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夜行抄 wrote:
底盤 RAV4:正統SUV底盤
U6:房車底盤假SUV真客貨車
懸吊 RAV4:前麥花臣後獨立雙A臂
U6:前麥弗遜後拖曳臂
空間 RAV4:行李箱容積547公升
U6:行李箱容積405公升
安全性 RAV4: iihs認證5G
本日最專業!
想買U6的人好好體會這幾個要素.看來還是很多國人不知分辨真SUV及假SUV.也很多國人不知性價成本概念.不是把一台轎車的車殼架高就叫SUV好嗎?深究本質背後,U6相較RAV4實在節省太多成本了,結論卻是沒有將成本優勢回饋給消費者.一顆澳洲來的梨子卻賣蘋果價.U6車廠相比RAV4實在賺太大!
U6以轎車本質卻是賣SUV級的車價,光是上述大大所提幾點關乎車子本質的設計要素,成本應該就可以差到10-20萬.
RAV4獨立雙A臂成本高出U6拖曳臂太多了,行車舒適性及性能更是高出U6一截.各大車廠SUV沒有人還在用後拖曳臂扭力樑的.
RAV4更大的車身難道不需要大幅增加模具成本及材料成本嗎?對買家來說,車室空間就是一吋長一吋強.尤其是第二排及載貨空間.
另外,RAV4送驗安全性認證,光是廠內試撞重設計,幾個版本修正下來,研發成本根本就是倍數計算,更別說送驗所要花費的成本.而沒有送驗的車子,只能口頭宣稱自已的安全性,相關重設計及試撞成本全都省下來了,但有將成本優勢回饋在車價給消費者了嗎?
最後,U6還掛個客貨車牌省下一個稅金成本,因為國產還省下進口成本,這些又有回饋給消費者嗎?
我沒有說RAV4一定很好,但就上述幾點來看,我會覺得買RAV4錢有花在刀口上的感覺.反觀U6這種車價,會覺得車廠COSTDOWN之後,只是把消費者當成不懂車一樣好騙(事實證明還真不少人不懂車),車子設計本質面上的成本東省西省之後,然後用裝潢屋手法用了一堆花俏電子功能及配備來迷惑消費者,試圖賺得大把銀子.表面上看,U6好像總價較低,深入瞭解,實在是貴到爆,從U6車價來看,沒有將成本優勢回饋給消費者,實在看不到誠意!

什麼叫只剩U6可以和RAV4一拚?完全不同級數的車格要怎麼比?不要搞笑了好嗎?

操控:IX35=KUGA>TIGUAN>CRV>X-TRAIL>RAV4
RAV4操控真的不好且路感模糊!底盤遇到路面凹凸不平容易偏移比後輪用拖曳臂的車還可怕!
但是隔音有變得像進口車的感覺了!開起來就是舒適而已!如果要開快絕對不是首選!方向盤很難拉住車身動態!
新版的雖然改善安全部分問題但是最重要的底盤還是一樣糟糕!
而且車賣的好不代表操控好,安全好,更不代表耐用,看看歐洲這種種操控的國家日本所有車廠都被韓國車廠比下去!韓國車在歐洲賣的價格比日本車貴很多但是卻賣的比日本車好很多!自己去想想原因!日本車重舒適不重操控!況且U6比RAV4好多了!U6車身好控制且底盤還是用拖曳臂就比RAV4好開!RAV4也只是靠以前豐田的名聲來衝銷量而已!況且台灣車評看看就好!要看車評去看國外的就好!台灣哪個車評會說豐田旗下車款不好的!
內文搜尋

X