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電動車不是唯一!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物理局限注定電動車無法取代所有運輸工具

這一整篇不就是TOYOTA的廣告嗎?
油電車的既得利益者~~
及電動車不如中國,美國...
似乎看到當年的nokia
kkchou

iPhone 剛上市時,被Nokia 笑了好久…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2023-01-05 21:29
現有大部分的氫氣都是從石油與天然氣提煉出來的。雖然,氫氣可以從乾淨手法提煉出來,但代價十分高昂。再來,氫汽車也有使用稀有金屬,所以任何觀點來看,氫汽車成為電動車的替代品是根本不可行的。

對於電網如此關切且能達到最環保的手法,就是不要用汽車,促使人民使用公眾運輸。現在新加玻就是那麼做,對於私家車抽錢毫不客氣,人民也對於私家車十分排斥。日本也有學有樣,甚至也不是有錢也可以買車。然而,彎彎是不敢得罪廠商繼續放爛,一個真正能減少交通問題都不敢做。
a21626a21626

新加坡根本沒有汽車產業當然不在意。日本在發展大眾運輸的同時沒有犧牲掉國內太多的汽車產業算是兩邊通吃。台灣就算了,整天在自嗨而已,想發展汽車又沒那個料、大眾運輸也不懂規劃,兩邊都爛。

2023-01-04 21:23
氫氣能才是真正未來的動力啊
電動車根本麻煩難搞
氫氣燒一燒沒有二氧化碳
變成水拿來喝真爽
其實不管鋰電池還是氫能源,都只是儲能的手段
所以劃成兩個方面來看就好了

一.
當你擁有大量的綠色能源,你當然需要一個最實用便宜的方案來儲存,這時候氫氣就很好,雖然能量轉化率低,但綠色能源嘛~這種能源污染很低,浪費一點無妨,理想化一點只要把加油站改成充氫站就能再戰幾十年,比製造那些有年限又產生大量污染的電池好多了

二.
當大部份國家都還在燃油燃媒㜣氣去製造能源時,創造能源時就製造大量碳排並且消耗地球有限的能源物資,這時候怎麼有效率的利用產出的能源就很重要了,只能暫時先使用轉化效率好的電池,畢竟你都燒了一堆東西、好不容易發出電了,又消耗掉40~70%去轉成氫再來燃燒,像馬斯克說的,簡直是笨蛋


但是我個人認為
馬斯克說的笨蛋是現在就在造氫燃電池的人
未來乾淨能源有突破時,有源源不絕的便宜能源時
馬斯克絕對第一個說:「笨蛋才浪費一堆錢去製造電池來儲能,轉成氫儲存就好了嘛」
a21626a21626

特斯拉只會做電車,馬斯克當然說電車最棒,其他是垃圾。

2023-01-04 21:17
旗揚

現有水庫連接起來就是現成的儲能手段了

2023-01-05 8:25
henrylai21 wrote:
電動車不是:唯一解決...(恕刪)

現今所謂的"環保"不過就是商業利益下洗腦大眾的理由,事實上根本沒人在意環保,金錢跟權力才是一切。
稍微有點腦的都知道每種動力【各司其職】才是真正的環保,但是如果平衡發展就沒辦法大撈一筆,所以先炒一波電動車再說,等電動車炒完了之後再看要炒氫能或是其他的新科技。
ThomasLin wrote:

.....如果看場電影的時間就能充個20度電,吃頓飯的時間能充個10度電,要求5分鐘充滿電的需求是什麼?只是因為現在你都習慣“92加滿嗎“?......



問題是前面若有五台車等著充電,或等著加油.....
這時你會想開電車還是油車?


電動車的運作模式,目前遭遇到最大的瓶頸就在於對充電場域的需求實在太大

你可以輕輕鬆鬆地說: 我滑個手機或看場電影不就充飽了

問題是在你前面若有五台車等著充,你就得等上五場電影的時間啊...............!!!



更麻煩的是大家都想去的地方意味著... 人多...車多....地價貴...

若大家都開電動車,那意味著必須在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大量設置充電站,不僅代價非常高昂,設置容量恐怕難以滿足快速成長的電動車數量....!!



另一個麻煩的是
電動車普遍比油車重許多,model Y 就將近兩噸重,比起一般車輛多出近1/3。

若全部變成電動車,勢必遠超絕大多數停車場的結構載重設計,目前是因為數量相對少,問題尚不明顯

未來隨著電動車越來越普及,老舊建物地下停車場有可能會因此發生意外........
tim2580

沒人在那裏等五場電影好嗎? 不要再雲了,你說去快充站等5台車才是可能的

2023-01-05 9:58
yuanchih wrote:
電動車唯一的解方應該...(恕刪)

這麼搞笑令我想起很久前一部沒太多人留意的電影 ~ “人形蜈蚣”(上網會找到但不知台灣有沒有上影及電影譯作什麼名字).

環形的“食物亦即是排洩物”永續循環錬.
IDF302 wrote:
豐田就是最早搞油電車...(恕刪)


你在做夢嗎?
光建立可靠的氫容器就很困難了
至於頭又大會懂電池 這我覺得超好笑
你這麼了解他的話 應該知道他用更糟糕的電池在hev, 上 明明就造假相對便宜了 還收費高昂
最後還是乖乖採用鋰三元電池
還不情不願的弄那超迷你的容量
搞笑!
現在又一次敗犬的哀嚎 不意外
ace ventura

更糟糕的電池? 鎳氫電池至少不會爆炸燃燒滅不了火吧?

2023-01-06 21:37
oculata wrote:
問題是前面若有五台車等著充電,或等著加油.....
這時你會想開電車還是油車?


電動車的運作模式,目前遭遇到最大的瓶頸就在於對充電場域的需求實在太大

你可以輕輕鬆鬆地說: 我滑個手機或看場電影不就充飽了

問題是在你前面若有五台車等著充,你就得等上五場電影的時間啊...............!!!



更麻煩的是大家都想去的地方意味著... 人多...車多....地價貴...

若大家都開電動車,那意味著必須在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大量設置充電站,不僅代價非常高昂,設置容量恐怕難以滿足快速成長的電動車數量....!!



這個說法就是把“電”當成“油”在看待,因為現在加油最習慣的方式就是“92”加滿,所以會慣性思考,我辛辛苦苦跑到充電站,當然要充滿!但我一個大前提就是,電取得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比你去弄自來水還要簡單,現在看待電動車去充電,很理所當然認為就應該要有充電樁,就應該要滿足我10分鐘以內充飽,但只要有插座,就有電,只要有電線就有電,沒有一家車企會規定必須要有220V*30A=6.6KW才能充電,120V*15A=1.8KW也能充電,就好像你的手機,5W也能充,現在有快充20W,你也不會要求每次都要用20W充電!

所謂的充電站要在黃金地段,還是停留在加油站的思維裡,再次重申,電取得很容易,只要有電線就可以,意味著今天所有現存的停車位都“有機會”裝上“插座”,當然很多人會提到什麼電容量不足、台灣電力不夠這些問題,但這不是技術的問題,這是政策問題,理論上電容量足夠的情況下,讓一個200個車位的停車場,每個位置安裝一個6KW的充電樁,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問題,甚至成本都很低,一個6KW的充電樁成本只要5000台幣,如果覺得貴了,3KW只要3000台幣也能用,想一想你每天上班8小時,即使用上3KW的充電樁,也能充24度電,一度電跑6公里,這8小時的充電時間足夠你上班開120KM,全台灣人有誰每天單程通勤超過120km的?

oculata wrote:
另一個麻煩的是
電動車普遍比油車重許多,model Y 就將近兩噸重,比起一般車輛多出近1/3。

若全部變成電動車,勢必遠超絕大多數停車場的結構載重設計,目前是因為數量相對少,問題尚不明顯

未來隨著電動車越來越普及,老舊建物地下停車場有可能會因此發生意外........


你講的這個難題剛好就是跟充電設施相關的,今天之所以沒有人在考慮汽油車油箱大小,就是因為加油很方便,等到充電也很方便的時候,今天主流70度電的電池,很有可能變成50度電,差20度電,不止成本會下降,重量大概可以輕個150KG,這也是為什麼電動車續航從ModelS 7年前問世至今還停留在600公里左右的關鍵,因為更多電池並沒有帶來太多好處,反而拿來充實基礎設施更容易。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