個彎不煞車過彎, 旅行車可以安心的大於60km/hr, SUV少了5~10km/hr.
乘座感受, 頭頂空間旅行車>SUV, 但腿部空間SUV>>旅行車, SUV由於座椅較高, 坐下來大小腿可以垂直, 接近一般座椅坐姿, 旅行車小腿要前伸, 比較像坐矮沙發, 老人家喜歡坐SUV, 上下車較省力.
ps.
早在20年前出國, 就發現歐洲與日本, 5門車>>4門車, 比例可能超過5倍, 4門車為主的市場是美國, 大陸與臺灣, 如今臺灣其實也是5門車>>4門車, 純有尾轎車即使豐田都保不住市場.
為什麼一定要跟SUV比,FOCUS和SKODA已經證明,WAGON的市場不會比4門轎車或是掀背差,甚至更好
只能跟SUV比?什麼車型有賣贏SUV?那乾脆全台都賣SUV就好,其他車型全都收掉算了
在台灣WAGON還不夠熱,主因還是平價的選擇太少,平價WAGON的銷量都不會太差,早年國產的TIERRA/ISAMU WAGON,甚至是I30 CW賣得也都不錯,當時的能見度也都很高,希望國內能有更多平價WAGON的選擇
市區的旅行車會賣得好?
曾經看過有人分享開旅行車在雙北路邊停車
光是要停進去停車格都有難度
畢竟我不住在雙北地區不知道旅行車的比例
但是在我生活的地區
旅行車還是占少數
大多都是SUV居多
dunhill666

現在出的旅行車,長度跟轎車差不多,你看到停不進去的,他開其他車應該也很難停

2023-12-01 9:42
就是不想成為大眾才開旅行車
滿街休旅車三寶又超級多
至少在路上看到旅行車我會認為他會開車
看到休旅車+特定廠牌真的會離遠一點
旅行車的確是能見度變高
但不是因為壓縮了休旅車的能見度
而是一般四門車的能見度
以前休旅車:四門:旅行車可能是35:45:10
現在休旅車:四門:旅行車大概是50:35:15
的確旅行車變多 但遠不及SUV跟CUV的增長量

休旅車就是車長比較短 但是比較高
旅行車則是比較長 然後比較矮
大概是正方形VS長方形的概念
空間容量我覺得差不多
但是休旅車比較高 就會比較好放置平常裝卸的貨物
(想像正方形跟長方形 容量一樣 正方形的空間會比較好利用吧)
台灣人這麼務實 光是這個優勢 就打趴什麼外型好不好看阿 操控好不好啊之類的
所以跟休旅車比 根本比不贏
但我覺得路上旅行車能見度 是真的有提高 只是遠不及休旅車的增加度
還有就是車價吧 在以前 四門車當道時
四門車選擇多 價格低(跟現在休旅車同級比)
VS
當時休旅車(選擇少 比起來稍貴)
VS
當時旅行車(選擇少 很少平價車款 大多都是豪華品牌 加上外型比較像棺材車)
造就了當時四門車能見度最高

對比休旅車崛起
四門車 選擇越來越少 價格也越來越貴
VS
休旅車 選擇超多 價格各車廠都當主力在推平價款
VS
旅行車 選擇越來越多 價格也有比較平價的品牌開始販售

我覺得這才是能見度的主因(當然也是車商因應市場需求的改變)

最後提一下 我是開旅行車 操控其實車廠都有去配置後方的懸吊 磅數增加之類的 我是覺得支撐性比較好(像我的車 四門跟旅行 原廠跟改裝避震都是不通用的) 所以我覺得跟四門是沒有太大差距
跟休旅比的話 歐系豪華品牌休旅操控真的是不錯 日系的就真的偏軟
旅行車的後車廂深度都大概100cm以上甚至110cm,休旅車如Tiguan的深度大概85cm,除了高度沒辦法跟休旅車比以外,其實很好裝東西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