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很多車評說要等傳統車廠做電動車, 一定比特斯拉強~BUT 這是怎麼一回事

Freshness wrote:
使用換電系統,就能屌打特斯拉了
充電系統,當地球閒地很多,跟玉米生質柴油一樣愚蠢
充電系統的電車,永遠不會普及,100%失敗


Freshness wrote:
15分鐘也敢拿來講,去旁邊洗洗睡吧


洗洗睡什麼?

換電系統中國有阿 你要不要去做一下功課 15分鐘怎麼了

難不成你以為電車跟電機車的換電一樣阿?

一手就可以拿起來?

換電那麼厲害 電車最發達的歐洲幾乎都是充電站??

應該是你醒醒吧

Cloudy Shiau wrote:
[這還很難說 新能...(恕刪)


氫氣產生與提煉仍然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改善

再來,據點不夠多也是問題

只是那段時間要多久,恐怕純電就已經佔上風與普及

同樣零排放,到時誰會轉頭在看燃料電池?

當初Musk說Full-Cell是Fool-Cell就是這原因。


closer0616 wrote:
那些捧特斯拉的先想...(恕刪)


現在,Tesla整體銷售量都是大過日產葉子

有時間你可以看看Tesla近日的銷售量跟去年整體的銷售量

降價非壞事,做大產量當然沒有那麼容易

但是當產量一大,周圍相關零件都可以有望降價

豐田油電車之前也是這樣一路走來。

整天沒在做事的屁孩 wrote:
氫氣產生與提煉仍然...(恕刪)

充電電池有充電電池的缺點
到現在
電池充電時間仍不夠理想
電池能量密度還須改善
充電設備也不夠成熟
電池衰退改善仍不算快
雖然已經算是實用化
但長久看來仍離理想有段路

電動車要使用傳統充電電池或燃料電池就是個選擇
MUSK選擇傳統充電電池當然視燃料電池是個笑話
但是燃料電池一直還是有優點
就看後續有多少人多少錢願意投入
我倒不認為現在就可說燃料電池出局


中國燃料電池車普及之日將近? 2019/05/31 完整文章請看日經中文網
是否能普及中國先看上海 日本則是先看2020東京奧運(2019.07~2019.08)使用上的結果

特斯拉 還是老話 技術不是問題 問題是產能、資金
而其股價愈低 向市場發債的成本、難度就愈高 現金流是其弱項 (先看 150~180 美是否能撐住 這數字是一年左右最高價的一半)
其次 要看上海廠的收益
. 專利、技術是否能在老車商、新競爭者加入的條件下 能維持在前段班 直到這一輪淘汱賽結束

ev 跟 fcv 之爭
當初美國是fcv的前段班 後來全力走ev之後 日本人就走在前面
中國是一開始選 ev 現在轉向以 ev、fcv共存、共爭 未來(2030年之後)純fcv

(別當科技盲 也別盲(從)科技) 我是看好的是fcv
因為這項技術要求更高 投入資金也高 而失敗率也是
但成功就是一次能源革命/進化 (火->煤->石油->核 -> ??? )

慢火奶茶 wrote:
中國燃料電池車普及...(恕刪)

我想台灣因為沾到tesla的邊
而且一股腦想瘋自動駕駛
所以一面倒的支持tesla和EV吧?
不會有太多人去認識FCV
但就不知道tesla拿否撐過這次現金流的危機
老話 重點還是要靠生產車子來產生現金 本業才是重點
其他車商一旦能進入這市場 靠積分這招就沒用了


======================================================
出處 通用、FCA都是買家,特斯拉被曝九年賣碳排放積分賺百億元 北京新浪網 (2019-06-04 18:09)

  對於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來說,目前售賣碳排放積分比賣車更賺錢。

  6月4日,據美國《汽車新聞》最新報導,通用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以下簡稱:FCA)在今年早些時候向特拉華州披露,兩家公司已經達成協議,將從特斯拉購買聯邦溫室氣體排放額度。雖然這些文件的細節不多,但這卻是汽車製造商首次承認,他們正在向特斯拉尋求幫助,以遵守美國日益嚴格的環境法規。

  報導稱,通用汽車購買溫室氣體信用額的協議日期為2月25日,並於次日向特拉華州報告。通用汽車發言人帕特•莫里西(Pat Morrissey)表示,公司購買這些信用額度是為了防範「未來監管的不確定性」。

  對於通用汽車來說,這家車企憑藉旗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雪佛蘭Volt和雪佛蘭純電動車Bolt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可觀銷量,因此或許有不少人會疑惑為何它也需要向特斯拉購買碳排放積分。

  據悉,儘管目前這些車型的銷量使通用汽車不需要額外的碳排放積分,但與耗油量較大的皮卡和SUV相比,其電動車的需求「相形見絀」。此外,通用汽車還希望在未來幾年,為滿足排放規定變得更加嚴格,先儲備一些排放額度。

  這樣的風險對沖不失為一種未雨綢繆的做法。

  通用汽車購買額外的信用額也從側面說明了美國燃油的高效率要求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為此,通用正在努力排產更多的新能源汽車。今年3月,通用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宣布,該公司將斥資3億美元,並在其位於底特律北部的工廠增加400名工人生產雪佛蘭Chevy Bolt。

  除了通用之外,FCA也是特斯拉碳排放積分的最大買家之一。報導稱,FCA分別在2016年、2018年和今年早些時候分四次購買了特斯拉的額度。這家義大利裔美國汽車製造商的發言人埃里克·梅恩(Eric Mayne)表示,美國標準正變得越來越嚴格,其速度「遠遠超過」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實際需求。

  而另一方面,對於特斯拉來說,鑒於法規允許零排放汽車製造商賺取信用,並將多餘的信用出售給其他製造商,自2010年以來,通過銷售碳排放額度,已經創造了近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8億元)的收入。


  根據特斯拉公佈的資料顯示,2018年,公司通過售賣碳排放額度獲得了4.2億美元的收入,相比於2017財年的3.6億元,同比增長了16.7%。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到,從2016年開始,特斯拉通過銷售碳排放額度獲得的盈利逐年增長,且相比於2013年至2015年的速度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2018財年,特斯拉收入214.6億美元,同比增長 82%,其中賣車收入176.32億美元,同比增長106.59%,但利潤為負9.7億美元,仍舊處於虧損狀態。


  事實上,未來,特斯拉也有機會從歐洲獲得額外收入,因為歐洲正在實施更嚴格的排放法規。今年4月,FCA表示同意向特斯拉(Tesla Inc .)支付數億歐元,允許特斯拉汽車被計入其車隊,以避免因違反歐盟新排放規則而被罰款。據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此舉將使這家義大利汽車製造商抵消其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其平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允許的水平。

  針對向各大傳統車企銷售碳排放額度一事,特斯拉發言人沒有立即置評。據悉,這家總部位於加州帕洛阿爾托的公司於6月4日上午11點30分在紐交所開市后,股價下跌1.5%,盤中一度下跌2.5%,至180.55美元,為2016年12月以來的最低點。由於金融市場對電動車市場需求的擔憂,特斯拉股價今年已累計下跌了45%。
新聞出處
Tesla 最大對手?Volkswagen 電動車 ID.3 主打平價策略,接單大爆量
汽車線上 汽車線上 發表於 2019年7月11日 08:30


即使 ID.3 僅開放歐洲地區預購,預購首週即湧入超過 15,000 張訂單,超過首批產能 30,000 輛的一半。

與此同時,Volkswagen 集團也斥資 2.5 億歐元,加強充電樁的基礎建設,預計 2025 年將在歐洲設置 36,000 座充電樁,其中 11,000 座會設置在 Volkswagen 工廠和 3,000 個經銷據點所在的主要城市,使電動車充電更加方便迅速。


Volkswagen 首輛電動車命名為「ID.3」,將繼 Beetle、Golf 這兩款經典車後,為 Volkswagen 揭開全新篇章,「3」不只代表小型車款級距,未來所有電動車都會依此延伸發展不同級距的車款,並且以 ID 命名,預計 2025 時將生產超過 20 款、每年銷售超過 100 萬輛純電車款。

隨著首款電動車 ID.3 即將量產,Volkswagen 集團亦斥資 2.5 億歐元,展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使充電更加迅速方便,預計 2020 年時將在歐洲的主要幹道和公路上,增設最多達 2,400 座快速充電樁,打造更緊密的充電網絡,讓長程行駛更無後顧之憂。

Beetle 曾寫下 80 年的傳奇,而 Golf 開啟經典的鋼砲車系,如今 ID.3 將引領電動車浪潮,未來 Volkswagen 將持續推出更多電動車產品,成為新世代電動車的全球市場領導者。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