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ng wrote:
引擎空轉,轉速保持紅線才是最"操",不是嗎?...(恕刪)
當然不是
如果你了解"負載"的意思, 就不會覺得這樣是最操了
舉例來說, 叫你用10km/hr的速度跑操場一圈, 感覺還好不是嗎? 那如果背個70kg的人再用10km/hr跑操場一圈呢?
引擎空轉維持紅線, 會"操"嗎?
引擎只要轉動一個飛輪, 跟引擎要拖著一台車子, 操的程度會一樣?
Dwing wrote:
如果是這樣解釋就更...(恕刪)
chienchenghung wrote:
其實 拉轉清積碳 跟 負載輕重 是沒多大關係.
拉轉清積碳 就如同前面網友附的影片是類似原理.
藉由 拉轉 維持在 高轉速(5.6千轉) .
來產生 "高溫" 跟 "提高氣流的流動(快速進排氣)" . ...(恕刪)
meridian wrote:
看來很多人還是很難理解
你確定引擎紅線空轉就會有高空氣流動跟高溫嗎??
空燃比有沒有學過? 14.7:1是標準值, 意思是要達到完美燃燒就是得用14.7份的空氣+1份的汽油, 然後"產生相對應的動力"
如果引擎是空轉狀態, 因為動力輸出只需讓飛輪轉起來而已, 不需要讓車子前進, "相對應的動力"需求很低, 少少的動力就能讓引擎達到紅線轉速, 到此可以理解嗎? 如果可以...那就繼續看下去
這時候"節氣門"其實只需要開一點點即可, 此時進氣歧管會有一個很高的真空值, 雖然活塞動得很快, 但吸進去的空氣量其實很少, 可能跟你平常開車引擎轉速1500rpm的進氣量差不多而已
那如果在行駛狀態重踩油門到紅線區呢? 這時候節氣門是能開多大就開多大, 以求空氣毫無阻礙的進入汽缸內, 然後噴入相對應的汽油量, 產生引擎最大出力, 這樣的狀態才會有高溫與高空氣流量, 跟引擎空轉的紅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再來比較一次
空轉紅線 ==> 節氣門開度低 ==> 汽缸其實吸不到空氣 ==> 只需要少量燃料 ==> 低溫低排氣量
重踩紅線 ==> 節氣門全開 ==> 汽缸能進多少氣就進多少氣 ==> 最大限度噴油量 ==> 高溫高排氣量
meridian wrote:
看來很多人還是很難理解
你確定引擎紅線空轉就會有高空氣流動跟高溫嗎??
空燃比有沒有學過? 14.7:1是標準值, 意思是要達到完美燃燒就是得用14.7份的空氣+1份的汽油, 然後"產生相對應的動力"
如果引擎是空轉狀態, 因為動力輸出只需讓飛輪轉起來而已, 不需要讓車子前進, "相對應的動力"需求很低, 少少的動力就能讓引擎達到紅線轉速, 到此可以理解嗎? 如果可以...那就繼續看下去
這時候"節氣門"其實只需要開一點點即可, 此時進氣歧管會有一個很高的真空值, 雖然活塞動得很快, 但吸進去的空氣量其實很少, 可能跟你平常開車引擎轉速1500rpm的進氣量差不多而已
那如果在行駛狀態重踩油門到紅線區呢? 這時候節氣門是能開多大就開多大, 以求空氣毫無阻礙的進入汽缸內, 然後噴入相對應的汽油量, 產生引擎最大出力, 這樣的狀態才會有高溫與高空氣流量, 跟引擎空轉的紅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再來比較一次
空轉紅線 ==> 節氣門開度低 ==> 汽缸其實吸不到空氣 ==> 只需要少量燃料 ==> 低溫低排氣量
重踩紅線 ==> 節氣門全開 ==> 汽缸能進多少氣就進多少氣 ==> 最大限度噴油量 ==> 高溫高排氣量
meridian wrote:
空燃比有沒有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