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最耗油的是煞車跟怠速這兩件事
煞車就是白白把燒汽油換來的動能(車速)轉成熱能排掉,所以少煞車是省油第一重點。
所以有時如果你對紅綠燈的時序掌握度很高,過了這個綠燈只要稍微大腳拉高車速,就可以多過兩個綠燈,過了兩個綠燈後就開始滑行準備下個紅燈要停
這樣的駕駛方式雖然會需要一些急加速,但後面換來少等一個紅燈,通常都會比順順起步加速,再順順煞車被紅燈攔下來要省油
當然以上是在路況允許才能做的,這些就不多提
如果撇開煞車呢?
同樣行駛一段路,平順起步加速到定值,保持等速,最後煞停。跟大腳起步一樣加速到定值,最後也煞停
兩者哪個耗油? 後者會耗油一些,因為引擎在急加速時,會供應較濃的油氣來增加輸出扭力,這個階段對汽油能量轉換的效率會較差(換言之,此時排污會較差,沒燒乾淨的汽油中間產物較多,沒燒乾淨= 汽油能量沒完全釋放)
當然,的確這兩者的差異很小,小到多踩一次煞車,多等一個紅燈就完全補回來了
另外,同樣是滑行,油門全放滑行跟含著油門滑行,前者也比較耗油
舉個例子
高速公路如果人腳控制定速行駛,跟電腦控制定速行駛,電腦會比較省油,因為人腳收放油門的程度會比電腦大。
但開定速行駛高速公路並不是最省油的(如果在大陸型國家可能人腳很難超越電腦,但在臺灣的話未必)
有時你會聽過有黃金右腳,跑高速可以比定速還省油
這是怎麼辦到的?
因為臺灣的高速公路起起伏伏,如果開定速的話,爬坡時電腦會加深油門,下坡時電腦會大放油門(某些坡度大的甚至會全放油門)
所以在臺灣的高速公路,想要超越定速油耗,方法是盡量縮小油門深淺變化量
譬如速限110,開105在平路穩定行駛,遇到下坡時,油門稍微放一些,但不要全放,此時速度可能會一直加速,讓車速不要超過120
如果下坡底接上坡,就踩回原本平路定速105的油門深度,這時車速會從120慢慢往下掉
如果接平路,一樣把油門回到原本定速105的深度,此時車速會非常緩慢的從120往下掉
如果定速105時上坡,把油門稍微踩深一點,但不以能維持等速為目的,允許車速緩慢的往下掉,但不要掉太低,譬如以95為限,不要讓車速掉到低於95
這樣在臺灣的高速公路行駛,平均車速約105,會比定速開105還省油。但這樣開車很累,而且除非高速只有你自己,愛怎麼開就怎麼開,不然還是需要考慮其他用路人。
這樣會比較省油的原因,在於如果下坡時為了維持等速而油門全放,油門全放時引擎煞車最大,等於把下坡的位能透過引擎煞車變成熱能排掉,這個過程跟腳踩煞車在能量管理上是一樣的意義。所以盡量不要全收油門,讓重力位能部份轉成車子的動能(速度),留到平路或上坡時再慢慢把這個動能釋放出來。
所以回到樓主的大腳油門,如果你大腳油門後又大收油門滑行,急加速階段會比緩加速來得耗油一些(原因如前述),油門全收的滑行階段其實也是靠引擎煞車來減速。
所以在平路上最省油的,肯定是維持穩定的油門以穩定的車速前進
先不考慮加速過程,加速到穩定車速後,維持一定油門但讓車速緩慢下降,這樣會比直接把油門全放來得省油
當然在市區,要減速多半有原因(前面有車、要停紅燈)
一般也不可能還含著油門,能不踩煞車滑行就已經萬幸了。所以理論歸理論,實際怎麼做還是看路況而定
有沒想過為什麼要大腳..
因為動力不足.. 車子拖重..
一樣是紅燈轉綠燈.. 周圍車都跑了 你想快點跟上 車卻不聽話 只好油門踩多一點 (大腳 ?)
一樣是上高速公路匯入主線 連後車都進了 你卻還在加速中.. (油門已經採一半多了 很深了啊)
一樣是上山. 前面車都跑光了 自己卻總是跟不上 連後面同行友車都在催你 快一點..
不知不覺 你車子油門踩的很重..才能 跟上
現在的車 沒有上不了 到不了的地方..
只是你有沒有恥度去忍受 一路上後車 機車 甚至腳踏車 都要為你喊加油 上去.. (真是喊加油嗎?)
只有加大油門 你才能跟上車流。
不知不覺就 覺得自己大腳了..
我前車是150P 2.0NA的車,我也覺得我大腳..油耗不美麗..
後來去日本玩幾次,租車(T牌)才發現 怎麼這麼沒力..一路上只好採更深 才能維持日常行車習慣..
導致回國機場拿到車的第一次上路 就暴衝(還好沒撞到)..因為油門踩太深..
後來 去買車/試車.. 開到大馬力的渦輪車才發現..
過去的大腳 現在只要含著 或 點點油門.. 就能有一樣的速度 甚至超越車流.
人們大腳 其實就是 車 動力不堪用..才會有的現象
車的問題 不是人的問題..
人只想跟上車流. 動力沒法讓人隨心所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